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贯南极山脉和南极大裂谷区域的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410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7.地球内部物理和地球动力学(含地热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Antarctica has unique geological structure, but its harsh environment makes it being the least well understood continent of Earth. It has been still a challenge for scientists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the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TAM) and the West Antarctic Rift System (WARS). Observ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signals of seismic anisotropy can provide us the geodynamical information in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uch as tectonic deformation, lithosphere evolution, crust-mantle coupling deformation and mantle convection, and it can help us to determine the geodynamic mechanism of WARS and TAM, and to verify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geodynamic models of the WARS and TAM evolutions. Shear wave splitting is the most intuitive signal to tell us the existence of azimuthal anisotropy below a seismic station. However, it has no vertical resolution for the depth location of an anisotropic structure, and hardly identifies multilayer anisotropic structures. The polarization anomaly for seismic surface wave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normal mode coupling caused by anisotropy can provide us the depth and multilayer information of azimuthal anisotropy, and thus it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results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measurements. In this application project, we plan to study seismic anisotropy beneath WARS and TAM by combination 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s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 observations of quasi-Love wave and normal mode coupling in Antarcica, so as to well understand anisotropic structures blow TAM and WARS, and then to determin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AM belt and its possible relation with the WARS.
南极大陆具有独特的构造,但其极端的环境使得南极为人类认知程度最低的一个大陆。研究西南极大裂谷和横贯南极山脉的形成机制是地球物理学和动力大地测量学研究的难点。地震各向异性可反映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变形、应力状态变化等地球动力学信息,可应用于研究探索西南极大裂谷和横贯南极山脉的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验证之前各种南极造山模型给出的结论。剪切波分裂是地震观测站下存在地震各向异性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但是,剪切波分裂不能分辨各向异性介质的深度位置,很难分辨地壳和地幔存在多层各向异性的情况。不同频率的面波的偏振异常和地球自由振荡简正模耦合可提供各向异性的深度信息和多层次信息,可作为剪切波分裂分析研究各向异性方法的重要补充。本申请项目拟综合分析南极剪切波分裂,面波偏振异常和简正模耦合的观测,研究横贯南极山脉和西南极大裂谷周边区域的各向异性空间分布,探索二者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结项摘要

南极大陆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但其大部分区域被覆盖在平均厚度2000多米的冰盖下,极端的环境使得南极一直为人类认知程度最低的大陆。通过直接观测方式研究横贯南极山脉和西南极大裂谷的形成机制几乎不可能。分析地震波的各向异性特征可发现南极地壳和上地幔中构造变形的地球动力学特征,由此可探索横贯南极山脉和西南极大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地震剪切波分裂信号是确定观测站周边50km范围内地壳和上地幔中是否存在方位各向异性结构的直观标志,但南极地震台站的分布非常稀疏。可是,南极台站记录的地震面波传播路径却可覆盖南极大部分区域,而方位各向异性结构也可导致面波发生偏振异常。根据面波偏振异常信号可发现台站附近1000km范围内是否存在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结构。不同频率的面波偏振异常信号还可提供各向异性结构的深度范围。. 我们设计了带通滤波器用于分析南极台站的面波观测数据,发现了穿过罗斯海湾的Love波在7-13mHz频段显示偏振异常,由此证实在罗斯海湾的上地幔中存在方位各向异性结构,深度大约为100-150km。定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结构边界的水平位置靠近罗斯海湾中心线附近,将盆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尤其重要的是,各向异性结构边界的水平位置非常接近最近发现的罗斯海湾地磁异常边界和密度异常边界,也接近P波速度确定的200km深度处冷热地幔的边界位置。罗斯海湾不同深度的观测结果相关联,表明其中地壳和上地幔存在垂直相干边界条件,这为壳幔耦合变形动力学模型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我们推断在白垩纪和新生代时期西南极的大规模裂谷构造活动中,在罗斯海湾下方形成了垂直地幔流和水平地幔流,罗斯海湾的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结构可能是由于垂直地幔流转向为水平地幔流。西南极克拉通区域下方的水平地幔热流向西延伸至横贯南极山脉的顶部,可能为横贯南极山脉西段的不对称隆起提供了浮动热负荷。因此,罗斯海盆地上地幔中方位各向异性结构的存在,表明热驱动隆起机制可能是西南极裂陷和横贯南极西部山脉抬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fficiency of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for Imbalanced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an Extended Margin and Disagreement Performance
使用扩展裕度和不一致性能的极端梯度提升对于不平衡土地覆盖分类的效率
  • DOI:
    10.3390/ijgi8070315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Sun Fei;Wang Run;Wan Bo;Su Yanjun;Guo Qinghua;Huang Youxin;Wu Xincai
  • 通讯作者:
    Wu Xincai
Azimuthal anisotropy beneath the deep central Aleutian subduction zone from normal mode coupling
简正模耦合下阿留申俯冲带中央深处的方位各向异性
  • DOI:
    10.1016/j.jog.2019.10167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Geodynamic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Cheng Wei;Hu Xiao-Gang;Liu Lin-Tao
  • 通讯作者:
    Liu Lin-Tao
Anisotropy gradients in the middle of the Ross Sea Embayment, West Antarctica: 1 Evidence from QL scattered surface waves
南极洲西部罗斯海海湾中部的各向异性梯度:1 来自 QL 散射表面波的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W. Cheng;X. G. Hu;L. T. Liu
  • 通讯作者:
    L. T. Liu
南极上地幔结构异常对长周期自由振荡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威;胡小刚
  • 通讯作者:
    胡小刚
Secondary microseisms of North Atlantic windstorms in Central Eurasia-an understanding of an anomalously big bulge of seismic noise before the 2001 November 14 M (w) 7.8 Kunlun earthquake
欧亚大陆中部北大西洋风暴的次生微震——对2001年11月14日7.8级昆仑地震前地震噪声异常大隆起的认识
  • DOI:
    10.1093/gji/ggy23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Hu;X. G.
  • 通讯作者:
    X. 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IGSO星增加RDSS功能问题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颖;刘根友;陈晓峰;郝晓光;施柏山;胡小刚;Liu Ying1),Liu Genyou2),Chen Xiaofeng3),Hao Xiaogu
  • 通讯作者:
    Liu Ying1),Liu Genyou2),Chen Xiaofeng3),Hao Xiaogu
利用重力观测约束2011日本Tohoku大地震的震源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秀秀;胡小刚;郝晓光;柳林涛
  • 通讯作者:
    柳林涛
利用芦山地震自由振荡信号检验中国大陆超导重力仪的高频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江颖;胡小刚
  • 通讯作者:
    胡小刚
重力聚点的地球重力学性质与J2项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鹏硕;刘根友;胡小刚;张茂顺;郝晓光
  • 通讯作者:
    郝晓光
汶川大地震前非台风扰动现象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小刚;郝晓光;薛秀秀;HU Xiao-Gang, HAO Xiao-Guang~* , XUE Xiu-XiuKey La
  • 通讯作者:
    HU Xiao-Gang, HAO Xiao-Guang~* , XUE Xiu-XiuKey La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小刚的其他基金

震源近场俯冲板块碎片对全球长周期面波振幅影响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面向中、小学生的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科学普及活动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15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中国大陆及其邻域地脉动观测的深入研究
  • 批准号:
    41374029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地球简正模耦合研究上地幔过渡区方位各向异性
  • 批准号:
    41174022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卫星重力观测东南极冰盖质量平衡的研究
  • 批准号:
    40774011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