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失行为个体差异的基因关联与神经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0092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7.认知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Chinese society is now facing a serious crisis in honesty. For example, the incidence of fraudulent crime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year by year. Our previous work has shown that dishonesty is a stable characteristic that varies substantially among individuals. Twin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a large portion of the heterogeneity in dishonesty can be attributed to genetic factors, with heritability estimates of 25%-50%. However, it is unknown which gen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eritability of dishonesty.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on behavioral and imaging genetics, Study 1 will employ the candidate gene association method to identify the polymorphisms implicated in dishonesty; Study 2 will use fMRI to reveal the neural correlates underlying the gene-behavior association; Study 3 will introduce tDCS to examin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ural correlates and cheating. This project would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 underlying dishonesty and to predict and inhibit dishonest behavior.
当前中国社会的诚信状况并不乐观。诈骗案件逐年大幅增多。申请人的前期工作表明,诚信缺失是一种稳定的特质,且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双生子研究发现,诚信缺失的特质性差异约有25-50%可归因于遗传物质的差异。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揭示哪些基因位点影响了诚信缺失行为。基于申请人在行为遗传学和影像遗传学研究上的积累(已发表5篇SCI共同一作文章),研究一拟采用候选基因关联法,考察睾酮、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的多个候选基因位点与诚信缺失行为的关联;研究二拟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在作弊任务中关键脑区的激活差异;研究三拟采用高精度经颅直流电技术,验证特定脑区与诚信缺失行为的因果关联,并考察调控基因对干预效果的调节作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理解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机理,同时也能为诈骗犯的再犯风险评估和循证矫正提供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诚信缺失行为既扰乱社会秩序,又损害个体自身的人际关系和长期的经济利益。因此,理解诚信缺失行为的产生原因并减少诚信缺失行为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项目采用基因分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方法,考察诚信缺失行为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和神经基础。为了精准地测量个体的诚信缺失行为,本项目开发了大家来找茬游戏以探测每轮试次是否作弊,并修订了个体真实性量表。心理测量学指标显示新的范式的信效度均优于以往范式。后续研究均采用自主开发的新范式。研究一采用候选基因关联法,考察睾酮、多巴胺、5-羟色胺、催产素、糖皮质激素通路的多个候选基因位点,在服刑人员和普通人群中一致地发现了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rs41423247基因对诚信缺失行为的个体差异的预测作用。研究二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与诚信缺失行为相关的关键脑区以及这些脑区在基因-行为关联中的作用,发现背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和前脑岛在静息状态下的局部一致性与诚信缺失行为有关,且背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中介了基因-行为的关联。研究三使用经颅直流电技术,检验了背外侧前额叶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影响以及基因对干预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三同样发现了基因的显著影响,但未发现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影响,也未发现基因的调节作用,提示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与诚信缺失行为未必存在因果关联,二者关系仍待后续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我们认为rs41423247位点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相关的脑区背外侧前额叶,从而影响个体的诚信缺失行为。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强调了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和背外侧前额叶在预测诚信缺失行为中的作用,支持了自我控制理论。本项目为预测和减少诚信缺失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诈骗犯的再犯风险评估及循证矫正提供了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vestiga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Social Conformity: The Role of the Dopamine Receptor 3 (DRD3) Gene.
调查社会从众的遗传基础:多巴胺受体 3 (DRD3) 基因的作用。
  • DOI:
    10.1159/00045071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Neuropsychobiology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Zhao Chunli;Liu Jinting;Gong Pingyuan;Hu Jie;Zhou Xiaolin
  • 通讯作者:
    Zhou Xiaolin
Identifying new susceptibility genes on dopaminergic and serotonergic pathways for the framing effect in decision-making.
识别多巴胺能和血清素能途径的新易感基因,以实现决策中的框架效应
  • DOI:
    10.1093/scan/nsx062
  • 发表时间:
    2017-09-01
  • 期刊: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Gao X;Liu J;Gong P;Wang J;Fang W;Yan H;Zhu L;Zhou X
  • 通讯作者:
    Zhou X
A field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D38 gene and altruistic behavior: Empathic response as a mediator
CD38基因与利他行为之间关联的实地研究:共情反应作为中介
  • DOI:
    10.1016/j.psyneuen.2017.08.010
  • 发表时间:
    2017-11-01
  • 期刊: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u, Jinting;Gong, Pingyuan;Zhou, Xiaolin
  • 通讯作者:
    Zhou, Xiaolin
儿童期逆境与基因对男性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洁婷;张境锋;高楷东;文超;崔汉卿;刘金婷
  • 通讯作者:
    刘金婷
Melatonin increases reactive aggression in humans
褪黑激素会增加人类的反应性攻击行为
  • DOI:
    10.1007/s00213-017-4693-7
  • 发表时间:
    2017-10-01
  • 期刊:
    PSYCHO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Liu, Jinting;Zhong, Ru;Zhou, Xiaolin
  • 通讯作者:
    Zhou, Xiaol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放射治疗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原子核物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晓文;党秉荣;刘金婷;李文建
  • 通讯作者:
    李文建
Image identification integrated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and the decision trees
集成最大似然分类和决策树的图像识别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金婷;万鲁河
  • 通讯作者:
    万鲁河
计算精神病学:抑郁症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区健新;吴寅;刘金婷;李红
  • 通讯作者:
    李红
催产素与人类社会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金婷;蔡强;王若菡;吴寅
  • 通讯作者:
    吴寅
三个陆面模式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的对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柱国;罗德海;刘金婷
  • 通讯作者:
    刘金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