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舟形藻类(naviculoid)硅藻系统分类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018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1.植物分类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 in Bacillariphyta, naviculoid diatom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diatoms. The biodiversity of this group is very abundant, until now, more than 10000 taxa were reported. Due to the large popul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within one genus are very complex, the position of some group are controversial,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some group are the research hotpot in the taxonomical and systematical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do the taxonomical study deeply of naviculoid group, based on the increase research area and quantity of samples, kinds of 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used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ultrastructure, the stable features will be chosen, and database of morphology and images will be established, standard the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s; molecular technology will be used to study the molecular phylogeny, built the evolutionary tree, combine the results of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researches to determine the taxonomical evidence and standard among genera and species, document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all these groups to revise and complete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clear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is group in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diatom.
舟形藻(naviculoid)是硅藻植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在硅藻植物的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该类群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截至目前,世界已报道该类群10000余种,其属内种间变化极为复杂,各类群分类地位的确立与归属长期以来也存在颇多争议,是硅藻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项目拟对我国舟形藻类硅藻进行深入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在扩大研究范围和标本采集量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对该类群进行显微结构特征、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筛选稳定有效的形态分类特征,建立完善的形态学数据库和图像资料库,提出种类鉴定特征的确定化标准;同时利用基因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分子系统学研究,构建基于多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论,确定该类群属间、种间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标准,提炼各个类群的共同特征,对现有淡水舟形藻类硅藻的分类系统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该类群在硅藻系统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项摘要

舟形藻类(naviculoid)是硅藻植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在硅藻植物的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该类群种类繁多,属内种间的变化极为复杂,是硅藻植物中系统分类难度较大的类群之一。本研究在广泛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我国近二十个省份等地区的舟形藻类植物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分类学研究。共采集标本3800余号,制作封片8000余张,获取大量具有分类学意义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图像数据。采集生境包括:河流、湿地、溪流、湖泊、沼泽、瀑布、石壁等。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采用国际通用的新分类系统共发现舟形藻类植物17科51属635种,1新属为Kulikovskiyia S. Roy, Kociolek, Liu & B. Karthick;新种4个,分别为Brachysira subirawanae Kociolek & Liu、Microcostatus muscus Liu & Kociolek、Sellaphora wangii Y. Liu & Kociolek、Neidium convolutum Y. Liu & Kociolek;中国新记录26属133种。对舟形藻类(naviculoid)植物进行显微结构特征、超微结构特征以及物种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提出了一些种类特征的确定化标准,修订和完善了分类系统,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创新性。.我们对松花江、拉林河、镜泊湖等水域进行了长期的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研究,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在时间与空间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在经典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舟形藻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及生物地理学特征,为今后利用硅藻植物具有灵敏性、指示性的特点对相关水域进行环境监测和生物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本项目研究结果对拓宽我国硅藻植物的研究领域,增补完善我国舟形藻(naviculoid)硅藻新的分类学证据,确定硅藻个体特征和种类的系统演化地位,稳定和培养分类学方面的人才,对提升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研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ifferences in planktonic and benthic diatoms reflect water quality during a rainstorm event in the Songhua River Basin of northeast China
浮游和底栖硅藻的差异反映了中国东北松花江流域暴雨期间的水质
  • DOI:
    10.1016/j.ecolind.2022.109547
  • 发表时间:
    2022-11
  • 期刊:
    Ecological Indicators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Xinxin Lu;Yan Zhang;Yan Liu;Yawen Fan
  • 通讯作者:
    Yawen Fan
Effects of three nanomaterials on growth,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f diatom Nitzschia Palea
三种纳米材料对硅藻菱形藻生长、光合特性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 DOI:
    10.1080/02757540.2021.2023508
  • 发表时间:
    2022-01
  • 期刊:
    Chemistry and Ecology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Yang Cai;Weijie Mu;Kun Jia;Di Huo;Yuhang Wang;Yawen Fan
  • 通讯作者:
    Yawen Fan
Ecological health evaluation of rivers based on phytoplankton biological integrity index and water quality index on the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A case of Ashi River Basin.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和水质指数对人为污染影响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以阿什河流域为例
  • DOI:
    10.3389/fmicb.2022.94220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 通讯作者:
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吉毅;霍翟;国超旋;朱广伟;龚志军;范亚文;王建军
  • 通讯作者:
    王建军
Establishment of a diatom-total phosphorus transfer function for lakes on the Songnen Plain in northeast China
松嫩平原湖泊硅藻-总磷转移函数的建立
  • DOI:
    10.1007/s00343-019-9223-5
  • 发表时间:
    2019-12
  • 期刊: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SUI Fengyang;ZANG Shuying;FAN Yawen;LU Xinxin;HUI Hongkuan
  • 通讯作者:
    HUI Hongku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桥弯藻科和异极藻科(硅藻门)植物中国7种新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蕾;刘妍;PATRICK J.KOCIOLEK;范亚文
  • 通讯作者:
    范亚文
扎龙湿地硅藻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代存芳;易映彤;刘妍;巴秋爽;范亚文
  • 通讯作者:
    范亚文
大庆新华湖藻类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聪;杨双;刘妍;范亚文
  • 通讯作者:
    范亚文
黑龙江省4种异极藻科植物形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电子显微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稼俊;刘妍;范亚文
  • 通讯作者:
    范亚文
扎龙自然保护区宽带鼓藻属(鼓藻目)一新种
  • DOI:
    10.18307/2017.0526
  • 发表时间:
    2017-09
  • 期刊:
    湖泊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志鑫;李雪;刘妍;范亚文
  • 通讯作者:
    范亚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范亚文的其他基金

中国淡水双壳缝类硅藻系统分类学研究
  • 批准号:
    32370215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淡水桥弯藻(Cymbelloid)植物分类学研究
  • 批准号:
    3147030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淡水异极藻科( Gomphonemaceae)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 批准号:
    3127025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江平原湿地硅藻植物的分类生态研究
  • 批准号:
    3107018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黑龙江省硅藻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 批准号:
    30870157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北地区双壳缝目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 批准号:
    30570123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北地区管壳缝目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 批准号:
    30270111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