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类文物新型修复材料的研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62021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2.无机非金属基础材料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re are abundant of ceramic culture relics, which urgent need to be repaired. But comm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ceramics such as plaster have several fatal defects of loosen structure, weak strength and large probability of new destructive effect to the ceramic wares. And also the imitation coating materials of glaze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of poor thermal stability, large probability of turning yellowish and peeling off, etc. So it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The project attempt to make usage of the high strength, easy control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roperty of geopolymer materials and modify them to develop a kind of restoration materials fitting for different ancient ceramic bodies, according to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work and the experiences of traditional restoration of ceramic cultural relics. Meanwhile, a kind of high performance and easy solidification in normal temperature polyorganosiloxane resin epoxy hydrogenated bisphenol A paint which is fitting for the surface restoration of ceramic cultural relics is prepared by property modification and technical process adjusting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weak durability and bad discoloration of traditional imitation coating materials of glaze. The research will not only expected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restoration material single and to improve the inadequacy of restoration effect for ceramic cultural relics, but also greatly boost the scientific conservation and efficient exhibition of the restoration of ceramic culture relics.
我国拥有数量巨大的残损陶瓷类文物,亟待整理修复,其中修复材料是影响修复质量的关键瓶颈。目前常用的陶瓷类文物修复胎、釉补全材料分别存在结构疏松、强度差、易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和热稳定性差、易泛黄或剥落等不同程度的缺陷,亟待提升。鉴于此,本项目将利用地质胶凝聚合物材料高强度、组分和性能可控等优势,针对比较典型的陶瓷类文物胎体研制相关系列的高性能胎体修复补全材料。同时,通过尝试改性和调整工艺参数,制备一种兼具无机和有机涂料性能有点的聚硅氧烷-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复合涂料,以突破传统仿釉有机涂料耐候性、色变性不佳的瓶颈。有望改进陶瓷类文物修复材料单一、修复效果欠佳等不足,对于珍贵陶瓷类文物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展示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结项摘要

课题研究针对目前常用的陶瓷类文物修复胎、釉补全材料分别存在结构疏松、强度差、易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和热稳定性差、易泛黄或剥落等不同程度的缺陷等问题,利用地质胶凝聚合物材料的优势,选用超白高岭土为铝硅酸盐原料,钠水玻璃及NaOH为复合激发剂,不仅探索制备了可用于高白度古陶瓷修复的碱激发胶凝聚合材料,还通过调整TiO2或ZrO2添加量等工艺参数,研制了适宜于不同材质属性陶瓷类文物的系列新型胎体补全修复材料,所制备的碱激发高岭土胶凝聚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抗老化性能、白度等,是优良的陶瓷胎体修复材料。同时,课题研究制备了高透明度、无毒无害的无机胶凝聚合物仿釉材料,并通过添加不同细度的玻璃微珠和矿物颜料,可适宜古代不同颜色釉瓷器的修复,解决了传统陶瓷类文物修复仿釉材料热稳定性差、耐紫外光差、易泛黄或剥落等缺点。此外,课题还借鉴硅酸盐玻璃熔体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碱激发高岭土胶凝聚合“水熔体”理论,拓宽了碱激发胶凝聚合材料的其它应用领域,并为探索研究完善其反应机理提供了新方向。该研究工作,不仅突破性地解决了陶瓷类文物修复材料单一、修复效果欠佳等问题,对于珍贵陶瓷类文物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展示也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8)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白瓷EDXRF分析
  • DOI:
    10.16860/j.cnki.32-1251/tq.2019.01.01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江苏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璇;吴隽;张茂林;李其江;郁永彬
  • 通讯作者:
    郁永彬
景德镇“釉灰”的发展演变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陶瓷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其江;张茂林;熊露;计颖;吴隽
  • 通讯作者:
    吴隽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出土青瓷EDXRF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佛山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璇;吴隽;张茂林;李其江;吴军明;郁永彬
  • 通讯作者:
    郁永彬
我国“釉灰”的起源及发展演变探析
  • DOI:
    10.13958/j.cnki.ztcg.2019.06.00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陶瓷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其江;计颖;张茂林;熊露;吴隽
  • 通讯作者:
    吴隽
数字流变特征的陶瓷凤纹函数建立及应用
  • DOI:
    10.13957/j.cnki.tcxb.2019.01.01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陶瓷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露;唐敏;吴琳;袁枫;方涛;郁永彬
  • 通讯作者:
    郁永彬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古陶瓷的断源断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硅酸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隽;罗宏杰;李家治
  • 通讯作者:
    李家治
唐三彩黄釉与娇黄釉的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隽;邓泽群;郑乃章;李其江;张茂林;吴军明
  • 通讯作者:
    吴军明
明清以来景德镇陶瓷施釉工艺的演变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陶瓷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军明;吴隽;郑乃章;LI Qijiang ZHANG Maolin WU Junming WU Juan ZHENG Naizhang(Jin
  • 通讯作者:
    LI Qijiang ZHANG Maolin WU Junming WU Juan ZHENG Naizhang(Jin
龙泉粉青釉的仿制及呈色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陶瓷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其江;吴隽;朱建萍;梁铎;张茂林;吴军明
  • 通讯作者:
    吴军明
明清时期陶瓷官窑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陶瓷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隽;黄胜辉;陈世伟;曹建文
  • 通讯作者:
    曹建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隽的其他基金

古代“水碓”、“柴窑”等工艺异于现代制瓷技术影响成瓷、着色的内在机理探析
  • 批准号:
    5136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52.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古陶瓷烧制中的“多元气氛”表征及对制品呈色影响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51162017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古代釉陶、原始瓷和瓷器的界定标准及工艺特点探析
  • 批准号:
    5096200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陶器的起源及其早期工艺特点探析
  • 批准号:
    5076200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