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及其呈香贡献率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0170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2008.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erpenoids and lacto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formation of tea aroma quality due to their pleasant scents and low odor thresholds. Most of them contain chiral centers, and they tend to exist as mixtures with various stereo distribu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enantiomers. Therefore, the studies on the enantiomers of terpenoids and lactones present great potential and with an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However, the enantiomers of the most volatiles in the tea were not systematically studied, which led to the limits of scientific cognition on the tea aroma. In our previous work,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enantiomeric distributions of terpenoids including linalool and linalool oxides et al. among different teas with the specificities of tea cultivars or origins were observ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the GC×GC-TOFMS technique is prepared to apply in the precis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chiral tepenoids and lactones in the tea. Subsequently,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enantiomeric distributions of the compounds and the factors including tea cultivars, origins,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nd manufacturing seasons will be deeply studied. Finally, the aroma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tea aroma will be investigated. Our study is beneficial to enrich the basic theory of aroma chemistry of tea,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directional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f tea aroma quality, discriminations of tea cultivars and origins and authenticity assessments of certain teas.
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宜人的香气及较低的阈值,对茶叶香气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大多具有立体中心,往往以不同比例的对映异构混合体存在,因此在品种与产地判别及真伪辨析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茶叶中多数挥发性成分的对映异构体尚未被系统研究,限制了人们对茶叶香气的科学认知。前期工作中,本研究组发现不同茶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品种或地域特异性;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GC×GC-TOFMS技术的茶叶中手性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的精确定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茶叶中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分布与茶树品种、产地、加工工艺及季节等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并查明各对映异构体的香气特征及其对茶叶香气品质形成的具体贡献。本研究有助于丰富茶叶香气化学理论,并可为今后茶叶的香气品质调控、品种与产地判别及真伪辨析提供科学参考。

结项摘要

挥发性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宜人的香气及较低的阈值,对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大多具有立体中心,往往以不同比例的对映异构混合体存在,然而,目前茶叶中多数挥发性成分的对映异构体尚未被系统研究,限制了人们对茶叶香气的科学认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项目采用HS-SPME/Es-GC-MS及SBSE-Es-GC-MS技术首次建立了茶叶中26种重要挥发性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2种精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查明了它们在45种国内外代表性茶叶中的相应对映异构体分布情况,发现不同种类茶叶中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对映异构体比例差异显著,甚至主导的立体构型也不尽相同;揭示了不同生产因素与挥发性成分对映异构体分布间的具体联系,发现挥发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组成及含量与茶叶的品种、叶形、产地、加工适制性以及加工方式显著相关,且R-芳樟醇、S-香茅醇、S-反-橙花叔醇、(1R, 2R)-茉莉酸甲酯、S-α-紫罗兰酮及芳樟醇氧化物A的两个对映异构体的浓度在不同产地的鲜叶组别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发现(2S, 5S)-芳樟醇氧化物A,(2S, 5R)-芳樟醇氧化物B,(2R, 5S)-茶螺烷B以及S-芳樟醇的对映异构体比例值与白茶储藏年份存在显著负相关,(1R, 2S)-茉莉酸甲酯的对映异构体比例值与白茶储藏年份正相关,且S-芳樟醇及R/S-二氢猕猴桃内酯分别是新、陈白茶的标志成分;开展了茶叶中挥发性萜类及内酯类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呈香特性及香气贡献率研究,阐明了绿茶中关键手性香气活性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其中R-柠檬烯及S-α-松油醇变化显著;“栗香”及“清香”茶汤的香气重组结果显示R-芳樟醇促进绿茶的“花香”、“甜香”及“栗香”品质形成;R-柠檬烯促进绿茶“清香”及“甜香”形成;S-α-松油醇促进了绿茶“甜香”、“花香”品质。本研究结果不仅填补了手性分析技术在茶叶化学领域的研究空缺,进一步丰富了茶叶香气化学理论,为今后茶叶香气品质提升与定向调控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更在茶叶的品种、产地及年份判别、真伪辨析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Enantiomeric distributions of volatile lactones and terpenoids in white teas stored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不同贮藏时间白茶中挥发性内酯和萜类化合物的对映体分布
  • DOI:
    10.1016/j.foodchem.2020.126632
  • 发表时间:
    2020-08-01
  • 期刊:
    FOO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Zhu, Yin;Kang, Suyoung;Lin, Zhi
  • 通讯作者:
    Lin, Zhi
Discrimi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oma Profiles and Characterized Odorants in Citrus Blend Black Tea with Different Citrus Species.
不同柑橘品种柑橘拼配红茶香气特征及特征香气的判别与鉴定
  • DOI:
    10.3390/molecules25184208
  • 发表时间:
    2020-09-14
  • 期刊: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J;Zhu Y;Shi J;Yan H;Wang M;Ma W;Zhang Y;Peng Q;Chen Y;Lin Z
  • 通讯作者:
    Lin Z
不同花色福鼎白茶中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分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寒;朱荫;穆兵;吕海鹏;KangSuyoung;张悦;林智
  • 通讯作者:
    林智
The enantiomeric distributions of volatile constituents in different tea cultivars
不同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的对映体分布
  • DOI:
    10.1016/j.foodchem.2018.05.094
  • 发表时间:
    2018-11-01
  • 期刊:
    FOO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Mu, Bing;Zhu, Yin;Lin, Zhi
  • 通讯作者:
    Lin, Zhi
Identification of Aroma Composition and Key Odorants Contributing to Aroma Characteristics of White Teas.
白茶香气成分和关键香气物质的鉴定
  • DOI:
    10.3390/molecules25246050
  • 发表时间:
    2020-12-21
  • 期刊: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hen QC;Zhu Y;Yan H;Chen M;Xie DC;Wang MQ;Ni DJ;Lin Z
  • 通讯作者:
    Lin Z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西湖龙井茶HS-SPME/GC-MS香气指纹图谱研究
  •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11.05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海鹏;杨停;朱荫;张悦;林智
  • 通讯作者:
    林智
不同茶树品种龙井茶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8.23.04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荫;邵晨阳;张悦;林智;吕海鹏
  • 通讯作者:
    吕海鹏
西湖龙井茶香气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荫;杨停;施江;余方林;戴伟东;谭俊峰;郭丽;张悦;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 通讯作者:
    林智
茶叶挥发性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梦琪;朱荫;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 通讯作者:
    吕海鹏
龙井茶香气成分的产区差异分析
  • DOI:
    10.3969/j.issn.1000-369x.2018.05.00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茶叶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梦琪;邵晨阳;朱荫;张悦;林智;吕海鹏
  • 通讯作者:
    吕海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荫的其他基金

茶叶中糖苷键合态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及其香气释放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