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岩心的致密油纳米-亚微米尺度储层特征及微观渗流规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7422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ight oil, as an alternative for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round the would. The nano to micro scale formation pore structure and flow mechanics of tight oil lies in the center of the development theory. In this research plan, we intend to apply advanced experiment equipments and revolutionary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 begin with, advanced experiments like high resolution scanning electric microscope(SEM) was applied to research the pore structure of nano to micro scale, thus build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pore types and characterize pore structure and petrophysical parameters. Furthermore, based on images of nano and micro scale taken from SEM and nano-CT, we reconstruct 3D digital core and extract pore network model(PNM) with the help of numerical algorithm, calculate parameters to evaluate pore-throat structure and build platform for flow simulation. Finally, we appl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to simulate flow in the PNM, analyze effect of pore-throat structure on permeabilit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drop distribution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build mathematic model that describe flow mechanics of nano to micro scale.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can perfect theory of tight oi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致密油纳米-亚微米尺度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微尺度渗流规律研究是致密油开发理论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拟采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新颖的研究方法开展上述关键问题的研究:运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等先进实验手段对致密油储层纳米-亚微米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孔隙类型分类评价方案,并对储层孔喉结构及物性参数进行精细表征;基于扫描电镜及纳米CT实验的岩心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重构致密油储层的数字岩心,得到致密油储层的孔隙网络模型,对纳米-亚微米尺度孔喉结构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致密油储层微尺度渗流模拟平台;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致密油在纳米-亚微米尺度孔隙网络模型中的流动,分析孔隙结构对渗流性质的影响规律,探讨压力梯度分布与速度分布关系,建立描述致密油微尺度渗流的数学模型。通过上述研究完善致密油储层纳米-亚微米尺度储层特征和微观渗流规律的相关研究。

结项摘要

致密油的成藏机理、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与常规油藏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关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的有效开发。针对致密油储层孔隙类型复杂、多尺度孔喉发育,且渗流规律不明确等问题,研究了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规律。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井下岩心,开展了X衍射矿物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孔隙类型划分、压汞法孔喉特征表征以及致密储层表面润湿性测试等实验研究。综合四参数随机生长法(QSGS)、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MCMC)和过程法(PB)构建了符合致密砂岩三维特征的多尺度数字岩心。运用孔隙尺度和表征体元尺度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了单相流动,分析了岩心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利用伪势LBM模拟分析了两相相渗曲线的影响因素。此外,通过实验表征了储层岩石表面电化学润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多种实验方法实现了致密砂岩全尺度孔隙结构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表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黏土为主;孔隙类型包括残余粒间孔、骨架矿物晶间孔、黏土矿物孔和微裂缝;孔喉半径介于9.2 nm~500 μm,纳米孔和中孔是主要的孔隙尺寸,以纳米孔为主。明确了致密砂岩三维孔喉特征,构建了符合致密砂岩特征的多尺度数字岩心。CT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级黏土矿物孔连通了微米级粒间孔。致密岩样测试的接触角范围为60°~120°之间,有利与水驱开发。NaCl溶液在较低浓度0.1mol/L以下,润湿性由亲油变亲水较为明显,NaCl溶液下体系的表面张力最大。岩心渗透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比表面积和迂曲度呈负相关关系。表征体元尺度的模拟结果表明多尺度岩心渗透率与黏土矿物渗透率和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关系;在合理孔隙度范围内,与粒间孔体积分数无关。油相相对渗透率(Knw)与驱替压力正相关;水相相对渗透率(Kw)在混合润湿情形下与驱替压力正相关,在强水湿情形下与驱替压力无关。Knw在强水湿情形下与油水黏度比正相关,Kw对油水黏度比变化不敏感。Knw随多孔介质由强水湿向中性润湿转变而逐渐降低,Kw随润湿性的变化而逐渐增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2)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two immiscible fluids flowing through porous media determined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格子玻尔兹曼法测定两种不混溶流体流过多孔介质的相对渗透率
  • DOI:
    10.1016/j.icheatmasstransfer.2017.04.020
  • 发表时间:
    2017-07
  • 期刊: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影响因子:
    7
  • 作者:
    Zhao Huawei;Ning Zhengfu;Zhao Tianyi;Zhao Huawei;Ning Zhengfu;Zhao Tianyi;Kang Qinjun;Chen Li;Zhao HW
  • 通讯作者:
    Zhao HW
Effects of mineralogy on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tight oil sandstones in Ordos Basin, Northern China
矿物学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致密油砂岩物性及渗透率评价的影响
  • DOI:
    10.1016/j.fuel.2016.08.096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FUEL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Huawei Zhao;Zhengfu Ning;Tianyi Zhao;Rui Zhang;Qing Wang
  • 通讯作者:
    Qing Wang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of numerical reconstructed multiscale tight porous media using the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scal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使用代表性单元体积尺度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数值重建多尺度致密多孔介质的渗透率预测
  • DOI:
    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17.11.004
  • 发表时间:
    2018-03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Zhao Tianyi;Zhao Huawei;Ning Zhengfu;Li Xiangfang;Wang Qing
  • 通讯作者:
    Wang Qing
The surface wettability of brine in a tight oil reservoir
致密油藏卤水表面润湿性
  • DOI:
    10.1080/10916466.2018.1427109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Song Lei;Ning Zhengfu;Duan Lian;Song L
  • 通讯作者:
    Song L
恒速压汞法在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中的适用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断块油气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华伟;宁正福;赵天逸;王庆;胡金柱
  • 通讯作者:
    胡金柱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页岩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特种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 峰;宁正福;刘慧卿;孔德涛
  • 通讯作者:
    孔德涛
含水页岩甲烷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断块油气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志礼;宁正福;王庆;黄亮;齐荣荣;王金伟
  • 通讯作者:
    王金伟
基于微米CT扫描成像实验及格子Boltzmann模拟方法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华伟;宁正福;段太忠;廉培庆;王鸣川
  • 通讯作者:
    王鸣川
页岩等温吸附理论模型对比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天逸;宁正福
  • 通讯作者:
    宁正福
甲烷在页岩上吸附的热力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宁正福;王庆;刘慧卿;孔德涛
  • 通讯作者:
    孔德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宁正福的其他基金

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77429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页岩气储层吸附解吸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27421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