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多功能力学量传感器及其阵列的研制与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67235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0812.实验固体力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dielectric elastomer is a hyperelastic material and the graphene is a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nd have specific physical properties. They are smart materials and ar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es and human life.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m to find any useful property. .The purpose of the proposal is to develop several flexible mechanics sensors and arrays based on the usefu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two materials. The sensors will be developed can measure forces and displacements between two objects and the arrays can be employed to measure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between two objects surfaces. These flexible sensors have both sensor and actuator functions, which can output forces and displacements. . .The required application of the sensors will be developed is to measure force between two objects surfaces of a machine. The gap for assembled sensors is only 2 mm and stress transferred from one surface to the other is about 1.5 MPa. It is obvious that only the soft arrays will be developed can meet the need. In addition, these sensors can be employed in the skin of soft robots with the functions of sensitivities and actions.
具有超弹性性质的介电弹性体和具有二维晶体结构的石墨烯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而且还有一些新的性质被不断的发现的。这两类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正不断地被研制出来,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此项申请拟结合这两种材料的特点,研制多功能的柔性力学量传感器单体和阵列,可以测量两物体间的压力和相对位移。阵列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压力分布。所谓柔性是指传感器由柔性材料构成,自身可弯曲。所谓多功能是指一支传感器可测量多个物理量,而且,还具有驱动器的功能,可以输出力或位移。这种传感器不仅可以测量压力,若在夹持试样的卡头上加装转换装置,也可以测量施加到被测试样的拉力。.这类传感器急需的用途之一是测量一种机械两接触面间的传递的作用力,两接触面之间只有2mm缝隙可以安装传感器,传递的应力约为1.5MPa。只有这种柔性传感器阵列可以解决此问题。另外,这类传感器还可以作为柔性智能机器人有传感和驱动器功能皮肤

结项摘要

研制一类多功能的柔性力学量传感器,其中的挤压力柔性传感器可以测量2mm缝隙间的挤压力和相对位移。还研制了四种不同功能的柔性传感器。分别是柔性敏感条传感器组件、柔性摩擦力传感器、阻容串联式柔性接触力传感器和三向触觉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都可以作为柔性智能机器人有传感和驱动器功能皮肤的一部分。同时我们还做了柔性材料的力电性质以及非柔性电介质材料的力电性质研究。同时还做了如下的工作:超弹性薄膜起皱临界电压与电极尺度关系的实验研究;典型电介质材料机玻璃和聚乙烯在交变电场下的弯曲变形研究;利用电声脉冲检测介电材料内部缺陷的新方法。将此方法还可应用到金属表面涂层的脱粘无损检测。为了改变金属的表面性质,有时会在金属表面镀涂层。这些涂层多数是绝缘材料,有效的无损检测涂脱粘是保证质量必要手段。我们方法正好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1)
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国立;侯振德;屈川;富东慧
  • 通讯作者:
    富东慧
电极面积对介电弹性体薄膜电致起皱影响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帆;侯振德;张国立;富东慧;屈川
  • 通讯作者:
    屈川
一种测量纯摩擦力的柔性传感器及应变敏感条的研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航;屈川;侯振德
  • 通讯作者:
    侯振德
一种阻容串联式柔性力传感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文佳;屈川;侯振德
  • 通讯作者:
    侯振德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有关骨替代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已接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增福;侯振德
  • 通讯作者:
    侯振德
湿骨内压电电压的测试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莲云;侯振德;富东慧;等
  • 通讯作者:
切应力对牛骨蠕变变形的影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今朝;侯振德;富东慧;徐莲云
  • 通讯作者:
    徐莲云
利用分形相关法测量股骨头剖开面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实验力 学V01.2O No.2 271-274, 2005年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振德;张增福;徐莲云
  • 通讯作者:
    徐莲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侯振德的其他基金

湿骨内压电信号和流动电位耦合关系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1137221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10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全断面掘进装备刀盘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系统开发
  • 批准号:
    1107217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在骨单元水平研究骨的力电性质
  • 批准号:
    10672119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分形相关法的研究及在生物材料力-电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 批准号:
    10372070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