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相互关系及耦合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109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5.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are source of all life.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by the increasing of carbon sink and decrease the carbon equilibrium budget in land ecosystem will be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carbon - nitrogen - water flux and influent factors. Little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carbon - nitrogen - water flux of the sub-alpine scrub forest,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sub-alpine scrub forest ecosystem in Qilian Mountains, there is a clear need to analysis the sub-alpine scrub ecosystem carbon - nitrogen - water flux compon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adoption of the methods of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stable isotope technique, plant eco-physiology technique, and combing the methods of typical ecosystem dynamic observ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o obtain long-term and continuous observation, this project will b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ub-alpine scrub forest ecosystem.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of sub-alpine scrub forest ecosystem carbon - nitrogen – water flux, its annual variability and process mechanism according to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in Qilian Mountains. These results undoubtedly will be vital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of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e of sub-alpine scrub forest ecosystem in Qilian Mountains, and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 environment stabilization of whole river basin.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be offer important testing data and theory for the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cycle research in arid ecosystem in China.
碳、氮、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和重要组成物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组分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机制,降低全球碳平衡预测的不确定性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而关于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箭叶锦鸡儿、高山吉拉柳、金露梅等)碳氮水通量及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项目以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和植物生理生态学方法,开展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的综合观测,分析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特征和年际变异规律及过程机理,确定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的组分及其相互关系,阐明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对温度、降水和大气氮沉降变异的响应特征与机制,对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决策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碳、氮、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和重要组成物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组分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机制,降低全球碳平衡预测的不确定性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而关于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及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项目以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的综合观测,分析了祁连山区亚高山灌丛林碳-氮-水通量特征和年际变异规律及过程机理,通过对于观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初步掌握了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有机碳累积特征、土壤有机碳输出特征及水分运动对土壤有机碳输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亚高山灌丛林在土壤碳年净变化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增加,显示了土壤碳汇的功能;(2)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显示,5种典型灌木林(吉拉柳、箭叶锦鸡儿、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土壤蓄水能力和入渗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吉拉柳的蓄水能力和入渗性能均好于其他灌丛类型,干青锦鸡儿最小;土壤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自然含水量和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3)通过对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不同植被类型(箭叶锦鸡儿、高山吉拉柳、金露梅)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片氮积累量(TFN)、叶片磷积累量(TFP)比较发现,在整个亚高山灌丛群落中,LAI与TFN和TFP之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TFN和TFP比值的变化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叶片的生长都受到N、P的共同限制,只是随着LAI的增加,高山吉拉柳主要受到氮素的限制,箭叶锦鸡儿主要受到磷素的限制,而金露梅则受到N、P的共同限制,研究结果有利于探索水分限制条件下祁连山灌丛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与养分元素之间关系,对于研究干旱区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降水量对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凋落物分解和氮状态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承兵;常宗强
  • 通讯作者:
    常宗强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of subalpine shrub forest in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 of china
西北祁连山亚高山灌木林土壤水分入渗
  • DOI:
    10.1002/agj2.2049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gronomy Journal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Chang Zongqiang;Ye Xiyan;Zhang Jinghui
  • 通讯作者:
    Zhang Jinghui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Strongly Influence Distributions of Six Kalidium Species in Northwest China
土壤化学性质强烈影响西北地区六种钾的分布
  • DOI:
    10.3390/f13122178
  • 发表时间:
    2022-12-01
  • 期刊:
    FOREST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Liu, Decheng;Chang, Zongqiang;Wu, Yuxia
  • 通讯作者:
    Wu, Yuxia
Response of leaf stoichiometry of Oxytropis ochrocephala to elevation and slope aspect
赭头棘豆叶片化学计量对海拔和坡向的响应
  • DOI:
    10.1016/j.catena.2020.104772
  • 发表时间:
    2020-11-01
  • 期刊:
    CATENA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Cao, Jianjun;Wang, Xueyan;Feng, Qi
  • 通讯作者:
    Feng, Qi
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叶面积指数与冠层氮、磷的关系
  •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42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宗强;王荣新
  • 通讯作者:
    王荣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极端干旱区胡杨林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起;巨登三;司建华;李建林;常宗强
  • 通讯作者:
    常宗强
黑河下游绿洲NDVI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席海洋;冯起;司建华;常宗强;苏永红
  • 通讯作者:
    苏永红
蒸发条件下一维垂向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以额济纳荒漠河岸胡杨林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永红;朱高峰;冯起;常宗强;司建华
  • 通讯作者:
    司建华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样带调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起;苏永红;司建华;常宗强;席海洋;郭瑞;陈丽娟;霍红;秦燕燕
  • 通讯作者:
    秦燕燕
荒漠河岸林胡杨养分状况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生奎;张秀风;常宗强;刘蔚;冯起;司建华
  • 通讯作者:
    司建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常宗强的其他基金

极端干旱荒漠区典型植被碳氮循环过程及其动态模拟
  • 批准号:
    4080100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