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互花米草的地上和地下碳输入对土壤食物网的影响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37125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2017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陆帆; 盛强; 王思凯; 储忝江; 黄铭垚; 张珮;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plant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arbon input has become a hot debate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soil biology. Biological inva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lobal changes, causing serious ecosystem consequences such as nutrient cycling change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litter and rhizodeposit of invasive plants on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their biological mechanisms are still unclear. This project plan to study 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arbon input of the invasive Spartina alterniflora at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ine marshes. By stable isotope labelling and fatty acid analyses,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aboveground litter, belowground litter and rhizodeposit on soil biota will be compared. This study will also reveal the food chain channel of 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carbon allocation, and provide important cases for explain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how invasive plant affect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植物的地上与地下碳输入对土壤食物网的相对贡献是近年来国际土壤生物学领域的一个争论热点。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众多研究表明外来植物在其入侵地导致了物质循环改变等生态系统后果。在此过程中,入侵植物凋落物和根系沉积的相对贡献如何,影响物质循环的生物途径又是什么,我们还不清楚;而这对解释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及其生态系统后果的产生机制非常重要。本项目拟以长江口盐沼湿地中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对象,采用受控实验,结合稳定同位素标记示踪、脂肪酸分析等技术方法,研究互花米草的地表凋落物、地下凋落物和根系沉积对土壤生物功能群的影响,揭示其地上和地下碳分配被土壤生物利用的食物链途径,为阐明外来植物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及机制提供重要案例和科学依据,并可望在入侵生态学和土壤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结项摘要
植物入侵导致凋落物和根系的变化直接改变土壤生物资源输入的数量与质量,是影响土壤食物网最直接和主要的两条途径。在外来植物造成土壤碳循环改变等生态系统后果的过程中,植物地上、地下凋落物及根系活碳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哪些土壤生物类群发挥了主要作用,尚没有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入侵长江口湿地的互花米草为典型案例,开展野外受控实验比较了地上、地下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对土壤食物网的影响,并结合磷脂脂肪酸及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了凋落物碳源和根系活碳在植物-土壤界面的传递与分配。研究结果发现:(1)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下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主要是两者之间根系输入的差异导致的,凋落物输入(根系与地上凋落物)影响次之。尽管互花米草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均高于芦苇,但其根际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却减少了627%,杂食性线虫的数量也相应减少。两种植物的凋落物特性则主要影响参与凋落物分解的细菌和食细菌线虫(结果发表于Ecosystems)。(2)在分配光合作用新碳时,互花米草将更多的新碳保留在地上部分(33%),保留在根系中的新碳较少但周转速率更快。而对于传递到土壤食物网的新碳,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更倾向将新碳分配到某些微生物功能群如G-细菌,到高营养级线虫的新碳则较少(结果发表于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3)不同的凋落物类型在CO2和土壤各碳库的转移有显著差异,互花米草凋落物碳主要以CO2形式通过土壤呼吸作用排出,其次转移到土壤有机碳库中。(4)沉积食性螺类和悬浮食性双壳类虽然不直接取食植物碎屑,但是也能够从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中同化利用少量来自互花米草的碳源(结果分别发表于Ecosystems和Plos ONE)。此外,我们还以Meta分析研究了入侵植物的凋落物和根系活碳输入对土壤食物网的影响,以及对植物的反馈(结果已投稿)。总体而言,本项目发现入侵植物的凋落物和根系活碳输入影响了土壤食物网的不同组分,两种影响可通过植物-土壤界面的碳循环和周转联系起来,并进一步通过植物-土壤反馈作用于入侵植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rophic Dynamics of Filter Feeding Bivalves in the Yangtze Estuarine Intertidal Marsh: Stable Isotope and Fatty Acid Analyses.
长江口潮间带滤食性双壳类动物的营养动态: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分析
- DOI:10.1371/journal.pone.0135604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PloS one
- 影响因子:3.7
- 作者:Wang S;Jin B;Qin H;Sheng Q;Wu J
- 通讯作者:Wu J
The transfer and allocation of newly fixed C by invasive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native Phragmites australis to soil microbiota
入侵互花米草和本地芦苇新固定的碳向土壤微生物群的转移和分配
- DOI:10.1016/j.soilbio.2017.06.003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 影响因子:9.7
- 作者:Zhang Pei;Nie Ming;Li Bo;Wu Jihua
- 通讯作者:Wu Jihua
Incorporation of Exotic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to Diet of Deposit-Feeding Snails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Salt Marsh: Stable Isotope and Fatty Acid Analyses
将外来互花米草掺入长江口盐沼沉积物蜗牛的饮食中: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分析
- DOI:10.1007/s10021-013-9743-3
- 发表时间:2014-01
- 期刊:Ecosystems
- 影响因子:3.7
- 作者:Wang Sikai;Chu Tianjiang;Huang Danqing;Li Bo;Wu Jihua
- 通讯作者:Wu Jihua
共 3 条
- 1
其他文献
Advances in phylogenetic studies of Nematoda
线虫纲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DOI:10.1360/02tb9002
- 发表时间:2002-12
- 期刊: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作者:吴纪华;粱彦龄;钟扬;傅萃长;陈家宽
- 通讯作者:陈家宽
Soil fauna response to land use: effect of estuarine tideland reclamation on nematode communities
土壤动物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河口滩涂围垦对线虫群落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Applied Soil Ecology
- 影响因子:4.8
- 作者:吴纪华;傅萃长;陈珊珊;陈家宽
- 通讯作者:陈家宽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 DOI:10.5846/stxb201811202515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思凯;苗中博;盛强;赵峰;吴纪华
- 通讯作者:吴纪华
喜旱莲子草对模拟全天增温的可塑性:引入地和原产地种群的比较
- DOI:10.17520/biods.2020387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作者:黄河燕;朱政财;吴纪华;拉琼;周永洪;潘晓云
- 通讯作者:潘晓云
线虫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吴纪华;粱彦龄;钟扬;傅萃长;陈家宽
- 通讯作者:陈家宽
共 8 条
- 1
- 2
吴纪华的其他基金
互花米草入侵对我国盐沼湿地土壤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及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292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盐沼入侵植物和土著植物凋落物分解的纬度格局差异及其机理
- 批准号:41871035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放牧对盐沼土壤生物功能群和碳氮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 批准号:31570513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6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长江口盐沼湿地水生食物网的时空变异与定量模型初步研究
- 批准号:40876044
- 批准年份:2008
- 资助金额:49.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从线虫群落剖析外来植物入侵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批准号:30570299
- 批准年份:2005
- 资助金额: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自由生活线虫功能多样性在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批准号:30370285
- 批准年份:2003
- 资助金额:1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崇明岛湿地自由生活线虫生态演替过程及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30000020
- 批准年份:2000
- 资助金额:17.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