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故障注入攻击下密码芯片的故障产生机理及安全验证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67251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204.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硬件技术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Cryptographic integrated circuits (ICs) are widely employed into the embedded systems which demand confidentiality and integrity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bank cards, trusted platform modules, e-passports and USB keys. These devices generally have embedded cryptographic ICs running cryptographic algorithms such as DES, AES or RSA. However, the security of the devices are threatened by the attacks that inject faults into the devices and then cause exploitable abnormal behavior. High-resolution fault injection tools such as femtosecond laser and micro-beam ion fault injection have been proved as a serious threat to cryptographic ICs. Transistors hit by a pulse of photons or ions may conduct transiently, thereby introducing transient logic errors. Attackers can make use of this abnormal behavior and extract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at the devices try to protect. ..This project aim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emiconductor ionization,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ive fault gene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Then we propose a design-time simulation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security of the cryptographic IC design against fault injection attacks. This design-tim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demands the integration of study on ionization mechanism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cryptographic algorithms, IC design and evaluation. Thorough study of this topic will help designers identify the security weaknesses at an early stage, so as to avoid costly silicon re-spins, and to achieve faster time-to-market. In the long run, it will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ryptographic IC design in our country.
密码安全芯片大量地存在于电子产品中,尽管安全芯片中有复杂的加解密算法和密钥保护机制,然而安全芯片易受到故障注入攻击,尤其是当半导体制程工艺从深亚微米进展到纳米级别,高精度的故障注入攻击已对安全芯片产生严重威胁。深入理解芯片在高精度故障注入攻击产生和传输有效故障的机理对于安全芯片的设计与防御至关重要。本课题旨在研究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工艺条件下有效故障产生与传输的机理,建立故障成功率模型。并针对器件级单粒子翻转模型无法快速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仿真的问题,建立模块级、门级、晶体管级相结合的设计阶段的仿真系统,运用通用的IC 设计EDA 工具在安全芯片设计阶段的后期,对算法弱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本课题需要整合半导体物理离子化机理、密码算法与IC设计验证流程。在设计阶段对故障攻击进行安全评估,并对防御性设计进行验证,可以避免对实际芯片测试才发现设计缺陷情况下所导致的费时费力、价格昂贵的再次流片。

结项摘要

1. 分析飞秒激光与重离子微束在深亚微米晶体管内的离化电荷的扩散和收集机理。.飞秒激光强光场对半导体材料产生非线性效应。入射光在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发生多光子吸收和电离,但不发生烧烛及损伤,从而使安全芯片内部的逻辑单元翻转。双光子吸收是一种典型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其产生的几率正比于光子通量密度的平方。入射光只有局限在物镜焦点出空间体积约为lamda (入射光波长)的范围内,才能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发生多光子吸收和电离,使芯片内部的逻辑模块翻转,从而提高聚焦精度。本项目提出,在芯片制造完成后的测试阶段,可利用飞秒激光进行高精度故障注入,对芯片的辐射效应敏感点进行系统全面的测试评估,可大幅降低传统方法中需要的传感器或探测器数量。..2. 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密码芯片安全性测试技术研究,基于数据相关性分析的SRAM的故障检测和纠错;以及基于压缩感知和基追踪的故障测试方法。.现有芯片的单粒子效应测试要求测试工程师在辐射源辐照下长时间反复扫描抽检芯片,仅凭输出结果来分析和判断芯片内部可靠性或者安全性。这样的测试方法费时费力、容易误检漏检,且不能有效帮助防御设计。.本课题利用芯片内部敏感点具有稀疏性的这一特性,采用压缩感知、高精度故障注入技术和DFT(Design for Test)技术对芯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展开研究。以较少的扫描寄存器和测试向量,对芯片的漏洞进行系统全面的测试评估。此方法可便捷高效地对芯片进行辐照效应安全和可靠性检测。本课题中以基于AES的密码电路为例进行仿真实验,表明检测效率可提高数十倍。..3. 在SRAM的故障检测和纠错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SRAM芯片的单粒子探测系统,采用重离子86Kr26+作为辐照源对该纠检错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基于数据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是以块为单位进行数据检测和纠正的,可以检测和纠正多位的严重错误。该方法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相对较小,当数据量较大时,其性能远优于其他字节级或位级保护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6)
专利数量(0)
A Generic Block-Level Error Confinement Technique for Memory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通用内存块级错误限制技术
  • DOI:
    10.3390/app922473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Applied Sciences-Basel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Shao Cuiping;Li Huiyun;Wang Zheng;Fang Jiayan
  • 通讯作者:
    Fang Jiayan
一种基于分块主成分分析的存储器容错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集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嘉言;邵翠萍;李慧云
  • 通讯作者:
    李慧云
Fast and automatic security test on cryptographic ICs against fault injection attacks based on design for security test
基于安全测试设计的密码集成电路针对故障注入攻击的快速自动安全测试
  • DOI:
    10.1049/iet-ifs.2016.02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ET Information Security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Shao Cuiping;Li Huiyun;Zhou Jianbin
  • 通讯作者:
    Zhou Jianbin
Identifying Single-Event Transient Location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基于压缩感知的单事件瞬变位置识别
  • DOI:
    10.1109/tvlsi.2017.2778750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System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hao Cuiping;Li Huiyun
  • 通讯作者:
    Li Huiyun
Detecting Fault Injection Attacks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an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基于压缩感知和整数线性规划的故障注入攻击检测
  • DOI:
    10.1109/tdsc.2018.2821140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 影响因子:
    7.3
  • 作者:
    Li Huiyun;Shao Cuiping;Wang Zheng
  • 通讯作者:
    Wang Z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及其监管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统计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慧云;吕文超
  • 通讯作者:
    吕文超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心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伟;钟毅平;李慧云;孟楚熠;游畅;傅小兰
  • 通讯作者:
    傅小兰
小鼠静脉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后栀子苷的脑药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温然;赵雪姣;李慧云;杨冰;程艳珂;陆洋;杜守颖
  • 通讯作者:
    杜守颖
可防御侧信道攻击的高效椭圆曲线标量乘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技术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邬可可;李慧云;于峰崎
  • 通讯作者:
    于峰崎
一种基于轻量级矢量地图的无人车导航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集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闻达;王峥;李慧云;方文其;梁嘉宁
  • 通讯作者:
    梁嘉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慧云的其他基金

在设计阶段验证密码芯片安全程度的方法
  • 批准号:
    60901052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