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铁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古环境指示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117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Quaternary Red Clay (QRC) different in parent materials and the Xiashu Loess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 loess - paleosol unit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Northwest China, since 140 thousands years ago, are determin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arent material change on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soils, and to discuss whether the Fe isotopes of soils can be used as material source tracers.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Fe coatings and nodules of the QRC, white and red stripes of the reticulate red clay (RRC), iron pan under the RRC, iron coatings of paleosol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their bulk samples are also determined to study the fractionation effects of Fe isotop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rong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high leaching of Fe in southern China, and to interpret the paleopedogen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eriods of red clay formation, especially to probe the water movement and main pedogenic processes such as redox states and organic chelating.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s of representative soil samples a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F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poorly crystalline Fe oxides, organic-bound Fe, crystalline Fe oxides (hematite and goethite) and silicate-bound Fe of the samples, and then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Fe isotope fraction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pedogenic weathering degrees and dating results of selective QRC profiles with uniform parent materials, δ56Fe curves of the profiles are studied to reveal the changes of water movement and pedogen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eriods of red clay formation.
测试南方不同区域母质相异的第四纪红土、下蜀黄土和黄土高原14万年以来黄土与古土壤的铁同位素组成(δ56Fe),研究成土母质变化对土壤δ56Fe的影响,探讨土壤δ56Fe的物源示踪意义。对第四纪红土铁胶膜、铁结核,网纹层红、白条纹,网纹层下部铁磐,以及黄土高原古土壤铁胶膜的δ56Fe进行分析比较,对照各自原样,研究南方强化学风化和铁质强淋失条件下的铁同位素分馏特征;在此基础上,解译不同时期红土的成土环境,尤其关注网纹化过程,水分活动特征和主要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有机螯合等)。对典型红土样品进行化学分级浸提,比较无定形铁、有机螯合态铁、晶态氧化铁和硅酸盐矿物态铁的δ56Fe值。以此探究黄土、红土发育过程,铁同位素分馏的机理。选择数个母质均匀的第四纪红土剖面,绘制δ56Fe曲线,结合红土剖面理化性状、风化强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揭示红土形成的各个时期水分活动和成土环境的演变。

结项摘要

本项目利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首次对长江流域和海南岛第四纪红土、海南岛玄武岩红色风化壳,以及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和第三纪红土铁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测试,研究了风化成土过程铁同位素分馏的规律。结果表明:(1)第四纪红土δ56Fe变化幅度较小:长江流域第四纪红土剖面δ56Fe变幅为-0.057%—0.117‰,海南第四纪红土变幅为0.02%—0.07‰,均接近陆壳火成岩均值。表明地表好氧环境下,第四纪红土铁同位素分馏不显著。(2)第四纪红土上部的黄棕色土和均质红土的δ56Fe值,与长江沿岸下蜀黄土δ56Fe相近,与黄土、古土壤和第三纪红土δ56Fe值也较相近,均接近火成岩均值。进一步表明,在地表好氧环境下,化学风化和红土化过程,均不会导致铁同位素的显著分馏。(3)第四纪红土网纹层红、白条纹δ56Fe值有显著差异:长江流域第四纪红土网纹层白条纹δ56Fe平均为0.345‰,红条纹δ56Fe为-0.04‰;海南第四纪红土白条纹δ56Fe平均为0.220‰,红条纹δ56Fe为-0.07‰。白条纹贫铁,富集重铁;红条纹富铁,富集轻铁。红、白条纹铁同位素的显著分馏,反映了网纹形成过程中,土体内部曾发生轻铁的优先还原淋失和氧化再沉积。(4)海南玄武岩红色风化壳红土和半风化母岩δ56Fe平均分别为0.06‰和0.09‰,接近陆壳火成岩均质;但剖面铁结核和铁磐δ56Fe分别为-0.07‰和-0.24‰,显著富集轻铁。这表明在玄武岩风化过程,存在轻铁的优先还原迁移和淀积,使得铁质新生体显著富集轻铁。(5)在表生带氧化环境,土壤铁同位素组成不会因化学风化和氧化铁矿物类型的转化而发生显著变化,δ56Fe值难以直接指示古地表的水热状况。土壤铁同位素的分馏,主要受氧化还原驱动。轻铁的优先还原迁移,是铁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原因。研究土壤铁同位素组成,能较好的解读成土过程或古成土过程,曾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玄武岩红色风化壳和第四纪网纹红土铁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能更好地解释铁质新生体和网纹结构的成因。土壤铁同位素组成分析,将在土壤发生与古环境演变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Polypedogenic case of loess overlying red clay as a response to the Last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 in mid-subtropical Southeast China
中国中亚热带东南部地区黄土覆盖红粘土对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多土壤形成案例
  • DOI:
    10.1016/j.aeolia.2014.12.004
  • 发表时间:
    2015-03-01
  • 期刊:
    AEOLIA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Hu, Xue-Feng;Du, Yan;Xue, Yong
  • 通讯作者:
    Xue, Yong
Ecological effects of rice-duck integrated farming on soil fertility and weed and pest control
稻鸭联作对土壤肥力及杂草虫害防治的生态效应
  • DOI:
    10.1007/s11368-016-1455-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Teng Qing;Hu Xue-Feng;Cheng Chang;Luo Zhiqing;Luo Fan;Xue Yong;Jiang Yijun;Mu Zhen;Liu Liming;Yang Minyong
  • 通讯作者:
    Yang Minyong
蔬菜生长与储藏过程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潇娟;严丽君;胡雪峰;王坚
  • 通讯作者:
    王坚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sers on rice resistance to pests and diseases
不同肥料对水稻抗病虫害的影响
  • DOI:
    10.1071/sr15144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Soi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Mu, Zhen;Yang, Min-Yong;Men, Dian-Ying;Jiang, Yi-Jun
  • 通讯作者:
    Jiang, Yi-Jun
壳聚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去除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丽君;刘茉莉;胡雪峰
  • 通讯作者:
    胡雪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具有高增益、低输入电流纹波的Boost变换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雪峰;李永超;李林鹏;王建章;王琳
  • 通讯作者:
    王琳
一种高效、高升压电压比单开关直流升压变换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气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浩;胡雪峰;张梦;高本宝
  • 通讯作者:
    高本宝
生发中心发生与发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子傑;严意华;胡雪峰
  • 通讯作者:
    胡雪峰
适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系统中的双向直流 变换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贵洋;王建章;胡雪峰
  • 通讯作者:
    胡雪峰
采用LCL滤波的并网逆变器人网电流控制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电力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绍铭;王贞利;胡雪峰;胡兴柳
  • 通讯作者:
    胡兴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雪峰的其他基金

南方红土发生演化过程铁同位素分馏指纹特征及古环境解析
  • 批准号:
    4237105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城市地表磁性筛查与制图及在环境污染监测和城市土壤发生研究中的应用
  • 批准号:
    4187700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流域“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的年龄和发生学特征及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演变
  • 批准号:
    4097112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土壤磁性矿物的多元成因及污染土壤的磁学监测研究
  • 批准号:
    40771093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中下游网纹红土的多元成因及古环境意义
  • 批准号:
    40571067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土高原埋藏古土壤氧化铁矿物特性及古环境指示意义
  • 批准号:
    40101013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