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壤分类的土壤剖面质量形成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120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soil quality and regulation to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become the urgently global problem as the population growth, farmland area decreases and energy crisis. The soil quality research is concentrated in the surface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while the soil as a natural entity, profile feature on soil functions has great direct impact on soil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research of soil profile comprehensive quality 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based on soil taxonomy are still lack,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to soil profile quality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he soil quality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xpression will be system researched in case of argosols in Henan province, and in this study, the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laboratory analysis, data mining, and the" 3S" technology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employed with the soil taxonomy, soil evaluation, and land sustainable use theory as the guid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oil profil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based on soil taxonomy, and the soil profile gradient quality of different soil series in the same soil type. The anticipated research results ha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soil evaluation theory and method based on soil taxonomy, has the practice mean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arable land, environment, and food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in taking some measures to prevent soil degradation, protection soil quality and soil health security.
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和资源能源危机显现,土壤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与调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土壤质量研究多集中在表层土壤的质量评价,而土壤作为一个自然实体,剖面层次特征对土壤的诸多功能影响很大,对土壤生产性能影响更为直接,但目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质量的形成及其表达研究在国内外都还缺乏,以剖面为整体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尚未建立。本研究以河南省典型土壤-淋溶土为例,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采样、实验分析、数据挖掘与"3S"技术等研究方法,研究探讨河南省淋溶土及不同土系的土壤剖面质量形成机理、质量梯度分布及质量表达。预期研究成果对完善基于土壤分类的土地评价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土壤质量退化、保障土壤综合质量健康提供科学指导。

结项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和资源能源危机显现,土壤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与调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土壤质量研究多集中在表层土壤的质量评价,而土壤作为一个自然实体,剖面层次特征对土壤的诸多功能影响很大;土壤系统分类是依据土壤剖面特征,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定量土壤分类系统,对土壤质量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河南省典型土壤——淋溶土为例,在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探讨淋溶土及在不同分类级别上的土壤剖面质量表达,对于完善土壤学、防止土壤质量退化、保障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项目在河南省郑州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南阳市、信阳市等地市布点采样35个,进行室内测试分析,依据土壤系统分类系统分别归为2个亚纲,5个土类,13个亚类,20个土族,35个土系,补充和完善河南省淋溶土系统分类。.根据土壤剖面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界定了土壤剖面质量概念内涵。根据各土系土壤特性的重要性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与隶属度,建立土层质量评价指数LQI;根据根系生长对各个土层的适应性或理想状态下土层根系生长好坏的程度确定土层的权重,建立土壤剖面质量指数SPQI。研究表明淋溶土剖面质量指数SPQI主要分布在36-60之间,同一高级分类单元下各级别分类单元土壤剖面存在质量梯度,总体上看,干润淋溶土SPQI稍高于湿润淋溶土SPQI,土类上简育干润淋溶土与简育湿润淋溶土大部分剖面SPQI较高,亚类中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SPQI较高,钙积简育湿润淋溶土SPQI最低;影响SPQI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及黏化层所出现的位置与厚度。为探索黏化层的位置与厚度对SPQI的影响,根据主要不同质地模拟理想剖面,结果表明:其他指标不变,整体剖面质地偏壤至黏壤时,黏化层出现位置越深,其SPQI越高;整体剖面质地偏砂壤至粉壤时,黏化层出现位置越深,其SPQI越低;并在土系实际剖面分析中得到一定的验证,黏化层的位置与深度和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了淋溶土土壤剖面质量。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河南省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少凯;吴克宁;杨素勤;杜丽伟
  • 通讯作者:
    杜丽伟
河南省土壤全磷质量分数时空变异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玲;张少凯;杨素勤
  • 通讯作者:
    杨素勤
土壤生产力评价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畅;李玲;张云霞
  • 通讯作者:
    张云霞
开封市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土壤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玲;付巧玲;张欢欢;杜丽伟
  • 通讯作者:
    杜丽伟
河南省正阳县典型土壤系统分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畅;路婕;吕巧灵;吴克宁
  • 通讯作者:
    吴克宁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π共役系高分子のコ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と光物性
π共轭聚合物的构象和光学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KOGYO ZAIRYO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劉尊奇;李玲;久保和也;野呂真一郎;芥川智行;中村貴義;大図慎吾・石塚智也・小島隆彦;Habuchi S
  • 通讯作者:
    Habuchi S
New insight into the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methane, S and Fe above the Sulfate-Methane Transition Zone in methane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A case study in the Dongsha area, South China Sea
含甲烷水合物沉积物中硫酸盐-甲烷过渡带上方甲烷、硫和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新见解:以南海东沙地区为例
  • DOI:
    10.1016/j.dsr.2019.01.011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季伟;李玲;柏仕杰;许恒超;陈顺;杜梦然;彭晓彤
  • 通讯作者:
    彭晓彤
药物中间体β-卤代苯乙胺的简便合成
  • DOI:
    10.13438/j.cnki.jdzk.2018.03.01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健;李增增;蒋婷;雷千;盛回香;关梦丹;侯坤;袁莉;李培;李玲;唐石
  • 通讯作者:
    唐石
油桃开花时间调控基因在花芽休眠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6-022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园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真真;王东岭;付喜玲;徐功勋;陈修德;李玲;高东升
  • 通讯作者:
    高东升
基于P_V下垂系数修正的并联逆变器输出功率成比例分配实现
  •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16.02.01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国彬;罗安;陈燕东;肖华根;李玲
  • 通讯作者:
    李玲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玲的其他基金

采煤沉陷地复垦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