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洪水人工回灌过程中表面堵塞层对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00207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2.环境水科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实现城市雨洪资源化的重要手段,然而,雨洪水入渗过程中的堵塞问题严重制约着回灌效率。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对堵塞进行预防、控制和治理,却忽视了堵塞与入渗水质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本项目拟从城市雨洪水水质特征出发,通过不同入渗介质、不同雨洪水水质条件下的回灌实验,研究回灌场地表面堵塞层的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运用渗流理论及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并引入分子生物PCR-DGGE技术,研究表面堵塞层对回灌场地介质渗透性能、饱和状态、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环境条件的影响次序及影响程度;结合大量对照实验,进一步研究上述环境条件变化对雨洪入渗水质变化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提出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过程中表面堵塞层的调控标准,为有效预防地下水土污染风险、推进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过程中的堵塞层与入渗水质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系统研究。首先对城市不同下垫面雨水水质进行了系统的取样、测试和分析,得出了城市雨水在水化学成份、悬浮物的矿物成份、微生物成份等方面的总体特征。通过一系列室内人工回灌实验,系统开展了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过程中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表面堵塞层的形成机制和演化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研究了堵塞层形成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雨洪入渗水质变化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过程中表面堵塞层形成机理及其演化规律方面,分别开展了物理堵塞、化学堵塞和生物堵塞研究。研究表明,物理堵塞主要由回灌水源中的悬浮物引起,堵塞类型主要是表面堵塞、内部堵塞和混合堵塞三种,通过不同悬浮物粒径和不同介质粒径的大量标定实验,给出了依据粒径比值确定物理表面堵塞发生的判别标准;化学堵塞主要存在表面堵塞和内部堵塞两种类型,通过不同水质类型的回灌实验,得出含铁、铝等金属离子的水容易较为快速地形成表面化学堵塞,而内部化学堵塞主要归因于水-岩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生物堵塞主要受回灌水源中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影响,在回灌实验中,高生物量区主要分布在实验砂柱上部,低生物量区主要分布在实验砂柱下部,微生物堵塞主要发生在表层20厘米以内。(二)在表面堵塞层形成后的入渗水质效应实验研究方面,分别开展了物理表面堵塞以及化学表面堵塞形成后对入渗水的TDS、悬浮物浓度、常规离子、典型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表面堵塞层对水中各常规离子普遍具有较为明显的截留作用。而对于作为城市道路雨水中主要污染物组分的重金属组份Pb和Zn,堵塞层对其吸附能力有差异。在同价态情况下,介质和堵塞层对Pb的滞留效果要好于Zn,主要是受离子半径影响。总体来看,堵塞层厚度越厚,对污染质截留作用过程越长,截留效果越好,随着实验延续,截留量达到一定数值后,截留能力显著下降甚至丧失。但同时由于堵塞减弱了渗流速度,入渗水源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进一步加强,这也导致堵塞层对入渗水质变化的影响机理复杂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otential Clogging and Dissolution Effects During Artificial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Using Potable Water
使用饮用水人工补给地下水期间潜在的堵塞和溶解效应
  • DOI:
    10.1007/s11269-013-0365-5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Xinqian Du;Zijia Wang;Xueyan Ye
  • 通讯作者:
    Xueyan Ye
城市雨水地下回灌过程中悬浮物表面堵塞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子佳;杜新强;冶雪艳;宋晓明;张加双;高翠萍
  • 通讯作者:
    高翠萍
Compatibility Assessment of Recharge Water with Native Groundwater Using Reactive Hydrogeochemical Modeling in Pinggu, Beijing
北京平谷地区回灌水与原生地下水的兼容性评价
  • DOI:
    10.1002/clen.201200482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Clean-Soil Air Water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路莹;杨悦锁;杜新强;范伟;迟宝明;王子佳;冶雪艳
  • 通讯作者:
    冶雪艳
Impact of artificial recharge on water quality in groundwater depression cone
人工回灌对地下水洼陷锥水质的影响
  • DOI:
    10.1680/wama.10.00063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Water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Ye; Xueyan;Du; Xinqiang
  • 通讯作者:
    Xinqiang
Health diagnosis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based on a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地下水环境健康诊断
  • DOI:
    10.1680/wama.2011.164.10.549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Water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Ye; X. Y.;Wang; K. J.;Du; X. Q.;Cao; J. F.
  • 通讯作者:
    J.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介质堵塞与水质变化研究进展
  • DOI:
    10.13524/j.2095-008x.2018.02.01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新强;路莹;冶雪艳;宋亚霖;万玉玉
  • 通讯作者:
    万玉玉
工程降水中人工回灌综合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世界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冶雪艳;耿冬青;杜新强;王福刚;曹东军;YE Xue-yan1;GENG Dong-qing2;DU Xin-qiang1;WANG Fu-;2.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通讯作者:
    2.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介质堵塞与水质变化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黑龙江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新强;路莹;冶雪艳;宋亚霖
  • 通讯作者:
    宋亚霖
基于地质条件的海绵城市适宜设施类型选择
  • 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7011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冶雪艳;李明杰;杜新强;方敏;贾思达
  • 通讯作者:
    贾思达
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介质堵塞与水质变化研究进展
  • DOI:
    10.13524/j.2095-008x.2018.02.01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新强;路莹;冶雪艳;宋亚霖;万玉玉
  • 通讯作者:
    万玉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冶雪艳的其他基金

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过程中复合型堵塞的机理、识别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
  • 批准号:
    4147221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