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雨水管(沟)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特征与迁移转化研究——以德兴铜矿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68048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04.城乡水系统与生态循环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Dexing copper mine is the largest porphyry open-pit mine of China,locat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lean river basin of Poyang Lake. With the dexing copper mining,copper and other heavy metals migrate into the lean river,lead pollution problem is outstanding,even has spread to the Poyang Lake sediment..In view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poyang lake of lean river basin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Our group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liminary work Our group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liminary work,research occurrence level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around lean rivers’ storm sewers and its pollution contribution in different extents of lean river,dexing copper mine in rainwater pipe trench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mig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 in mechanism research. Storm sewer mining area (groove) sediments typical heavy metals (Cu,Pb,Zn)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the possible sources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evaluate of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harm;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ource-Sink” environment system,according to“the surface dust - runoff suspended matter - the rain mouth sediment - rain water pipe(groove)sediments and sediment”migration path,analysis speciation and migration process of heavy metals and content level of variation,combin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avy metal migration model, the overall model,discusses rain water pipe(groove)migration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for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mining area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ollution control. The study can als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ssues.
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斑岩型露天铜矿,位于鄱阳湖乐安河流域中上游。随德兴铜矿等矿山开采,迁移进入乐安河的铜、铅等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甚至已波及到鄱阳湖的底泥。.针对鄱阳湖乐安河流域的重金属面源污染问题的特殊性,项目申请团队拟在前期关于德兴铜矿、乐安河流域污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德兴铜矿雨水管沟中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及迁移机制研究。探讨矿区雨水管(沟)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Cu、Pb、Zn)赋存特征、可能来源及重要影响因素,评价其潜在生态危害;基于“源”- “汇”环境系统观,按“地表灰尘-径流悬浮物-雨水口沉积物-管(沟)沉积物-河流沉积物”的迁移路线,分析重金属在迁移过程中赋存形态与含量水平的变化规律,结合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整体模型,探讨管(沟)内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为矿区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也可为解决其他类似面源污染问题提供借鉴。

结项摘要

项目研究矿区雨水管(沟)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特征、污染风险及迁移规律。.Cr总量均值110.81 mg/kg,以残渣态为主;Pb总量均值44.48 mg/kg,以铁锰氧化态为主;Zn总量均值340.97mg/kg,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为主;Cu和As总量超标,Cu有机态达71%、As残渣态占88%;Cd总量均值比标准值略大,以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态为主。.Cu、Zn、Pb、Cd在平、丰、枯三个降水期的总量与活性态均呈显著相关;Cr在丰、平水期的总量与活性态均呈显著相关,枯水期的总量与活性态相关性不显著。Cu、Zn、Pb、Cd活性态与总量呈线性回归;Cr活性态与总量线性回归效果不佳。主成分分析发现:Cu、Zn、Pb、Cd、Cr主要人为来源为交通运输、矿区采矿业活动、居民生活、工业镀金属工器具的使用。.降雨对重金属迁移影响:Cu、Cd、Cr在降雨后各样点的平均总量呈降低趋势;Zn、Pb在降雨后总量呈增加趋势;雨前后Cu、Zn、Pb、Cd、Cr形态含量百分比变化差别明显,表明其形态迁移转化受降雨影响较大。不同降雨强度对重金属总量的迁移程度影响存差异:Cu、Zn、Cr的总量整体上均呈现枯>丰>平水期;Cd总量整体上呈丰>枯>平水期;Pb总量从丰-枯-平水期整体上呈现增加。从丰-枯-平水期,Zn、Pb、Cd、Cr残渣态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评价准则分析表明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污染风险程度均为Cd>Cr>Zn>Pb>Cu;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表明三个不同时期雨前和雨后Cu、Zn、Pb、Cd潜在生态风险较高,Cr相对较低;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表明各样点在不同时期的雨前及雨后复合污染程度均较高,且整个研究区重金属复合污染也较严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研究区各样点复合生态污染风险较强且复合污染总体表现为Cu和Cd的贡献率最大。.基于Fluent18.0重金属迁移模拟研究发现:沉积物重金属在雨水管(沟)迁移过程中,各个组分浓度基本不随水流流经时间、距离发生变化,即雨水管(沟)沉积物重金属随水流迁移。.项目研究可为矿区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1)
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工业水处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攀荣;邹长伟;万金保;黄学平
  • 通讯作者:
    黄学平
CMC-AA-AM/PVA半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DOI:
    10.13764/j.cnki.ncdg.2017.04.0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坤;王翠翠;邱祖民;杨统林;张艳敏;肖建军;蒋邦邦
  • 通讯作者:
    蒋邦邦
硅藻土/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无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DO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18.09.016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现代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坤;邱祖民;熊凌亨;王一斐;宁峰
  • 通讯作者:
    宁峰
Application of D-InSAR technology in urban land subsidence measurement: A case study on Beihai city
D-InSAR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测量中的应用——以北海市为例
  • DOI:
    10.1088/1755-1315/186/3/012081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 L Wang;J K You;L Hu;E L Qiu;J Xiang;K Guan;C Xu
  • 通讯作者:
    C Xu
废弃稀土矿山的环境风险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晋;陈春丽
  • 通讯作者:
    陈春丽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微小RNA-9在B淋巴细胞及淋巴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华血液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彤;黄学平;王志强;刘繁荣;周新华;钟琳;吴自勍;韩西群;朱梅刚
  • 通讯作者:
    朱梅刚
悬浮培养细胞的细胞块制作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自勍;陈小艳;黄学平;王志强;李锋;赵彤;张弓;黎相照
  • 通讯作者:
    黎相照
载脂蛋白 E 拟肽 COG1410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 DOI:
    10.16016/j.1000-5404.20170813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黎新慎;彭建华;庞金伟;李勇;周牮;古龙;吴越;黄学平;孙晓川;陈礼刚;江涌
  • 通讯作者:
    江涌
鄱阳湖信江流域典型县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计勇;白承荣;张洁;张力薇;黄学平
  • 通讯作者:
    黄学平
赣江中下游城市断面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计勇;张洁;樊后保;龚小文;黄学平
  • 通讯作者:
    黄学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