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K第七亚家族蛋白在植物天然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029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6.植物激素与生长调节物质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plant innate immune system detects the presence of microbial pathogens and triggers defense responses to terminate or restrict pathogen progression,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execu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Recent studies revealed several RLCK-VII (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s VII) subfamily proteins play key roles in plant immune signal transduction, but function remains unknown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family protein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oposed study is to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 the role of these RLCK proteins in the plant immun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We will define their specific position i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dentify their interacting proteins in plants, and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these proteins regulate plant immunity. Our proposed research will provide new knowledge abo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lant immunity, which ultimately will allow us to develop new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disease resistance in crops plants.
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在植物对病原细菌的抗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十分有限。目前研究发现,几个细胞质类受体激酶第七亚家族蛋白在植物天然免疫信号转导途径中起关键作用,但是这个家族中绝大部分蛋白的功能并不清楚。本项目以该家族蛋白为研究对象,分析有哪些蛋白直接参与了植物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途径;明确它们在信号通路中的具体位置;鉴定它们在植物中的相互作用蛋白;阐明它们感知上游信号和调节下游底物的作用机制。通过鉴定植物天然免疫的新组分,进一步完善植物免疫系统,为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提供新的策略。

结项摘要

植物通过免疫受体,感受病原菌的入侵,启动防卫反应成功地抵御病原菌的感染。植物细胞膜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病原物中一些保守的分子模式激活植物的免疫反应;植物胞内的NLRs(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ceptors)直接或间接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效应蛋白并激发免疫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拟南芥类受体胞质激酶(RLCK)第七亚家族成员参与了上述免疫反应,但大多数成员的功能未知。. 为了系统分析拟南芥类受体胞质激酶(RLCK)第七亚家族成员在植物免疫的功能,本项目根据RLCK VII的系统进化树构建了10个多重突变体,并详细分析了这些多重突变体在不同免疫识别受体介导的活性氧的爆发,MAPK激活以及下游基因表达等方面的表型。研究发现第五、六、七、八进化枝成员广泛参与了多种模式分子诱导的免疫反应。而第四进化枝成员特异的介导几丁质诱导的免疫信号。同时研究发现RLCK多个进化枝成员共同参与活性氧的爆发,而只有第四和第八进化枝成员特异的参与了MAPK激活,揭示了RLCK在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中既有功能的冗余性也有特异性。该项研究工作正在整理投稿过程中。. 另外,我们的研究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的效应蛋白AvrAC可以对RLCK蛋白PBL2 进行UMP修饰,被修饰的PBL2与NLR类型的胞内免疫受体ZAR1以及不具有酶活的蛋白激酶RKS1形成复合体,进而激活免疫信号。该项研究于2015年发表在Cell Host Microbe上(Wang et al., 2015)。. 在该项目支持下,我们鉴定到了RLCK第七亚家族中有多个分枝成员参与植物天然免疫,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遗传材料。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Decoy Substrate of a Pathogen Effector and a Pseudokinase Specify Pathogen-Induced Modified-Self Recognition and Immunity in Plants
病原体效应子和假激酶的诱饵底物指定植物中病原体诱导的修饰自我识别和免疫
  • DOI:
    10.1016/j.chom.2015.08.004
  • 发表时间:
    2015-09-09
  • 期刊:
    CELL HOST & MICROBE
  • 影响因子:
    30.3
  • 作者:
    Wang, Guoxun;Roux, Brice;Zhou, Jian-Min
  • 通讯作者:
    Zhou, Jian-M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种基于罗丹明类染料的汞(Ⅱ)荧光探针的研究
  • DO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17.005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分析试验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文强;田茂忠;冯锋
  • 通讯作者:
    冯锋
基于RSSI的三维空间定位算法研究
  • DOI:
    10.14004/j.cnki.ckt.2016.264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电脑知识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山;冯锋;王洪伟
  • 通讯作者:
    王洪伟
基于结构方程测量模型的区域学研机构技术创新创业评价研究——来自2001~2008年我国省域数据的实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锋;张雷勇;马雷
  • 通讯作者:
    马雷
HPLC加标检测6-氨基青霉烷酸产品中残余苯乙酸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华;胡雅琴;杨维芳;冯锋
  • 通讯作者:
    冯锋
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测度与治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科学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天放;冯锋
  • 通讯作者:
    冯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