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融合通信参量的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60834003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1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F0301.控制理论与技术
- 结题年份:2012
- 批准年份:2008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09-01-01 至2012-12-31
- 项目参与者:俞立; 陈杰; 高会军; 王常虹; 丘立; 薛锋章; 吴立刚; 徐建明; 张文安;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网络给控制系统带来了新的系统组建通讯信道,由此系统拥有了更强大的功能,同时反馈系统分析与综合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反馈系统带来了反馈结构的非完整性(即由网络中的信号是以数据包形式传输的,反馈信号在时间上存在着的间歇特征)和信息的非完整性(即由网络传输的信号是具有误码、掉包等随机特征的有限字长二进制信号)。这类结构和信息上的双重非完整性给反馈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根本性的困难在于控制理论和通讯理论的不匹配,即传统的控制理论总是假设系统中的信号是完整的;而传统的通讯理论没有充分考虑信号的实时性。在本项目将融合控制理论和信息论的特点,研究面向网络化反馈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信道模型,深入探讨信道对反馈系统本质性的约束和产生这类约束的机理。进而面向网络化系统的特征,提出适合于网络环境的反馈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希望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成果。
结项摘要
网络给控制系统带来了新的系统组件- - 通讯信道。通讯信道使得反馈系统拥有了更强大的功能,同时也给反馈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反馈系统中反馈结构的非完整性(即由网络中的信号是以数据包形式传输的,反馈信号在时间上存在着的间歇特征)和信息的非完整性(即由网络传输的信号是具有误码、掉包等随机特征的有限字长二进制信号)。这类结构和信息上的双重非完整性给反馈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根本性的困难在于控制理论和通讯理论的不匹配,即传统的控制理论总是假设系统中的信号是完整的;而传统的通讯理论没有充分考虑信号的实时性。本项目将融合控制理论和信息论的特点,研究面向网络化反馈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信道模型,深入探讨信道对反馈系统本质性的约束和产生这类约束的机理。进而面向网络化系统的特征,提出适合于网络环境的反馈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希望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成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3)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9)
专利数量(0)
Delay-dependent robust H-infinity controller synthesis for discrete singular delay systems
用于离散奇异延迟系统的延迟相关鲁棒 H-无穷控制器综合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Nonlinear Control
- 影响因子:--
- 作者:Zhiguang Feng;James Lam;Huijun Gao
- 通讯作者:Huijun Gao
基于H∞控制方法的多链路网络拥塞控制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可芸;俞立;张文安
- 通讯作者:张文安
H∞ filtering of network discrete-time systems with random packet losses
H 具有随机数据包丢失的网络离散时间系统的过滤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
- 影响因子:--
- 作者:Zhang Wen-An;Yu Li;Song Hongbo
- 通讯作者:Song Hongbo
Robust sampled-data H∞ control with stochastic sampling
具有随机采样的鲁棒采样数据 H 控制
-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3.004
- 发表时间:2009-07
- 期刊:Automatica
- 影响因子:6.4
- 作者:Huijun Gao;Junli Wu;Peng Shi
- 通讯作者:Peng Shi
Stability analysis for discrete-time switched time-delay systems
离散时间切换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DOI:10.1016/j.automatica.2009.05.027
- 发表时间:2009
- 期刊:Automatica
- 影响因子:6.4
- 作者:Zhang Wen-An;Yu Li
- 通讯作者:Yu 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天线伺服系统的快速辨识算法
- DOI:10.7641/cta.2019.90491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控制理论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作者:卢洁莹;苏为洲
- 通讯作者:苏为洲
伺服系统的反馈控制设计研究综述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控制理论及应用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磊;苏为洲
- 通讯作者:苏为洲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苏为洲的其他基金
高精度天线伺服控制系统基础理论与方法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298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信道随机时延等网络不确定性下的均方线性最优控制
- 批准号:61673183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6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网络化反馈系统中的动态量化器设计和最优估计
- 批准号:61273109
- 批准年份:2012
- 资助金额:8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网络反馈系统的性能极限与相关的最优设计方法
- 批准号:60774057
- 批准年份:2007
- 资助金额:2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具有不确定性或干扰的反馈系统的性能极限
- 批准号:60474028
- 批准年份:2004
- 资助金额:2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