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气体携液的多液滴理论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07412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天然气开采中常伴随着液体。部分液体可能会沉降到井底造成气井减产甚至停产。目前常用Turner模型计算气体携液的临界速度。Turner模型是从作用在一滴单液滴上的力平衡推导出的,认为当气体生产速度大于其临界速度以后气流就会把液体带走,而与该气井中的液体含量多少无关。基于大量的生产数据,申请者于2009年发表了多液滴观点和模型,认为气流中相邻液滴间存在碰撞-粘合-下落-分解。当气流中的液滴数达到某临界值以后,液滴间的一连串碰撞会造成大面积的液滴沉降。从而得出当气流中液体含量超过某临界值以后,气体携液临界速度会随气流中的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结论和模型。这一新观点尚需实验室证实和深入的理论研究。该立项拟从实验室验证这一多液滴观点,建立较完整的多液滴理论和模型。该项研究将在用了40余年的悬浮液滴理论和管壁液膜理论上增添第3种-多液滴理论,以解决现有不少高含液气井的实际问题。

结项摘要

天然气开采中常伴随着液体。部分液体可能会沉降到井底造成气井减产甚至停产。目前常用Turner模型计算气体携液的临界速度。Turner模型是从作用在一滴单液滴上的力平衡推导出的,认为当气体生产速度大于其临界速度以后气流就会把液体带走,而与该气井中的液体含量多少无关。2009年Zhou & Yuan发表了多液滴观点和模型,认为当气流中液体含量超过某临界值以后,气体携液临界速度会随气流中的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这一新观点尚需实验室证实和理论解释。.该项目首先在详细调研国际上与气体携液实验相关的较先进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内径50mm、高14米、功能较全面的气体携液实验装置。该装置能较好地混合气流与液流、观察并计量井底积液、提供2倍以上Turner临界速度与实现各种流态的稳定气流与液流、实时准确测量并记录下实验中的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通过所建立的实验装置,该项目用水与空气共完成了288次有效的气体携液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Zhou & Yuan提出的气体携液的多液滴观点:当气体流速大于Turner临界流速时,少量液体被气体全部带走,没有积液;但当气流中液体流量增加到某一值时,大于Turner临界流速的气流中仍然会出现积液。然而相对于Zhou & Yuan提出的0.01持液率这一临界液量,实验测得的值为0.0085。根据实验数据,该项目研究还建立了能反映大液量下的气体携液临界流速模型,该模型是对Zhou & Yuan模型的完善和发展。.该项目同时还对液膜理论进行了研究,在Wallis经验公式和Levy动量交换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模型,以求出摩擦压降梯度、液膜厚度和空泡率。该新模型计算出的数据较Orkiszewski方法和Beggs-Bill 模型更接近实验数据。.最后,该项目对多液滴影响进行了探讨,探索气体携液过程中的多液滴理论。建立了模拟研究上升气流中液滴间的碰撞、粘合、下落、分解、再上升的理论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当气井气流速度一定时,存在一个液滴数目临界值,当气流中的液滴数目小于该临界值时,井筒内各个单元的液滴数目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当液滴数目大于该临界值,井筒内液滴出现掉落情况。该液滴数目临界值用井口的持液率表示为0.00935。.该项研究成果丰富了气体携液理论,对大液量的气井开采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垂直管中向上气液两相环状流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鹏举;周德胜;魏巍
  • 通讯作者:
    魏巍
Annular Pressure Reduction During Primary Cementing
初次固井期间环空压力降低
  • DOI:
    10.1115/1.4004809
  • 发表时间:
    2011-09
  • 期刊:
    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Zhou, Desheng;Wojtanowicz, Andrew K.
  • 通讯作者:
    Wojtanowicz, Andrew K.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水力压裂全三维全耦合数值模型及其物理实验验证
  • DOI:
    10.16511/j.cnki.qhdxxb.2021.26.01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包劲青;杨晨旭;许建国;刘洪霞;王高成;张广明;程威;周德胜
  • 通讯作者:
    周德胜
基于裂缝中流体渗流特征的迂曲度计算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断块油气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娇;曲冠政;卫海淘;刘安邦;贺沛;周德胜
  • 通讯作者:
    周德胜
纳米聚合物微球对高渗透介质封堵效果评价及作用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娅菲;杨静雯;姚婷玮;周德胜;陈硕思
  • 通讯作者:
    陈硕思
基于Gaussian 分布的三维非匹配性裂缝渗流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曲冠政;彭娇;赵凯;高伟;RANDY Hazlett;周德胜;曲占庆;姜海龙
  • 通讯作者:
    姜海龙
致密储层体积压裂裂缝漏失及控制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衍君;曾会;陶秀娟;张洋;周德胜
  • 通讯作者:
    周德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德胜的其他基金

水力压裂裂缝轨迹可控性理论基础-非均质地层裂缝控制理论基础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01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拉链式压裂中裂缝互作用与渗流力影响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874242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