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路径效应的地下二维多点地震动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0840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10.工程防灾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Numerical results of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excitations are related to and even depend on the seismic motions, especially for large-span structure subjected to multi-support seismic excitations. Currently, relevant studies on multi-support seismic excitations are almost confined to one-dimensional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in essence, and the earthquake resource and propagation path effects are not considered in these seismic excitations. Therefore, in the strict sense, it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large-span spatial structure including found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nsidering foundation and bi-dimensionality (i.e. sizes of both planar dimensions are commensurate with each other).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bi-dimensional multi-input earthquake underground excitations considering the source and path effect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1) Establish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considering filtering effect of multi-layers, and then deriving underground power spectrum model considering the filtering effect of multi-layer soil; (2) Generalizing planar bi-dimensional coherence function of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underground excitations; (3) Proposing a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bi-dimensional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underground excitations incorporating the resource and path effects, and further developing a visual program based on the proposed theory and method. The study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d aims at providing an effective method and feasi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imulation of bi-dimensional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underground excitations considering the source and path effects.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数值分析结果依赖于甚至取决于输入的地震动,大跨结构的多点地震反应对地震动更为敏感。对于考虑地基影响的大跨空间结构体系而言,通常采用的多点地震动由于仅限于地表且大多在本质上只考虑了一维相干性,而在严格意义上无法满足地基-大跨空间结构体系同时具有的两个特点:“考虑地基”和“二维性,即平面内两个维度尺寸相当”,而且也未能直接体现震源路径的传递效应。该项目同时考虑震源路径的传递因素,研究地下二维多点地震动的模拟理论和方法:(1)建立考虑地基多土层过滤效应的传递函数,推导考虑多土层过滤效应的地下地震动目标功率谱模型;(2)研究并建立地下多点地震动平面二维相干函数;(3)最后,提出引入震源路径效应的地下二维多点地震动的模拟理论和实现方法,并进行可视化程序开发。该申请项目兼有理论性与实用性,旨在为考虑震源路径效应的地下二维多点地震动的模拟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结项摘要

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是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合理确定结构和研究方法的前提下,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反应与地震动输入密切相关,甚至取决于地震动的输入。对于大跨结构(如大跨度桥梁、大坝和地下隧道等)抗震分析而言,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需要加以考虑。因而,对多点地震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关于多点地震动的研究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局限于平坦场地的地表地震动研究;(2)大多研究仅考虑了地震动的地表的相干性;(3)当前普遍采用的多点地震动模拟理论和方法未尚未直接纳入地形相干和路径传递效应的影响。本项目针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对地下多点地震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提出并建立了地表和地下相干函数关系,并适用于平面二维相干模型;(2)提出了考虑路径传递效应的地下多点地震动模拟理论,并基于上述理论开发了地下多点地震动模拟的可视化程序;(3)提出了考虑地形效应的分层峡谷场地地下多点地震动模拟理论,并基于上述理论开发了分层峡谷场地地下多点地震动模拟的可视化程序。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6)
Simulation of Spatially Variable Seismic Underground Motions in U-Shaped Canyons
U 形峡谷地下空间变化地震运动模拟
  • DOI:
    10.1080/13632469.2017.1326427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7. DOI: 10.1080/13632469.2017.132642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u Guohuan;Feng Xiao;Lian Jijian
  • 通讯作者:
    Lian Jijian
地震多点输入模型中影响矩阵R的意义与注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振动.测试与诊断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国环;练继建;国巍;耿辰
  • 通讯作者:
    耿辰
地震功率谱参数的误差源及其敏感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国环;练继建;刘卓;国巍;田利
  • 通讯作者:
    田利
地震差动下边界-地基-斜拉桥体系破坏特征
  • DOI:
    10.13579/j.cnki.2095-0985.2016.01.00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国环;练继建;燕翔;刘伟
  • 通讯作者:
    刘伟
Completeness Verification of Complex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for Underdamped and Overdamped Multiple-Support Systems Regarding the Decoupled Damping as Mathematical Parameter without Physical Meaning
将解耦阻尼视为无物理意义的数学参数的欠阻尼和过阻尼多支撑系统复响应谱方法的完整性验证
  • DOI:
    10.1080/13632469.2016.1138165
  • 发表时间:
    2016-02
  • 期刊: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Liu Guohuan;Lian Jijian;Liang Chao
  • 通讯作者:
    Liang Ch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单点和多点荷载输入的虚拟激励法实用求解模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国巍;余志武;柳国环;邬亮
  • 通讯作者:
    邬亮
跨越Ⅴ形峡谷桥梁多层介质效应的多点激励破坏模式
  • DOI:
    10.19721/j.cnki.1001-7372.2019.08.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公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国环;冯啸;江大来
  • 通讯作者:
    江大来
基于震源机制且考虑场地土分层差异效应的多点地震动:理论与程序开发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国环;陆新征;国巍
  • 通讯作者:
    国巍
基于推覆分析的RC框架地震倒塌易损性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新征;张万开;柳国环;LU Xinzheng,ZHANG Wankai,LIU Guohuan(Key Laborator
  • 通讯作者:
    LU Xinzheng,ZHANG Wankai,LIU Guohuan(Key Laborator
基岩地震谱与地震动位移输入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计算模型改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国环;陆新征;LIU Guohuan1,2,LU Xinzheng1,2(1.Department of Civi;2.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Safety;D
  • 通讯作者:
    D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柳国环的其他基金

覆水非平坦双相介质场地多点地震动模拟方法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水域地下三维相干多点地震动模拟理论与方法
  • 批准号:
    5177841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