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干预策略——以强迫清洗亚型为例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17100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910.应用心理学及其他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汤永隆; 张众良; 郭晓伟; 胡朋利; 刘亭秀; 杨圆圆; 蔡亮; 曾敏; 张婷;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强迫症是最能使人致残的心理障碍之一,其中强迫清洗是最主要的强迫症亚型。双冲突模型是最近提出的一个解释强迫症心理机制的新模型,基于双冲突模型,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ERP、fMRI等现代化研究手段,以强迫清洗亚型为对象系统研究强迫症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对强迫症双冲突模型进行验证、修正,使其成为更具有整合性和解释力的揭示强迫症的心理机制的理论新模型。(2)用ERP和FMRI对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诱发的脑区和激活状况开展系列研究,探索强迫症的神经路线图,进一步揭示强迫症的神经机制;(3)开展临床实践研究,对新策略焦虑认同疗法的疗效进行验证,并与相应的其他疗法临床比较,从纵向与横向角度研究并改进焦虑认同疗法,最终使其成为操作简便、效果优良的治疗强迫症的新疗法。
结项摘要
双冲突模型是课题组提出的解释强迫症认知机制的理论模型。双冲突模型主要由两个环路——强迫思维子环路和强迫行为子环路构成。课题组基于双冲突模型提出了强迫症的焦虑认同疗法。双冲突模型和焦虑认同疗法还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对其验证。项目利用行为研究与ERP 技术等手段,对强迫症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和焦虑认同疗法的疗效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具体表现为:(1)对双冲突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在强迫思维子环路上把“威胁评估”修正为“评估”,在“整合振荡”环节上增加了信息加工的“灵活性”,对“灵活的信念”环节增加了“信心水平和知道感”;在强迫行为子环路中,研究证实强迫行为是强迫症患者选择的一种折中的安全行为,动机冲突影响安全行为决策,动机冲突对强迫行为的影响有两种方式,一是动机冲突在强迫行为中起着调节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二是动机冲突影响了强迫行为的主观停止标准偏向,把“安全行为倾向”修正为“安全动机”。检验修正后的双冲突模型更具体、更有解释力;(2)探索强迫症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对相关信息的情绪加工存在抑制困难和过度促进效应,注意偏向为注意脱离困难,主要敏感区为眶额叶皮层;(3)对强迫症的新疗法——焦虑认同疗法的疗效开展初步验证研究。采用“焦虑认同六步法”对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焦虑认同疗法对强迫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即刻疗效,焦虑认同疗法的即刻疗效并不弱于正念疗法。对所编制的《焦虑认同疗法自助手册》的研究发现,《焦虑认同疗法自助手册》对强迫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短期疗效。. 本项目将机制研究和实践治疗研究相结合,初步揭示了强迫症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对强迫症的新疗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强迫症研究和治疗做出了贡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9)
专著数量(4)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圆圆;张仲明;郭晓伟;胡朋利
- 通讯作者:胡朋利
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压力情境下的情绪特点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蔡亮;张仲明;李红
- 通讯作者:李红
强迫倾向、内心体验的信心水平与知道感缺乏的关系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熊玲;李益娟;胡思思;张仲明
- 通讯作者:张仲明
煤矿伤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朝晖;张仲明;胡朋利;Liao Jiaxi,Yang Zhaohui,Zhang Zhongming,et al.Tian
- 通讯作者:Liao Jiaxi,Yang Zhaohui,Zhang Zhongming,et al.Tian
传递性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心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益娟;苗小翠;汪孟允;张仲明
- 通讯作者:张仲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普兰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蛇绿岩型金刚石分类的提出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经绥;徐向珍;李源;李金阳;巴登珠;戎合;张仲明
- 通讯作者:张仲明
西藏泽当地幔橄榄岩中的异常矿物及其指示意义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仲明;田亚洲;熊发挥;武勇
- 通讯作者:武勇
三成分心理系统:诠释传递性推理的新理论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仲明;李红;陈璟
- 通讯作者:陈璟
当代儿童传递性推理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仲明;李红;陈璟
- 通讯作者:陈璟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波地幔橄榄岩中金刚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巴登珠;张仲明;熊发挥;李源
- 通讯作者:李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