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内过程分析的中西药注射剂联合序贯用药“时间窗”的探索性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0324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4.中药质量评价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jec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order to avoid the injection-mix adverse reaction in vivo, physiological saline is used clinically between the two drugs only by experience, lack of corresponding clinical/laboratory research foundation, which may lead to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 reasonable combination time interval (" time window ") research are currently no worthy attention. Based on injection process analysis in vivo ascending "time window", UPLC-Q-TOF/MS &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was applied in this project, to investigate the body composition and its dynamic change rule (serum fingerprint, eliminate curve, etc.)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injection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 interval. According to the serum metabolic profile analysis of process information in the body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 interval, discriminant equation and initial time limit are supposed to be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jection sequential combination (threshold range), accompanied by combination evaluation in vitro, bio-response profile of living cells and pharmacology valid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xploring "time window" research model and perfect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jection combination specification.
中西药注射剂联用的不良反应日益严峻。临床上为了避免中西药注射剂联用产生不良反应,仅凭经验在两种药物之间输入生理盐水,缺乏相应的临床/实验研究基础,这或将导致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合理的给药间隔时间(“时间窗”)研究作为减少中西药注射剂联用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项目以中西药注射剂的体内过程分析倒推“时间窗”为切入点,采用UPLC-Q-TOF/MS、模式识别技术,以双黄连注射剂与利巴韦林注射剂为研究对象,以单用组为对照,重点考察两药不同联用时间间隔下体内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血清指纹图谱、消除曲线等),根据血清代谢轮廓对比分析不同联用时间的体内过程信息差异,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初步确定中西药注射剂序贯联用“时间窗”(阈值范围),全程辅以活细胞指纹谱监测与药理学验证,以期为“时间窗”研究的模式探索、中西药注射剂联用的规范完善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中西药注射剂联用的不良反应日益严峻。本项目旨在进行基于体内过程分析的中西药注射剂联合序贯用药“时间窗”的探索性研究。(1)建立中药注射剂(注射用双黄连、益气复脉冻干粉等)化学指纹图谱,建立了注射用双黄连生物热活性谱;(2)运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以双黄连注射剂与利巴韦林注射剂为研究对象,以单用组为对照,重点考察两药不同联用时间间隔下体内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血清指纹图谱、消除曲线等),根据血清代谢轮廓对比分析不同联用时间的体内过程信息差异,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初步确定中西药注射剂序贯联用“时间窗”(阈值范围);(3)由于草药化学组成的复杂性,HDI的机制研究尚未解决,因此也难以预防。本项目建立基于网络药理学(NP)方法,尝试从草药-药物在生物网络协同作用的角度探讨HDI的可能机制。以临床不良反应多发的已知HDI组合-双黄连(SHL)与利巴韦林(RB)注射液为例,对比了“靶点重合target overlap”、“通路重合pathway overlap”、“通路汇聚pathway convergence”3种NP研究策略,结果表明“通路汇聚”策略预测出的凝血通路相互作用,即the草药(SHL)和the药物(RB)分别影响F2和VWF,对该HDI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我们随后在大鼠上验证了这一HDI及预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用SHL仅诱发较弱的类过敏反应,伴随血清F2含量显著上升(p<0.05)但未引起C5增加;单用RB未诱发类过敏反应,伴随血清VWF含量显著上升(p<0.05)但未引起C5增加;而SHL和RB联用时诱发了显著的类过敏反应,伴随血清F2、VWF以及C5含量同时显著上升(均p<0.05);而采用拮抗剂阻断F2通路,SHL和RB联用组的类过敏反应和F2、VWF以及C5指标显著降低(均p<0.05),综合提示SHL和RB分别作用于F2和VWF并在下游通路汇聚引起协同作用,启动凝血通路与补体通路的级联反应,导致补体系统过度活化,最后诱发不良反应(类过敏反应)。基于所证实的F2和VWF通路汇聚结果,我们又反向预测了可能存在HDI的其他草药和药物。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为阐明HDI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网络协同作用的整体性视角和新策略。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中药特异质肝损伤易感因素的代谢组学研究: 以何首乌制剂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药物特异质肝损伤, 何首乌, 易感因素, 免疫应激, 代谢组学, 代谢重编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元园;牛明;涂灿;卫璐戈;葛斐琳;张乐;王肖辉;李春雨;刘晓熠;张雅铭;唐怡;肖小河;王伽伯
  • 通讯作者:
    王伽伯
基于生物靶标网络分析的山豆根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DOI:
    10.16438/j.0513-4870.2017-112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柴煊;孟雅坤;柏兆方;张雅铭;肖小河;牛明
  • 通讯作者:
    牛明
Biological fingerprinting based on microcalorimetry An advantageous tool for quality fluctuation detection of an herbal injection
基于微量热法的生物指纹图谱 中药注射剂质量波动检测的有利工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 Therm Anal Calori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雅铭;王伽伯;赵艳玲;王睿林;牛明;沈宏辉;柏兆方;郭玉明;王仲霞;肖小河
  • 通讯作者:
    肖小河
益气复脉冻干粉与其单味药配方液 HPLC 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红宇;徐玉琴;欧阳婷;张雅铭;刘文龙;贺映辉
  • 通讯作者:
    贺映辉
共 4 条
  • 1
前往

其他文献

基于微量量热法检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波动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永申;张少峰;冯 雪;肖小河;张萍;张雅铭;鄢丹
  • 通讯作者:
    鄢丹
大黄蒽醌与鞣质对大鼠肝脏的保护和损伤双向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雅铭;张萍;鄢丹;柏兆方;李越;郝庆秀;赵奎君;王伽伯;肖小河
  • 通讯作者:
    肖小河
亲/疏水不对称空心聚合物微球制备及磁性粒子装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分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雅铭;刘莲英;任明伟;赵长稳;杨万泰
  • 通讯作者:
    杨万泰
基于化学指纹图谱-生物热活性指纹图谱关联检测的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控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 萍;冯 雪;张雅铭;鄢 丹;任永申;张少峰;肖小河
  • 通讯作者:
    肖小河
何首乌相关肝损伤临床特征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药物警戒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涂灿;葛斐林;郭玉明;张雅铭;肖小河;王伽伯
  • 通讯作者:
    王伽伯
共 9 条
  • 1
  • 2
前往

正在为您生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