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叶病毒侵染菊科药用植物白术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7213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401.植物病理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oybean mosaic potyvirus (SMV) belong to family Potyviridae,has natural narrow host range restricted to Leguminosae,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viral pathogens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 In our previous study, soybean and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with severe mosaic were found to be infected with SMV and named them SMV-SX and SMV-Am respectively. In the same time, we have also found that SMV-Am can infect soybean, but SMV-SX cannot infect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So far,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mechanism of SMV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soybean and resistance gene, there is no report on the pathogenic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host range expansion. This project was to construct two full-length cDNA clones of pSMV-SX and pSMV-Am derived from both SMV-SX and SMV-Am, and exchange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area between the pSMV-Am and pSMV-SX using the common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sites, preliminary localizate the viral gene functional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pathogenicity, subsequently construct single and multiple point mutations of pSMV-Am which including the above mentioned viral gene functional regions, further positioned accurately.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ould explicit the mechanism that SMV-Am infected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SMV-Am, provide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trolling the viral disease.
大豆花叶病毒(SMV)为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成员,自然寄主范围非常窄,主要侵染豆科大豆等。然申请者发现,SMV也可侵染菊科白术(SMV-Am),且SMV-Am能侵染大豆,而大豆上的SMV(SMV-SX)则不能侵染白术。迄今,SMV致病分子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豆和大豆抗性基因上,未见突破豆科寄主范围侵染机制的报道。本项目拟构建SMV-Am和SMV-SX基因组全长序列(已获得)的侵染性克隆pSMV-Am和pSMV-SX;利用SMV-Am和SMV-SX基因组中共有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或Overlap-PCR等互换pSMV-Am和pSMV-SX的对应功能区,初步定位与致病性相关的病毒基因功能区;构建病毒基因功能区的多位点或单位点突变的侵染性克隆,精确定位病毒基因功能区的致病位点。项目实施有望明确SMV-Am侵染白术的分子机理,丰富SMV致病机理的认识,为白术SMV的防控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为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成员,自然寄主范围非常窄,主要侵染豆科植物大豆等。然而本研究发现SMV也可侵染菊科白术(SMV-Am),且SMV-Am能侵染大豆,而大豆上的SMV(SMV-SX)则不能侵染白术。迄今,SMV致病分子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豆和大豆抗性基因上,未见SMV突破豆科寄主范围侵染机制的报道。因此,本研究在明确SMV能够侵染菊科白术的基础上,重点解析SMV跨寄主侵染白术的致病分子机理。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利用RT-PCR、RACE等技术扩增了SMV大豆分离物(SMV-SX)和SMV白术分离物(SMV-Am),获得全长序列均为9587 bp。对SMV-Am和SMV-SX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发现SMV-Am与其它SMV分离物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51%-96.57%,其中与SMV-Liaoning(GenBank:MK350280.1)分离物同源性最高;SMV-SX与来自大豆的SMV分离物的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为87.03%-97.03%,其中与XFQ008(GenBank:KP710873.1)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2、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构建了白术和大豆的侵染性克隆(pSMV-Am、pSMV-SX)。为了进一步确定影响侵染的关键区域,本研究将白术和大豆SMV分离物的基因组全长分为3部分进行互换研究。结果显示,白术和大豆SMV分离物的第1部分(1-3556 bp)对侵染没有影响,而当互换两种SMV分离物第2部分(3556-6106 bp)和第3部分(6106-3ʹ)之后会引起两者寄主范围的变化,说明CI、6K2、NIa-Vpg、NIa-Pro蛋白区为SMV致病关键区域。.3、基于功能区互换实验结果和功能区域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CI、6K2、NIa-pro和NIa-Vpg蛋白区共存在7个可能的关键位点,进一步使用I-TASSER和PyMol对SMV-Am和SMV-SX的NIa-Vpg、NIa-Pro蛋白的空间结构进行比对,发现突变氨基酸的表面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氨基酸表面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引起SMV侵染寄主范围改变的主要原因。.以上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精准解析SMV跨寄主侵染机制奠定基础,也为SMV病毒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mplete Genome Sequencing and Infectious cDNA Clone Construction of Soybean Mosaic Virus Isolated from Shanxi.
山西大豆花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感染性cDNA克隆构建
  • DOI:
    10.5423/ppj.oa.11.2020.0209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The plant pathology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D;Cui L;Zhang L;Ma Z;Niu Y
  • 通讯作者:
    Niu Y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preliminary active components separation from ethanol extracts in Saffron (Crocus sativus L.) lateral buds
藏红花侧芽乙醇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及活性成分初步分离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Defu Wang;Liyan Cui;Hui Ren;Yufen Wang;D;an Long;Yanbing Niu
  • 通讯作者:
    Yanbing Niu
菊花R病毒杭白菊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 DOI:
    10.13865/j.cnki.cjbmb.2019.12.142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裴燕妮;咸珅;齐永红;张丽;王德富;牛颜冰
  • 通讯作者:
    牛颜冰
大豆花叶病毒半夏分离物侵染性克隆构建及鉴定
  • DOI:
    10.13345/j.cjb.19043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丽;王德富;裴燕妮;咸珅;牛颜冰
  • 通讯作者:
    牛颜冰
Genom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Based on the Shanxi Isolate of Cucurbita pepo L. in China
基于中国山西葫芦的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基因组特征及进化
  • DOI:
    10.13865/j.cnki.cjbmb.2021.03.162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Defu;Cui Liyan;Wang Shuting;Wang Jiangran;Guo Shang;Niu Yanbing
  • 通讯作者:
    Niu Yanb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牡丹籽粕低聚茋类化合物抗癌活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油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寇丽莎;齐永红;张璇;申少斐;王德富;牛颜冰
  • 通讯作者:
    牛颜冰
两种单组份双生病毒与异源卫星DNA的互作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青玲;牛颜冰
  • 通讯作者:
    牛颜冰
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DOI:
    10.7536/pc2007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芳娟;刘海兵;高梦琪;王德富;牛颜冰;申少斐
  • 通讯作者:
    申少斐
微流控芯片上循环肿瘤细胞高效率分选研究
  • DOI:
    10.13526/j.issn.1006-6144.2018.04.0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少斐;齐永红;张璇;寇丽莎;王德富;牛颜冰
  • 通讯作者:
    牛颜冰
野生柴胡资源调查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雪梅;王玉庆;牛颜冰
  • 通讯作者:
    牛颜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牛颜冰的其他基金

RNA沉默介导的转基因番茄双抗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571216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