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磷肥力下丛枝菌根介导的土壤碳固持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051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11.土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generally form mutualistic symbioses with the roots of most land plants. Plants supply AM fungi with carbohydrates, and in return, fungi increase efficiently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caputre of their hosts; moreover, AM fungi play key roles in linking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ecosystems. It has been well accepted that AM fungi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 and also that these fungi play key roles in regulating soil C sequestration. However, how the AM fungi mediate soil C sequestration and whether soil N and P fertility will influence the AM fungi-mediated C sequestration,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plan to investigate how 5 yr of N and P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fluence the AM fungi-mediated C sequestration in an alpine meadow ecosystem with multiple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of hyphal in-growth bag in field,mesocosm inoculation experiment,454 sequencing and the measurement of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We aim to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M fungi-mediated soil C sequestration, and to illustrate how soil N and P fertility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AM fungi-mediated soil C sequestration. Our research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M fungal function and soil C sequestration,and will also facilitate our prediction in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N and P depositions.
丛枝菌根(AM)真菌能与多数植物根系形成基于C、N、P物质交换的互惠共生体,是地上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联系节点。已有研究表明,AM真菌是土壤有机C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和驱动土壤C固持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然而,AM真菌是如何介导土壤C固持过程?该过程是否受土壤N、P养分的调控?这些问题迄今仍未得到科学的回答。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利用连续5年的氮、磷梯度施肥样地,通过定位埋设菌丝生长袋及AM真菌群落接种实验,结合454高通量测序、磷脂脂肪酸分析等技术手段,在阐明实验处理对AM真菌群落结构、AM真菌C储量、土壤有机C、植物群落等的影响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AM真菌介导的土壤C固持机制及其对N、P肥力的响应。本项目预期研究结果将丰富我们对菌根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拓宽土壤C固持/循环的研究思路,为预测和解决N、P沉积等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后果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丛枝菌根(AM)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在促进植物生长及调控C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阐明不同土壤肥力下AM真菌对土壤C固持的影响,本项目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研究了氮磷施肥对菌丝生长袋内AM真菌C储量的影响,并结合野外苯菌灵抑制菌根处理及温室菌根接种技术研究了施肥对AM真菌介导的土壤C固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袋内AM真菌的C储量平均为0.54 mg C g-1土,占土壤有机C库的2.73%;氮磷混施对菌袋内AM真菌C储量无明显影响,却降低了土壤有机C库中AM真菌C的占比;氮磷混施降低了菌袋内AM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及改变了AM真菌的物种组成,且AM真菌的物种组成与土壤净C固持率相关联;此外,施N对菌袋内AM真菌介导的凋落物降解及C循环相关酶活(β-葡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N-乙酰-葡萄糖苷酶)均无显著影响。在野外情况下,抑制AM真菌(苯菌灵处理)提高了植物的生物量,但同时降低了土壤有机C含量;施N和苯菌灵处理对植物生物量及土壤有机C含量均无显著的交互影响效应。在温室菌根接种实验中,不同土壤氮磷肥力能影响AM真菌介导的植物碳同化;在低肥条件下,AM真菌的存在不利于土壤有机C固持,但在高肥条件下,尤其是P充足的情况下,AM真菌有利于土壤有机C固持。上述研究结果丰富了我们对AM真菌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为预测营养沉降引起的环境变化后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PORES DISTRIBUTION ACROSS DIFFERENT ECOSYSTEMS OF THE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系统丛枝菌根孢子分布
  • DOI:
    10.30848/pjb2019-4(10
  • 发表时间:
    2019-08-01
  • 期刊: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Bahaduiv, Ali;Jin, Zhongcai;Feng, Huyuan
  • 通讯作者:
    Feng, Huyuan
Identification of root-colonizing AM fung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short-term climate change and grazing on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根部定植AM真菌群落鉴定及其对短期气候变化和放牧的响应
  • DOI:
    10.1007/s13199-017-0497-0
  • 发表时间:
    2018-03-01
  • 期刊:
    SYMBIOSIS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Jiang, Shengjing;Pan, Jianbin;Feng, Huyuan
  • 通讯作者:
    Feng, Huyuan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毛琳;刘永俊
  • 通讯作者:
    刘永俊
氮肥处理下高寒草甸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 DOI:
    10.19336/j.cnki.trtb.2018.02.1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土壤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胜竞;罗佳佳;金中财;石国玺;柴宇星;刘永俊;冯虎元
  • 通讯作者:
    冯虎元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Mediated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的植物耐旱性的机制研究
  • DOI:
    10.3390/ijms20174199
  • 发表时间:
    2019-09-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Bahadur, Ali;Batool, Asfa;Feng, Huyuan
  • 通讯作者:
    Feng, Huyu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二维最大散度差图像投影鉴别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系统仿真学报,Vol.19, No.4, 833-836, 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才扣;刘永俊;杨静宇
  • 通讯作者:
    杨静宇
青藏公路对其邻近土壤细菌丰度影响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冰川冻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台喜生;王艺霖;刘永俊;冯虎元
  • 通讯作者:
    冯虎元
KCapISO:一种基于HybridHP的宏内核操作系统载入模块权能隔离方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计算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钱振江;刘永俊;汤力;姚宇峰;黄皓
  • 通讯作者:
    黄皓
中国菌根生态学的发展与未来—第十二届全国菌根学研讨会述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永俊;赵斌;林先贵;冯虎元
  • 通讯作者:
    冯虎元
基于近邻主特征匹配的微纳米尺度位移测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永俊;魏阳杰;王义
  • 通讯作者:
    王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永俊的其他基金

氮富集情景下菌根真菌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维持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
    3217157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氮肥力下菌根真菌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 批准号:
    31870494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施肥对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 批准号:
    31300445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