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净表面制备中纳米颗粒的行为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0500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research is on the behavior and mechanisms of nano-particle removal in the post-CMP cleaning process.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clean surface with the roughness, cleanliness and damage at atom scale in the fabr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particle movement during the brush scrubbing process is observed and traced by the flouresence technique. AFM is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adhesion force between the particle and the ultra-smooth surface and SEM is us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no-particle. The forces and conditions of adsorption and removal is analiz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pH value, surfactant as well as dissolved gases and other factors are evaluated. An aqueous soluton will be investigated to well control the removal of nano-particle in post-CMP cleaning for Cu and low-k material. The model of nano-particle adhesion and removal are established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 mechanisms and the theory of hydrodynamics, contact mechanics, interface science and triboly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improment of cleaning process.
针对下一代集成电路硅晶片及芯片制造中材料表面原子级粗糙度、洁净度和低损伤的加工要求,为解决现有化学机械抛光(CMP)后清洗工艺中面临的纳米颗粒去除问题,研究清洗工艺条件下纳米颗粒行为规律,并分析其形成机制。通过改进基于荧光显微技术的纳米颗粒运动观测系统,对机械擦洗时纳米颗粒运动进行直接实验观测。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等实验手段,对纳米颗粒与超光滑表面及清洗刷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测试,研究吸附、去除及运动等行为的力学条件。控制温度、湿度、pH值、表面活性剂以及溶解气体等因素,分析其对吸附作用力的影响。改进Cu及low-k介质清洗剂,从而有效控制其CMP后清洗中的纳米颗粒去除。结合流体力学、接触力学、界面物理化学、摩擦学等原理,分析纳米颗粒的行为规律,从微观角度探索纳米颗粒的粘附和去除机理,建立纳米颗粒运动的物理模型,为清洗工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结项摘要

针对下一代集成电路硅晶片及芯片制造中材料表面原子级粗糙度、洁净度和低损伤的加工要求,为解决现有化学机械抛光(CMP)后清洗工艺中面临的纳米颗粒去除问题,研究清洗工艺条件下纳米颗粒行为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改进基于荧光显微技术的纳米颗粒运动观测系统,采用基于颗粒运动路径分析(PTV)方法,对原子级光滑的铜表面与多孔聚乙烯醇(PVA)刷之间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运动进行直接实验观测,并分析颗粒的运动路径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弹性力和摩擦力去除的颗粒一般为圆弧形轨迹,颗粒运动速度与清洗刷转速相同,为定值,流体力去除颗粒的路径为随机曲线,颗粒运动速度波动大。.研究工艺参数的影响,颗粒去除率与清洗刷转速之间的关系可拟合为S形曲线,体现出多重变量作用影响。清洗刷压力增加和引入表面活性剂可明显提高颗粒去除率。考察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两种表面活性剂,其中转速和压力维持在中下水平时,质量分数为1%时,SDS和AES纳米颗粒去除率分别较纯水清洗提高28%~45%,酸性环境可以增加颗粒去除率,pH为3.3时颗粒去除率较pH=7时提高10%~20%,原因是铜表面氧化物与H+反应形成的腐蚀去除作用。增加清洗刷转速和压力,颗粒去除率可超过99%。.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纳米颗粒与超光滑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测试,研究粒径、pH 值、表面活性剂、颗粒所受载荷大小和速度对吸附和摩擦力的影响。通过探针与超光滑表面摩擦,探针推动纳米颗粒运动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wt以上时,可以稳定观察到随着浓度增加,摩擦系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体现了表面活性剂在Si表面形成润滑膜进行承载和润滑的作用。室温空气环境中,对于 500nm和100nm粒径颗粒,在Ra为5~20nm的Cu表面的吸附时,其摩擦力与载荷之间关系为Ff ∝ FLoad,符合Hertz理论的推论结果,推动速度在10~500nm/s时对于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可忽略。.结合流体力学、接触力学、界面 物理化学、摩擦学等原理,从微观角度探索纳米颗粒的粘附和去除机理,建立了纳米颗粒运动的物理模型:弹性力,摩擦力和流体冲击是三种主要的颗粒去除影响力,颗粒去除是三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课题研究为清洗工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铜互连兆声清洗中结构损伤预测的有限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雅婷;孟春玲;董秀萍;路新春
  • 通讯作者:
    路新春
Probing particle removal in brush scrubber cleaning with fluorescence technique
使用荧光技术探测刷式洗涤器清洁中的颗粒去除
  • DOI:
    10.1007/s11431-013-5396-x
  • 发表时间:
    2013-10
  • 期刊: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英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ang, YaTing;Li, Yang;Guo, Dan;Meng, ChunLing
  • 通讯作者:
    Meng, ChunLing
高频超声清洗中声场分布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爱云;黄雅婷;冯涛;董秀萍
  • 通讯作者:
    董秀萍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tructure failure in Cu interconnect megasonic cleaning
铜互连兆频清洗中结构失效的有限元分析
  • DOI:
    10.3788/ope.20132108.2064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ang, Ya-Ting;Meng, Chun-Ling;Dong, Xiu-Ping;Lu, Xin-Chun
  • 通讯作者:
    Lu, Xin-Chun
粘附性具有可控响应性的智能超疏水表面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玉德;高东明;黄雅婷;张会臣
  • 通讯作者:
    张会臣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太子参水煎液对T2DM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人参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雅婷;阚永军;朱严锦;胡娟
  • 通讯作者:
    胡娟
鸡尾酒会问题与相关听觉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自动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雅婷;石晶;许家铭;徐波
  • 通讯作者:
    徐波
激光焊接对接拼缝测量的微景深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平江;黄雅婷;齐江飞;彭芳瑜;李斌;唐小琦
  • 通讯作者:
    唐小琦
单中心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手术患者产前诊断情况及早期效果分析:来自22年间626例患者的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飞;陈国强;黄雅婷;欧艳秋;李晓华
  • 通讯作者:
    李晓华
知识产权管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薇;眭文娟;黄雅婷
  • 通讯作者:
    黄雅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