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文物中天然有机成分的识别及老化程度评估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90402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6.生命与公共安全分析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Identification and research of original materials used in cultural relics is the basis for thei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However,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study of organic ingredients in lacquerware relics is limited to case study and lacks systematicness. Compared with Japa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there is a big gap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lacquerware relics, which has already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acquerware relics in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is, the present project will focus on lacquerware relics which originated in China. On one hand, we will summary and collect all the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s that could be us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lacquerwares through intensive reading of “Xiu Shi Lu”, the only existing ancient monograph about lacquering techniques, and then build a database for identifying organic ingredients in Chinese lacquerware relics based on analyzing all the collected materials with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which is the most efficient technology for lacquerware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we will study the UV-irradiation aging mechanism of lacquer through monitoring components changing of lacquer by micro-UV aging-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V/Py-GC/MS), since lacquer is the primary material of lacquerware.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appli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natural organic ingredients in lacquerware relic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ging degree of lacquerware. The present research will not only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and research of lacquerware relics, but also ha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the organic ingredients research of other kind of cultural relics.
文物材质的识别与研究是对其进行保护、修复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漆器类文物有机成分的研究仅限于案例分析,缺乏系统性,研究水平与日本及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漆器文物修复与研究工作发展的瓶颈。鉴于此,本项目以起源于我国的漆器文物为研究对象,首先着重参考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所记载信息,系统总结并收集我国漆器文物制作所涉及到的各类天然有机材料,基于漆器分析检测最有效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适用于中国漆器文物天然有机成分识别的数据库;其次,基于微区紫外老化/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监测漆器最主要材料大漆在紫外光氧老化过程的组分变化,并据此研究大漆老化机制;最后,将研究成果用于漆器文物有机成分的识别,以及漆器老化程度的评估。研究结果对于漆器类文物的保护、修复与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其它类型文物中有机成分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结项摘要

我国目前对于漆器类文物有机成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水平与日本及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我国漆器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工作的长足发展。.鉴于此,项目在参考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所记载信息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并收集了我国漆器文物制作所涉及到的六类天然有机材料,即漆类(大漆、野漆)、干性油类(生桐油、熟桐油、亚麻油、亚麻静油、核桃油、红花油、紫苏油)、蛋白质类(动物胶、猪血、蛋清、蛋黄)、多糖类(浆糊、桃胶、阿拉伯胶)、蜡类(蜂蜡、虫蜡、棕榈蜡、小烛树蜡、地蜡、石蜡)、树脂类(松香、达玛树脂、乳香脂、虫胶)材料,以及猪胆汁、香油、冰片等少量添加材料,基于漆器分析检测最有效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统一的实验条件下分析所有材料的标准品,归纳总结了各类材料的特征识别参数,建成相关数据库,实现了不同材料的定性识别。.大漆的老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漆器保存状况的科学评估,以及修复、保护方案的合理制定。鉴于光氧老化是引起大漆老化的重要因素,项目首次将微区紫外老化/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大漆老化机制的研究及老化程度的科学评估。研究发现漆膜在紫外光氧老化过程中,包裹漆酚聚体的多糖会首先降解,进而漆酚聚体发生光氧化反应及分子链的断裂。老化过程中,漆膜裂解产物中烃类与苯系组分相对含量的比值逐渐增加,不饱和漆酚与饱和漆酚相对含量的比值逐渐降低,大漆老化产物与饱和漆酚相对含量的比值逐渐增加,以上参数可作为评价大漆老化程度的特征参数。.漆器文物样品的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所建立的方法体系可以实现文物中多种材料的综合识别,以及漆器老化程度的初步评估。项目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漆器文物的日常分析及研究工作,对于漆器类文物材质工艺的深入研究,以及保护、修复工作的科学开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我国其它类型有机质文物的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dent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 binding materials used in cultural relics by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DOI:
    10.3724/sp.j.1123.2022.03005
  • 发表时间:
    2022-08
  • 期刊:
    Se pu =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 通讯作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紫草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成血管的影响
  • DOI:
    10.19439/j.sjos.2022.06.003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上海口腔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恩黎;王娜;李名扬;李易铭;耿一鸣;张东升;吴海威
  • 通讯作者:
    吴海威
聚多巴胺功能化修饰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7.0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路政宽;陈天杰;刘红;刘称称;王娜;刘秀菊
  • 通讯作者:
    刘秀菊
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中介质流场的数值模拟及作用机理分析
  •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8.11.03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表面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程伟;李秀红;李文辉;王娜;杨胜强
  • 通讯作者:
    杨胜强
基于TVDI的青藏高原腹地生长季土壤湿度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22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草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娜;易桂花;张廷斌;秦岩宾;李景吉;别小娟;计博文
  • 通讯作者:
    计博文
microRNA let-7f-5p 对胃癌细胞系GC9811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海燕;王娜;刘欢;王策
  • 通讯作者:
    王策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