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长观测距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研究华北克拉通北部岩石圈结构和性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0814012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2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7.地球内部物理和地球动力学(含地热学)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09-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东起黄河入海口附近沿东营、忻州、乌海一线,近东西向布设横穿华北克拉通北部主要构造走向长1200km、实施5次吨级(其中3次3-8吨)爆破的超长观测距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重点采集穿过岩石圈地幔的地震测深数据,重要构造部位布设适量宽频带地震仪。结合华北地区以往取得的地震测深资料和天然地震的观测数据,采用多种先进的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研究现今华北岩石圈的地震结构和性质,推测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岩性,建立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地震模型。据此研究华北克拉通不同构造块体岩石圈结构构造差异,获得克拉通破坏的深部和平面分布图像。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克拉通破坏的深层过程、机制、空间分布、驱动力和动力学等基本问题。

结项摘要

本项目利用长观测距地震测深剖面技术,完成了从山东半岛文登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长1650km、11炮的人工地震测深数据采集,获得了来自地壳上地幔地震波资料,通过震相识别和二维理论地震图正演拟合,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东西向的二维岩石圈P、S波速度结构,以及由速度结构和实验岩石学研究结果联合推测的二维岩石圈岩性结构。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新生界薄,地壳分4层,莫霍平坦,层间速度均匀,地壳平均厚度约32km,平均P波速度6.29km/s,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约8.05km/s;华北盆地盖层厚5~8km,地壳分3层,莫霍界面起伏大,约在3~4km之间,层间速度纵横向变化较大,中上地壳存在低速体,地壳平均厚度在29~30km之间,平均P波速度6.11km/s,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7.90~7.95km/s;山西高原盖层厚度在0.5~2.0km之间,盖层外,地壳分4层,莫霍界面至东向西迅速加深,由华北盆地的30km加深到39km,地壳平均厚度约37km,平均P波速度6.18km,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8.03km;鄂尔多斯盖层东浅西深,厚度2~5km,结晶地壳分4层,莫霍较平坦,层间速度很均匀,地壳平均厚度约40km,平均P波速度6.22km/s,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8.30km/s。S波也有类似的结构。根据南北向穿过鄂尔多斯块体地震测深结果,发现南北向和东西向上地幔顶部P速度存在0.20km/s的差值,南北向为8.00~8.10km/s,这个差值绝非计算误差所造成。据此,鄂尔多斯上地幔顶部可能存在地震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近东西向。与用SKS波组得到的快波方向有夹角。这种现象可能是鄂尔多斯内部下岩石圈保留了其古老克拉通形成时的岩石各向异性,即下岩石圈是由方辉橄榄岩组成。鄂尔多斯地壳上部可能为花岗质岩石类型,中下地壳闪岩+花岗质岩石类型。山西高原岩石圈地幔可能由辉石橄榄岩组成,中下地壳可能是石榴石粒变岩成分。华北盆地岩石圈地幔可能由二辉橄榄岩组成,下地壳上部为中性麻粒岩组分,下部为辉长岩组分间或有榴辉岩组分。据以上分析,认为华北克拉通的鄂尔多斯现今仍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其周缘已被周边活动地块深部过程影响。山西高原受太平洋俯冲板块前缘影响,仍处于活动状态,华北东部处在俯冲板块影响的后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国煤矿第一爆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结构研究的启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金仁;张先康;王夫运;张成科;张建狮;刘保峰;潘素珍
  • 通讯作者:
    潘素珍
The trend of seismic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Research of seismic energy release with oscillation analogy
汶川地震后我国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地震能量释放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Hu Wei-Jian;Sang Hong;Liu Hui-Juan;Wang Fu-Yun;Li Ping-Lin
  • 通讯作者:
    Li Ping-Lin
North China sub-craton lithospheric structure elucidated through coal mine blasting
煤矿爆破揭示华北克拉通下岩石圈结构
  • DOI:
    10.1007/s11434-008-0492-1
  • 发表时间:
    2009-02
  • 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o JinRen;Zhang XianKang;Wang Fuyun;Zhang ChengKe;Zhang JianShi;Liu BaoFeng;Pan SuZhen
  • 通讯作者:
    Pan SuZhen
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壳结构和成分的接收函数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潘素珍
  • 通讯作者:
    潘素珍
基于ARM和FPGA的便携人工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子技术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从庆;王夫运;薛兵
  • 通讯作者:
    薛兵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北京地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48(2):359-366,2005Chinese J. Geophys.,48(2):397-405,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夫运;张先康;陈棋福;陈颙
  • 通讯作者:
    陈颙
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 Thre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48(6):1316-1324,2005 Chinese J. Geophys., 48(6):1397-1407,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嘉世旭;齐诚;王夫运;陈棋福
  • 通讯作者:
    陈棋福
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HBCrust1.0)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永红;王夫运;张先康;林吉焱
  • 通讯作者:
    林吉焱
京津地区顺义—塘沽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的走时成像结果及其揭示的上地壳断裂构造特征
  •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0.02.01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震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晓峰;熊伟;王夫运;徐朝繁;段永红;嘉世旭
  • 通讯作者:
    嘉世旭
波形反演遗传算法及其在地震测深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震学报,2006,28(2):158-16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夫运;张先康等
  • 通讯作者:
    张先康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夫运的其他基金

基于多种类型地震数据构建川滇地区三维地壳模型
  • 批准号:
    4177407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7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芦山M7.0级震区三维地壳结构及发震构造成像研究
  • 批准号:
    4134000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