非小细胞肺癌术前N分期中PET/CT多模态复合信息特征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8117140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H2708.医学图像数据处理、分析与可视化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刘露; 王艳颖; 陆佩欧; 楚春雨; 李迎辞; 苏伯超; 王文志; 张众博; 闫慧;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区域淋巴结(N)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目前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都是基于医师对PET和CT的肉眼主观观察,或者单纯测量SUV及大小,缺乏客观复合的定量分析。本研究拟在前期PET/CT多模态影像分析基础上,采用PET/CT多模态复合定量工程学分析方法对PET/CT图像的超可视化底层图像纹理特征进行提取,深入挖掘病灶CT及PET图像中与组织病理相关联的特征信息,突破图像表层形态及代谢信息的限制,通过构造和比较淋巴结图像的多模态复合多分辨率直方图特征向量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并与PET/CT影像方法综合,然后与手术病理对比,探讨该方法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效能。旨为临床准确的进行术前分期,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个基于PET/CT图像基础上可靠的、准确性高的无创性分析方法。
结项摘要
目前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都是基于医师对PET和CT的肉眼主观观察,缺乏客观复合的定量分析。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就是分析PET /CT多模态影像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PET/CT多模态复合定量工程学分析方法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研究成果分别是1.建立了NSCLC PET/CT和手术病理数据库并研发了“PET/CT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平台”。该平台为本项目三家单位协作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该平台是合作研究平台在PET/CT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具体实现,对于其它具体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医-工”交叉学科领域。2. 创立了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PET/CT多模态综合分析方法。即充分利用PET代谢特点和CT的形态学特点,结合视觉分析、各种定量参数并形成诊断条件。该方法突破了原有医生的常规方法和思维定势,从多个角度充分利用了PET和CT多模态信息,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本领域的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影响力。3.本项目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就是利用工程学图像识别的多种技术,深入挖掘病灶CT及PET图像底层,人眼无法识别的与组织病理相关联的特征信息,并找到一些有效的分类方法来进行诊断。结果分别是(1)PET纹理特征中有效是角二阶矩、对比度、相关、方差和反差分矩五种特征,CT图像则选择了多分辨率直方图向量,将PET的纹理特征向量与CT的多分辨率直方图向量结合构成PET/CT的复合特征向量。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判别。(2)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PET/CT纵隔淋巴结11维特征,分别利用6种方法来构造分类器并评估效能,结果当采用两层感知机模型以及梯度提升模型时,均可以在保持较高敏感性的前提下,得到较高的特异性。 (3) 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提取PET/CT纵隔淋巴结10维特征(包含5种二维特征和5种三维特征),分别利用随机森林等三种分类算法测试各种组合对恶性淋巴结的判别效能。结果表明三维特征比二维特征更加适合于鉴别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综合运用10个特征,随机森林的真恶性识别率高于人类专家。结论:优选了最佳的算法和特征组合的淋巴结计算机自动诊断系统具有极大潜力,并作为辅助工具,可以有效提高专家诊断的准确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0)
肺内病灶18F-FDG PET/CT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之对比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07
- 期刊:医学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段钰;于丽娟;陆佩欧;王文志
- 通讯作者:王文志
结合PET/CT中CT征象与~(18)F-FDG最大SUV值提高诊断肺癌水平之方法学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08
- 期刊: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周社;李宏利;王爽;吴文凯
- 通讯作者:吴文凯
无无效腔注射器在输注放射性药物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08
- 期刊:护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蕊;陈云富;于丽娟
- 通讯作者:于丽娟
~(18)F-FDG和~(18)F-FLT PET/CT诊断肺结节影响因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09
- 期刊: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吴文凯;赵周社;李宏利;王爽
- 通讯作者:王爽
18F-FDG PET/CT综合分析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 DOI:--
- 发表时间:2007
- 期刊: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欣;于丽娟
- 通讯作者:于丽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机器学习算法诊断PET/CT纵膈淋巴结性能评估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洪凯;陈中华;周纵苇;李迎辞;陆佩欧;王文志;刘宛予;于丽娟
- 通讯作者:于丽娟
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流程设计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机械制造,44(507):47-49,2006.11
- 影响因子:--
- 作者:祝爱民*;于丽娟;张青山;夏冬
- 通讯作者:夏冬
玉米自交系单倍体诱导率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丽;于丽娟;毕亚琪;张培高
- 通讯作者:张培高
肺内单纯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肿瘤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袁林;于丽娟;李迎辞;赵升
- 通讯作者:赵升
新吉细毛羊角蛋白的EST筛选及表达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畜牧兽医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春洁;付雪峰;田可川;黄锡霞;徐新明;詹振宏;于丽娟
- 通讯作者:于丽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