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和AO对长三角冬季雾过程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504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Fog is one of prone disaster weathers over Yangtze River in winter , severe impact on traffic, life and human health. More research into the role of the previous local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the evolution and extinction of fog, mist may contact or long-term analysis of regional vari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betwee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g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s an urgent nee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questions. Fog is a large span of time and space scales nearly formation of atmospheric phenomena, but foggy weather conditions occur, depending on the circulation of water vapor provided, thermal conditions and the effect of condensation of water vapor transport and diffusion of power factor. Southern winter ENSO significant effect on water vapor transport, AO (Arctic Oscillation) is an important signal of cold air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ection of ENSO and AO impact zone. To this end, the project for th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e use of nearly 64 year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reanalysis, AO and ENSO index data, analysis and evolution of the winter seas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oggy day of each mont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ggy years In less fog and climate anomalie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NSO synergy vapor transport and the impact of cold air AO discus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both on the Yangtze River in winter fog occurrence conditi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sire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fog weather conditions and climate, as the short-term trend forecasting fog provide references.
雾是长三角冬季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交通、生活及人体健康。以往多研究局地气象条件对雾生消演变的作用,或分析区域雾长期变化与气象要素间的可能联系,雾的历史演变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是迫切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雾是时空尺度跨度较大的近地层大气现象,但雾发生的气象条件,取决于环流提供的水汽、水汽凝结的热力条件及影响水汽输送和扩散的动力因子。ENSO对南方冬季水汽输送作用显著,AO(北极涛动)是北方冷空气活动的重要信号,长三角位于ENSO和AO影响的交汇区。为此,本项目以长三角为研究区域,利用近64年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AO和ENSO指数等资料,分析长三角冬季及季内各月雾日的演变,对比分析多雾年与少雾年的气候异常。分析ENSO所影响的水汽输送与AO影响的冷空气活动的协同配合,讨论两者对长三角冬季雾发生条件的综合影响。该研究渴望了解雾过程的气象条件与气候的关系,为雾的短期趋势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从全国地面观测资料入手,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中国东部冬季雾日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冬季浓雾、轻雾容易多发,而且有很强的年际变率。将中国冬季划分为三个较为独立的雾区:西南、华南、华北。分析了三个多雾区域的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和大气环流背景。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雾日与华北雾日的变化基本同步,而华北地区雾日与华南地区雾日的变化,一同受到西南暖湿气流进退的影响,为此研究中国东部(华北和华南)地区雾日的变化原因,就可以清楚长三角地区雾日变化的物理机制。. 再利用冬季ENSO和北极涛动(AO)指数,合成分析前冬(11、12月)和后冬(次年1、2月),El Nino和La Nina期间与正、负AO异常期间的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从物理机制上分别解释ENSO和AO影响中国东部冬季多雾与少雾的原因,进一步得到两种因子对长三角雾日的综合影响。. ENSO和AO对于长三角地区雾日的综合影响,可以参考ENSO和AO对华北地区的影响。El Nino事件触发西南风异常,向北的水汽输送增强,导致华北近地面空气过饱和,伴随异常下层气流,容易发生雾日。ENSO在前冬作用更为重要,在前冬El Nino事件对雾日影响的强度略大于La Nina事件。ENSO在后冬的作用减弱,El Nino作用减弱较为明显,La Nina的作用减弱不明显;当AO正位相时,东亚500hPa气压场异常增强,东亚大槽减弱,低空西风急流向北移动,阻碍西北的冷空气的南下,中国东部地区异常暖、湿。华北有异常下沉气流,利于大气稳定,雾日数增加。正AO在前冬时期作用不太显著,后冬时期作用明显增大;而负AO在前冬时期作用非常显著,在后冬由于ENSO影响的减弱,仍然存在明显的影响。本项目重视物理机制的分析,为雾的短期预测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fluence of ENSO on frequency of wintertime fog days in Eastern China
ENSO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雾日发生频率的影响
  • DOI:
    10.1007/s00382-018-4437-3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Huaying Yu;Tim Li;Peng Liu
  • 通讯作者:
    Peng Liu
中国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对冬季雾日形成的差异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璐;刘鹏;张文君;张乐楠
  • 通讯作者:
    张乐楠
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吉林省春夏期降水统计模拟研究
  •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705070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香华;蒙芳秀;熊萍萍;于华英;燕妮;刘伟奇
  • 通讯作者:
    刘伟奇
Advan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Cloud Seeding: Statistical Evidenc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Precipitation
人工降雨评估的进展:增强降水的统计证据
  • DOI:
    10.1029/2018ea000424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Xianghua Wu;Ni Yan;Huaying Yu
  • 通讯作者:
    Huaying 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雷州半岛夏季闪电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生杰;于华英;徐峰;张羽
  • 通讯作者:
    张羽
雷州半岛盛夏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的联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丽娟;牛生杰;徐峰;于华英;张羽
  • 通讯作者:
    张羽
2007年12月南京大雾频发的多尺度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华英;牛生杰;刘鹏
  • 通讯作者:
    刘鹏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1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华英;牛生杰;刘鹏;刘畅;陆春松;黄佳欢
  • 通讯作者:
    黄佳欢
近年来中国雾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科技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岳岩裕;周悦;于华英;王天舒
  • 通讯作者:
    王天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