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状体间小叶如何处理光信号及影响光对昼夜节律的调控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107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4.感觉与运动系统神经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Light entrains circadian rhythms through retina, and 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 project light signal to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 – the circadian pacemaker. There are two pathways between RGCs and SCN: direct projection and indirect pathway through intergeniculate leaflet(IGL). The direct pathway is proved to be necessary for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light cycle and circadian rhythms. Although RGCs project intensively to IGL and the same axon often bifurcates to IGL and SCN, the function of this indirect pathway is not yet completely known. Some evidences show that IG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entrainment of circadian rhythms by simulated natural light condition, while the mechanism is not clear. We are proposing this project to try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function of IGL in photo-entrainment and the neuron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For many years, researchers investigating the function of IGL have not been able to separate photic and non-photic input to IGL. Here we propose optogenetic methods combined with deep brain neuronal population imaging as a strategy to investigate how photic information is processed on RGCs-IGL-SCN pathway and how circadian rhythms are modulated by light through this indirect pathway.
光信号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编码,经神经节细胞向昼夜节律同步中心-视交叉上核(SCN)投射,这一神经信号通路构成光信号调控昼夜节律的结构基础。光信号投射到SCN有直接与间接两个通路。直接通路是光能够将生物体的昼夜节律与之同步的基础。间接通路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经膝状体间小叶(IGL)向SCN投射。虽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向IGL的投射几乎与向SCN的投射一样密集,甚至同一个神经节细胞同时投向IGL与SCN,但是光-IGL-SCN这一间接通路的作用还不十分明确。有证据显示,模拟自然光照条件的光信号对昼夜节律的调控与IGL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其作用机制不得而知。本项目从解析光-IGL-SCN这一通路的作用机制出发,利用光遗传,深部脑区成像等新的环路研究方法,克服前人无法将光-IGL-SCN这一通路独立出来的困难,试图回答光-IGL-SCN通路如何处理光信号,以及光信号通过这一通路调控昼夜节律的环路机制。

结项摘要

光信号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编码,经神经节细胞向昼夜节律同步中心-视交叉上核(SCN)投射,这一神经信号通路是光信号调控昼夜节律的结构基础。光信号投射到SCN有直接与间接两个通路。这两个通路的神经环路和功能此前并不为人们所知。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间接通路,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经膝状体间小叶(IGL)向SCN投射,对光移动昼夜节律相位的作用及其机制。我们通过遗传学精准操控IGL区神经元,已经验证了IGL参与光授时的充分必要性,并获得了IGL区神经元参与光授时的规律。同时,我们对视网膜-IGL-SCN这一间接环路也做了深入剖析。这一部分工作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发表。我们第一次揭示了光调控视网膜传入SCN的突触可塑性,这一可塑性呈现昼夜差异,却与内源节律无关,这一重要发现对理解光授时的机制,利用光推动生物节律相位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于2018年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lasticity of Light-induced Concurrent Glutamatergic and GABAergic Quantal Events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视交叉上核中光诱导的并发谷氨酸能和 GABA 能量子事件的可塑性
  • DOI:
    10.1177/0748730417754162
  • 发表时间:
    2018-02-01
  • 期刊:
    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Cheng, Juan;Huang, Xu;Bao, Jin
  • 通讯作者:
    Bao, J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光通过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调节睡眠活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媛;吴芳;李晓凤;洪艳;丁正霞;许奇;张瑾;薛天;鲍进;王烈成
  • 通讯作者:
    王烈成
小鼠腹外侧视前区神经元的鉴定及其昼夜发放频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正霞;薛天;鲍进;王媛;张瑾;王烈成
  • 通讯作者:
    王烈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鲍进的其他基金

抑制性神经元及抑制性神经网络在脑中风时的自我保护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40102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