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干扰下生物土壤结皮演化与系统稳定性的协同过程及影响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057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10.污染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Biological soil crust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lpine meadow ecosystems,because it exist during the whole system succession.It occupies large area of meadow surface in Kobresia meadow.With increasing grazing intensity, the expansion、thickening and aging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lead the formation of vast area of continuous black patch,which could delay the precipitation penetrate and,accelate the drying trend of soil.Therefore,the growth of plants is depressed.This could be the main cause for the alpine meadow degradation. In this project we set up fou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y experiments in the Kobresia meadow, We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grazing disturbance,the e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hange of species diversity,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hydro-ecology,material recycling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effect.Probing into the coevolution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and the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alpine meadow succession caused by grazing;the influence process and intensity of occurance,development and succession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in the soil-water-vegetation system change in the system stability.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processand functional change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in the pressure of grazing;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on the system stability.Enrich the degradation theory of alpine meadow and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and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lpine meadow and zonal ecological safety.
高寒草地退化演替进程中,在小嵩草阶段生物土壤结皮(BSCs)大面积发生,植被生长衰退。随放牧强度加重,其扩张、加厚、老化,地表形成大面积连续黑斑,阻滞降水入渗,加速土壤干旱化进程,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选青藏高原主要放牧草场小嵩草草甸,设置4个不同放牧梯度实验,研究放牧干扰下小嵩草群落的逆向和正向演替过程中,BSCs的物种组成、分布特征、水文效应、物质循环、植被生态效应等生态过程及功能变化。探究放牧压力下其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协同演化关系;BSCs在土壤-水分-植被系统演变过程中其发生、发展、演替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过程及强度。明晰放牧驱动下BSCs生态过程及功能变化;BSCs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丰富高寒草甸退化理论,为高寒草地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生态安全的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BSCs)是高寒草甸地被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寒草地退化演替进程中, BSCs大面积发生和演替,其在小嵩草阶段藻结皮大面积分布,阻滞降水入渗,加速土壤干旱化进程,是导致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在高寒草甸的演替理论中一直被忽视,生态地位不明。本项目以青藏高原的BSCs为研究对象,选择主要放牧草场小嵩草草甸,设置4个不同放牧梯度实验,研究放牧干扰下小嵩草群落的逆向和正向演替过程中,BSCs的物种组成、分布特征、水文效应,物质循环、植被生态效应等生态过程及功能变化。研究表明:(1)BSCs的分布及状态受草甸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苔藓类结皮在禾草嵩草草甸出现频度最高,随植被退化频度降低“黑土滩”阶段最低;藻结皮和地衣在矮嵩草阶段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裂缝期和剥蚀期出现频度最高。苔藓类结皮出现频率与植被盖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与藻结皮和地衣结皮出现频率负相关。植被生长和表土稳定性状况导致了BSCs的异质性分布格局。(2)BSCs类型(藓结皮和藻结皮)、利用方式(放牧、减牧和封育)、斑块形成(斑和坑)及结皮去除都对水分入渗造成了极显著的影响(P<0.001),藻结皮和地衣的形成极显著抑制了水分入渗(F=–0.599,P=0.002和F=–0.471, P=0.02),藓结皮的形成影响不大(F=0.286,P=0.175),草毡表层根的大量累积也极显著抑制了土壤入渗速度(F=–0.727,P<0.001)(3)通过模拟野外环境的室外实验,研究了BSCs类型、种子位置和表土结构对植物种子(草地早熟禾、高山豆和鹅绒委陵菜)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BSCs类型和种子位置影响到种子萌发,结皮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取决于BSCs类型和被检测的物种。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BSCs类型,种子位置和土壤结构以及BSCs类型×种子位置,物种×种子位置,物种×土壤结构,和物种×结皮类型×土壤结构的交互作用。藻结皮显著抑制所有种子的萌发,只有高山豆在土壤表面的萌发与其在高寒草甸群落中的萌发显著相关。我们的结果表明BSCs能够在种子萌发时成为生物栅栏,对物种生长具有选择作用,取决于结皮演替的阶段。通过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SCs强烈影响到群落组成。(4)BSCs类型随着草甸的演替而发生相应的演替,植被盖度极显著抑制藻结皮发展(F=–0.868,P<0.01),但显著促进了藓结皮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不同植被被覆下温性草原土壤养分分异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广民;郭小伟;周国英;韩发
  • 通讯作者:
    韩发
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对退化演替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丽;李以康;杜岩功;曹广民
  • 通讯作者:
    曹广民
高寒草甸植被退化过程中生物土壤结皮演变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以康
  • 通讯作者:
    李以康
不同牧压梯度下高寒草甸演替及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异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草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淑丽;孙亚男;柯洵;曹广民
  • 通讯作者:
    曹广民
Alterations to biological soil crusts with alpine meadow retrogressive succession affect seeds germination of three plant species
高寒草甸退行演替对生物土壤结皮的改变影响三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 DOI:
    10.1007/s11629-016-3917-3
  • 发表时间:
    2016-09
  • 期刊: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Yikang Li
  • 通讯作者:
    Yikang 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海湖芨芨草干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温湿特征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干旱区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法伟;郭竹筠;李以康;林丽;周国英;曹广民
  • 通讯作者:
    曹广民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碳过程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丽;曹广民;李以康;张法伟;郭小伟;韩道瑞
  • 通讯作者:
    韩道瑞
13C脉冲标记揭示放牧对高寒草甸同化碳分配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锦;宋明华;李以康
  • 通讯作者:
    李以康
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草甸植物群落对退化演替的响应
  •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4.01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黎聪;郭小伟;柯浔;杜岩功;张法伟;李以康;李茜;林丽;曹广民;朋措吉;舒锴
  • 通讯作者:
    舒锴
高寒草甸矮嵩草对氮肥的生理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以康;周华坤;包苏科;韩发;林丽;冉飞;张法伟
  • 通讯作者:
    张法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