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基和Ru基金属配合物配体对电催化水氧化过程的理论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80301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01.化学理论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energy crisis,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is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ncludes two reactions,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reactions. And water oxidation is the bottleneck of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In order to synthesize efficient water oxidation catalysts,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its mechanism. Although mechanism of water oxidation reac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used catalysts, it includes three main steps in general, (1) generation of active species, (2) formation of O-O bond, and (3) release of O2. In this research proposal, we focus on the first two steps. We are going to investigate two systems, Ni-phenolate and Ru(BDA). The effects of ligands on the generation of active species and formation of O-O bond will be investigated via systematically changing phenolate and BDA ligands in order to get the guidelines to design robust water oxidation catalysts.
由于全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我们急需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绿色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人工光合作用,仿造自然界的光合作用,通过使用人工催化剂,将太阳能通过催化反应变成化学能便是其中一种重要且有前途的办法。它包括两个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其中水氧化是人工光合作用整个反应的关键。为了加快合成出高效稳定的水氧化催化剂,从分子层面知晓水氧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十分重要。虽然水氧化的反应机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催化剂,但是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催化剂的活化,(2)O-O键的形成,(3)O2的释放。在此研究计划中我们将重点研究前两个阶段。我们选取了Ni-phenolate和Ru(BDA)两个体系,通过系统地改变phenolate和BDA配体,得到配体对催化剂活化和O-O键形成过程的影响规律,由此提出改变配体提高这两个体系催化剂稳定性和高效性的指导方针。

结项摘要

由于全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我们急需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绿色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人工光合作用,仿造自然界的光合作用,通过使用人工催化剂,将太阳能通过催化反应变成化学能便是其中一种重要且有前途的办法。它包括两个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其中水氧化是人工光合作用整个反应的关键。鉴于全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加上实验研究水氧化催化剂的局限性,申请人通过理论计算研究Ni和Ru体系,对其配体进行修改,找出配体对氧化还原电势、反应机理和催化活性影响的规律。(1)对于Ni-phenolate体系,通过计算发现活性中间体是(L1•)NiIV-2OH,并不是实验上推测的(L1•)(H2O)NiIII-OH。计算中发现phenolate苄基上的C-H键易被氧化,导致实验中观察到此催化剂不稳定。通过将苄基上的H换成甲基Me,phenolate配体就比较稳定,并且其氧化还原性能与原来的催化剂类似,因此可以将苄基上的H换成甲基,在不影响其反应活性的基础上,来提高此催化剂的稳定性。(2)对于Ru体系,通过将BDA配体改变为BCT配体,虽然BCT的给电子能力大于BDA,并且配位后BCT的变形能力小于BDA,使得催化剂的制备、分离和保存过程中更为容易,但是通过Ru-BDA与Ru-BCT水氧化性能的比较,经过MS分析,发现Ru-BCT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可以慢慢转变为Ru-BDA,导致Ru-BCT表现出与Ru-BDA相似的水氧化性能。将 [Ru2(μ-O2CCH3)4(H2O)2]中的羧酸配体换为磷酸配体[Ru2(hedp)2(H2O)2]3-,发现其水氧化性能变差。这是由于有机磷酸配体的催化剂带过多的负电荷,导致其不愿意失去质子,导致得到活性中间体RuV=O更困难,也导致其亲水性降低。.通过对Ni体系和Ru体系中不同配体对水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以得出高效稳定催化剂的设计思路,催化剂在活性中间体的时候最好保持电中性,这使得配体所带电荷既不能太正也不能太负,适中最好,并且在活性中心附近,尽量避免亚甲基的存在。.项目预期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3 篇。在执行期间, 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非通讯和非一作3篇。申请获得广州市青年人才托举项目一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utonomous Self-Healing, Antifreezing,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Elastomers
自主自愈、防冻和透明导电弹性体
  • DOI:
    10.1021/acs.chemmater.9b04592
  • 发表时间:
    2020-01-28
  • 期刊:
    CHEMISTRY OF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Li, Ren'ai;Fan, Ting;He, Minghui
  • 通讯作者:
    He, Minghui
A Ru-2(II,III) diphosphonato complex with a metal-metal bond for water oxidation
具有金属-金属键的 Ru-2(II,III) 二膦酸配合物用于水氧化
  • DOI:
    10.1039/d0dt04150e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Dalton Transaction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Chen Guo;Fan Ting;Liu Bin;Xue Meng;Wei Jing-Jing;Kang Shi-Rui;Tong Hai-Xia;Yi Xiao-Yi
  • 通讯作者:
    Yi Xiao-Yi
Divergent Synthesis of Skeletally Distinct Arboridinine and Arborisidine
骨架不同的 Arboridinine 和 Arborisidine 的发散合成
  • DOI:
    10.1002/anie.20211014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ngew. Chem. Int. E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heng Wang;Yubing Pang;Yuecheng Wu;Nanping Zhang;Rui Yang;Ying Li;Pengquan Chen;Huanfeng Jiang;Xue-Tao Xu;Toh-Seok Kam;Ting Fan;Zhiqiang Ma
  • 通讯作者:
    Zhiqiang Ma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benzene on the rutile TiO2(110) surface
金红石TiO2(110)表面光催化还原硝基苯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DOI:
    10.1039/c9cp05010h
  • 发表时间:
    2020-01-21
  • 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Ji, Yongfei;Fan, Ting;Luo, Yi
  • 通讯作者:
    Luo, Yi
DFT studies on mechanistic origins of ligand-controlled selectivity in Pd-catalyzed non-decarbonylative and decarbonylative reductive conversion of acyl fluoride
Pd催化酰氟非脱羰和脱羰还原转化中配体控制选择性机制起源的DFT研究
  • DOI:
    10.1039/c9dt00450e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Dalton Transaction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Xie Hujun;Xiang Chuyue;Zhang Yutong;Sun Tingting;Fan Ting;Lei Qunfang;Fang Wenjun
  • 通讯作者:
    Fang Wen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铯铅溴量子点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岑婉莹;樊婷;吕健滔;黄永发
  • 通讯作者:
    黄永发
Gimli/Xoodoo密码算法的不可能差分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电 子 与 信 息 学 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婷;韦永壮;李灵琛
  • 通讯作者:
    李灵琛
CaTiF6·2H2O:Mn4+ 窄带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及其高显指暖白光 LED 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孔岚;张学亮;宋恩海;周亚运;袁健;樊婷;邓婷婷
  • 通讯作者:
    邓婷婷
轻量级分组密码LED的相关密钥差分分析
  • DOI:
    10.19363/j.cnki.cn10-1380/tn.2020.01.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信息安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婷;韦永壮;武小年;张润莲
  • 通讯作者:
    张润莲
液晶随机激光辐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健滔;刘劲松;樊婷;刘海;周利兵;王可嘉
  • 通讯作者:
    王可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樊婷的其他基金

石墨烯负载双原子催化剂选择性还原生物质平台分子HMF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2227302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石墨烯负载双原子催化剂选择性还原生物质平台分子HMF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