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机理及分子改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0197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706.饲料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β-Mannana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ed enzymes tha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feed utilization, improve animal intestinal health and boost immune function of livestock. However, the thermoliability of β-mannanase makes it inactive after the high-temperature pelleting process of feed manufacture. Highly thermostable β-mannanase has seldom been reported,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yet known.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a highly thermostable β-mannanase TlMan5A (with temperature optimum at 90℃ and retaining stability at 80℃) and a homologous (with sequence identity of 73.5%) but thermoliable β-mannanase PMan5A (retaining stability at 60℃) were identif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lMan5A and PMan5A were selected as the core materials. By using the multiple sequence and structure alignment, SCHEMA-RASPP algorithm for structure guided protein recombination,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ver a thermal gradient and prediction of protein molecular surface charges, the enzyme thermostability-related regions, modules and amino acid sites will b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imulation calculation, bioinformatic analysis and mutation experiment, key regions/residues and their roles will be verified. This study will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β-mannanase thermostabilit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hermostability improvement of β-mannanase and other glycoside hydrolase enzymes.
β-甘露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是重要的饲料用酶之一。但该酶的耐温性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而不能满足饲料高温制粒的要求。目前发现的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很少,制约了其热稳定性机理的研究。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一个具有最高热稳定性的甘露聚糖酶TlMan5A(最适温度90℃,80℃下稳定),以及一个与之序列一致性很高(73.5%)但热稳定性差的甘露聚糖酶PMan5A(60℃下稳定)。利用这对组合为核心材料,基于多序列的结构比对、SCHEMA-RASPP模块拆分和重建、梯度升温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表面电荷分布计算等方法,探寻与酶热稳定性相关的区段、模块和关键氨基酸位点,整合研究结果并结合结构分析与生物计算,开展进一步的突变研究和实验验证,初步揭示影响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分子机理,并为进一步的β-甘露聚糖酶及其它糖苷水解酶的热稳定性改造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机理及分子改良研究项目(编号3160131156)的课题任务在2017-2019年按照研究方案和计划执行顺利。β-甘露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是重要的饲料用酶之一。但该酶的耐温性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而不能满足饲料高温制粒的要求。目前发现的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很少,制约了其热稳定性机理的研究。根据研究计划,我们选用一对具有典型性热稳定性差异的甘露聚糖酶TlMan5A(热稳定性极好,最适温度90℃,80℃下稳定)和甘露聚糖酶PMan5A(热稳定性差,60℃下稳定),两者序列一致性很高(73.5%)。利用这对组合为核心材料,完成了甘露聚糖酶信息搜集,序列比对,并根据区段的功能与结构将研究材料的N端区段的拆分为7个区段¬,并将其中的5个区段进行替换试验(有2个区段氨基酸序列相同),从而进一步缩小并确定影响酶分子热稳定性的关键区段或氨基酸位点。通过突变验证实验我们发现H93Y和F94Y位点为影响整个酶蛋白热稳定性的关键位置。随后利用进行梯度升温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与酶分子热稳定性相关的关键不稳定结构区段并进行改良;根据计算结果我们设计并完成了N端关键位点突变验证实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酶蛋白的C端存在部分关键位点影响蛋白的构象稳定性,因此我们随后对C端的关键位点进行了优化突变、同时还尝试CBM区替换等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我们利用酶热稳定性改造系统(ETSS)优化酶分子表面电荷分布,最终获得了耐热80℃(处理5min,剩余酶活>80%)稳定的高比活甘露聚糖酶突变体PMan5A-H93Y/F94Y/L356H/A389P(2226 U/mg)。研究项目按计划获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GH5家族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分子机理。研究过程中发表Q1区SCI论文1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获得了耐热的高比活甘露聚糖酶突变体1个,该突变体是目前市场上耐热性能和比活最好的甘露聚糖酶,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潜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Insight into the Thermophilic Mechanism of a 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5 β-Mannanase
深入了解糖苷水解酶家族 5 β-甘露聚糖酶的嗜热机制。
  • DOI:
    10.1021/acs.jafc.8b04860
  • 发表时间:
    2019-01-09
  • 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Liu, Weina;Tu, Tao;Luo, Huiying
  • 通讯作者:
    Luo, Huiy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全球性大事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评述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国际城市规划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京祥;陆枭麟;皇甫玥;王苑
  • 通讯作者:
    王苑
肝移植术后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情况调查和护理对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护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苑;张雪静;高艳平;吕少诚;崔臣;李先亮
  • 通讯作者:
    李先亮
黄河源流域单元退化高寒草甸空间分布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22.03.00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草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宇鹏;吴笑天;李希来;徐文印;董心普;王苑;张辉
  • 通讯作者:
    张辉
木果楝的化学成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丽琳;郝文飒;房文凯;王苑;王建超;周春华;吴一兵;史清文
  • 通讯作者:
    史清文
1例肝移植术后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现代临床护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苑;张雪静;韩桂杰;李先亮;潘飞;代扬
  • 通讯作者:
    代扬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