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大颗粒夹杂物及Ds类夹杂物来源、形成机理及去除的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7402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11.钢铁冶金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presence of non-metallic inclusions, especially some large inclusions in the stee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roperties of steel products. For two typical aluminum killed steels,i.e. low carbon aluminum killed steel and bearing steel, the large inclusions cause surface defects and fatigue failure, respectively and easily. It's difficulty for traditional metallographic method to study the size distribution, number or composition intuitively and fully. This study uses non-aqueous solution electrolytic method to make the large inclusion studying feasible and the result reliable. At present,the studies of large inclusions is based on experience or speculation mostly, lacking of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depth study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rge inclus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 of removing large inclusions are only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nd there is no theoretical explanation.This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the two classic steels:low carbon aluminum killed steel and bearing steel which are refined along different routing and cause the defects easily. Study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large inclusion formation and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the large inclusion by combining the hot experiment with simulation. specifically, find out the origin of the large SiO2 inclusions in the low carbon aluminum killed steel, and the Ds type inclusions in bearing steel. The evolution of large inclusions in the process of remelting,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is studied, and then the critical large inclusions for causing defects is put forward.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是影响钢制品性能的重要因素,钢中大颗粒的夹杂物对钢材使用性能的影响更为突出。大颗粒夹杂物对于铝脱氧钢中两类典型钢种--低碳铝镇静钢和轴承钢,容易造成低碳铝镇静钢的表面缺陷,造成轴承钢的疲劳失效。目前关于大颗粒夹杂物的研究仅限于经验和推测,并没有系统的实验分析,定量化的阐述和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对于大颗粒夹杂物的去除方法也只是根据经验实施,没有机理上的阐述和理论解释。本课题研究以精炼过程不同和容易因夹杂物引起缺陷的两类钢种--低碳铝镇静钢和轴承钢,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工艺特点,研究这两类典型钢种中大颗粒夹杂物形成机理及相应的去除方法。明确给出低碳铝镇静钢中SiO2、轴承钢中的Ds类夹杂物的来源。研究大颗粒夹杂物从冶炼→铸坯→轧材的演变规律,提出危害产品质量的临界尺寸。

结项摘要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是影响钢制品性能的重要因素,钢中大颗粒的夹杂物对钢材使用性能的影响更为突出。大颗粒夹杂物对于铝脱氧钢中两类典型钢种——低碳铝镇静钢和轴承钢,容易造成低碳铝镇静钢的表面缺陷,造成轴承钢的疲劳失效。目前关于大颗粒夹杂物的研究仅限于经验和推测,并没有系统的实验分析,定量化的阐述和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对于大颗粒夹杂物的去除方法也只是根据经验实施,没有机理上的阐述和理论解释。.本课题研究以精炼过程不同和容易因夹杂物引起缺陷的两类钢种——低碳铝镇静钢和轴承钢,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工艺特点,研究这两类典型钢种中大颗粒夹杂物形成机理及相应的去除方法。.低碳铝镇静钢的大颗粒夹杂物主要为块状Al2O3、SiO2夹杂物。通过实验室热态实验,以实验因素对大颗粒夹杂物变化率影响大小作为评估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铝镇静钢中大颗粒夹杂物影响顺序依次为:二次氧化 >卷渣 >夹杂物碰撞去除的影响(Ar搅拌) >耐火材料冲蚀 >夹杂物碰撞生成的影响 >静置时间;轴承钢的大颗粒夹杂物中包含块状的块状Al2O3、SiO2夹杂物,这一部分夹杂物主要来氧化产物的碰撞聚集,耐材和卷渣引入的外来夹杂物,特点就是单个夹杂物尺寸都比较大,比较容易去除;另一类夹杂物多为类球状的DS类夹杂物,成分多为Al2O3-SiO2-CaO复合夹杂物,其中有些还会含有MgO、TiO2、Na2O等,这部分夹杂物主要来源于钢中夹杂物与钢界面精炼渣反应,精炼过程可以改变夹杂物的各项性质,如成分,尺寸等,其余小部分也有来自于卷渣等。影响轴承钢中大颗粒夹杂物的因素大小:卷渣 >二次氧化 >夹杂物碰撞去除的影响(Ar搅拌) >耐火材料冲蚀 >夹杂物碰撞生成的影响 > 精炼渣 >静置时间。.综上所述钢中大颗粒夹杂物中块状的Al2O3、块状SiO2可通过控制二次氧化预防,增强钢液搅拌,增加静置时间等去除;而轴承钢中球型DS类夹杂物多为复合型夹杂物,部分来自于卷渣和耐材侵蚀,这类夹杂物通过防止卷渣技术,耐材保护等预防;还有钢液中夹杂物在钢渣反界面应生成的复合夹杂物,对这种DS类夹杂物的来源,更多的是采用合理的精炼渣,适合的渣碱度等来控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clusion Modification During Calcium Treatment Process in Ladle
钢包钙处理过程中夹杂物变质的数值模拟
  • DOI:
    10.1007/s12666-018-1354-4
  • 发表时间:
    2018-06
  • 期刊:
    Transactions of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Metal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Shunxi wang;Jiongming Zhang;Rong Cheng;Haitao Ma
  • 通讯作者:
    Haitao Ma
Closure behavior of spherical void in slab during hot rolling process
热轧过程中板坯球形空洞的闭合行为
  • DOI:
    10.1051/metal/201709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Metallurgical Reasearch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Rong Cheng;Jiongming Zhang;Bo Wang
  • 通讯作者:
    Bo Wang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Inclusion System CaO-Al2O3-SiO2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During Hot Rolling Processes
不同成分夹杂物系CaO-Al2O3-SiO2在热轧过程中的变形行为
  • DOI:
    10.1007/s12666-017-1203-x
  • 发表时间:
    2018-03-01
  • 期刊:
    TRANSACTIONS OF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METAL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Cheng, Rong;Zhang, Jiongming;Wang, Bo
  • 通讯作者:
    Wang, Bo
Simulation of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of Fe-6.5%Si alloy using cellular automaton-finite element method
模拟%20of%20凝固%20显微组织%20of%20Fe-6.5%Si%20合金%20使用%20细胞%20自动机有限%20元素%20方法
  • DOI:
    10.1007/s11771-016-3272-0
  • 发表时间:
    2016-09
  •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ONG Wei;ZHANG Jiong-ming;WANG Shun-xi;WANG Bo;HAN Li-lei
  • 通讯作者:
    HAN Li-lei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Macrosegregation in Continuously Cast Billets
连铸坯宏观偏析的三维数值模拟
  • DOI:
    10.3390/met7060209
  • 发表时间:
    2017-06-01
  • 期刊:
    METAL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Dong, Qipeng;Zhang, Jiongming;Wang, Bo
  • 通讯作者:
    Wang, B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间包感应加热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钢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丛林;张炯明;雷少武
  • 通讯作者:
    雷少武
EMS对板坯表层气泡分布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炼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少武;张炯明;董其鹏;苌真真
  • 通讯作者:
    苌真真
连铸板坯轻压下过程中间裂纹产生机理
  • DOI:
    10.13374/j.issn2095-9389.2016.03.00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博;张炯明;萧超;王顺玺;宋伟
  • 通讯作者:
    宋伟
中碳微合金化钢高温延塑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钢铁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道远;龚雅林;陈少东;张炯明;甄新刚;姚永宽
  • 通讯作者:
    姚永宽
保护渣液渣层厚度的新型测量方法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钢铁研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炯明
  • 通讯作者:
    张炯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炯明的其他基金

连铸坯低压缩比轧制制造特厚板的机理研究
  • 批准号:
    U136020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2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铸坯表层气泡行为特征及判别方法的研究
  • 批准号:
    5117402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碳微合金化钢中厚板表面裂纹形成机理的研究
  • 批准号:
    5107402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保护渣液渣层厚度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 批准号:
    50774109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结晶器水口壁沉积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50674013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顶渣改质对钢中夹杂物成分和总氧量的控制
  • 批准号:
    50274006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