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病证结合COPD测评工具的研制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8147364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H3108.中医内科学
- 结题年份:2018
- 批准年份:2014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5-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王明航; 施学忠; 崔红新; 谢洋; 郑万春; 贾玉聪; 王冰; 吴兆宇;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Development the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instrument based on th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for TCM. Currently, the scale or questionnaire is mostly established by the classical test theory, in which are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oo many items, too much length of the items and lack of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s of the instruments can not be determined. At present, item response theory,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and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s are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the instrument. We will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study. To begin with, based on the initial established specific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scale for COPD patients (COPD-PRO) and the Effectiveness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of COPD (ESQ-COPD), summarize and concise the concept of lung in TCM, especially for COPD through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s, improve the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basis and add the items to the item bank, and combined with the modem test theory, such as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Then evaluate the subjects' ability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items, shorten the testing time and the calculation amount, and accurate individualized evaluation of the subjects, improve the measuring accuracy and comprehensiveness, and finally form the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version. What's more, according to the large sample and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s, assess the practic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COPD-PRO by determining the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nchor-based method and distribution-based method, to reflect the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for TCM. The established methods will provide the inspirations and methods for other chronic disease researches.
基于病证结合理论的测评工具是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部分。目前已有量表/问卷多建立在经典测量理论基础上,或存在条目冗长或信息量缺失等缺点,且缺乏临床最小差异值的估算,亟需完善。项目反应理论和计算机自适测试及最小差异值是目前测评工具研制与评价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在前期研制的COPD患者报告结局量表、COPD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凝练中医肺系病理论,完善理论模型和条目库,并结合项目反应理论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等现代测量技术,评价被试者的能力和条目难度,缩短测试时间和计算量,做出个体化的精确评价,形成COPD测评工具的修订版和计算机自适测试版。进一步基于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锚定法和分布法估算临床最小差异值,评价测评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量化依据,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标准。所建立的测评工具研制与评价关键技术将为其他疾病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结项摘要
基于病证结合理论的测评工具是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部分。目前已有测评工具的研制与评价多建立在经典测量理论基础上,存在一定局限,且缺乏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亟需完善。项目反应理论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及MCID是目前测评工具研制与评价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在前期研制的COPD患者报告结局量表(COPD-PRO)、COPD 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OPD)基础上,基于病证结合理论,进一步优化概念框架与条目池,并结合项目反应理论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等现代测量技术,形成COPD-PRO、ESQ-COPD的修订版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锚定法和分布法估算COPD-PRO、ESQ-COPD的MCID。研究显示,形成的COPD-PRO、ESQ-COPD修订版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版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初步确定并验证了COPD-PRO、ESQ-COPD的MCID,可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所建立的测评工具研制与评价关键技术将为其他疾病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测评工具的研制与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中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建生;王明航;余学庆;谢洋;李素云
- 通讯作者:李素云
项目反应理论在呼吸疾病生存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中国老年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谢洋;王佳佳
- 通讯作者:王佳佳
最小临床重要差值在COPD生存质量测评工具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全科医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辉;谢洋;李建生
- 通讯作者:李建生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测评工具的研制与思考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辉;李建生;谢洋
- 通讯作者:谢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修订的专家问卷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谢洋;王佳佳;李建生
- 通讯作者:李建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 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作者:司一妹;张海龙;李宣霖;王佳佳;王至婉;李建生
- 通讯作者:李建生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伟;许戈良;荚卫东;葛勇胜;马金良;王志华;李建生
- 通讯作者:李建生
TNP-470对MHCC97-H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
- DOI:--
- 发表时间:2009
- 期刊:肝胆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孟立祥;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许戈良;荚卫东;余继海;刘文斌
- 通讯作者:刘文斌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古籍中肺热病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瑞;李建生;李轲;许玉龙;陈丽平;张宛秋
- 通讯作者:张宛秋
中医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级联反应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2):81-84
- 影响因子:--
- 作者:高剑峰*;李建生
- 通讯作者:李建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建生的其他基金
基于组分配伍探讨补肺益肾方阻抑炎症反应治疗COPD机制
- 批准号:81973822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56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调控TGF-β1/wnt/β-catenin与PPARγ通路的金水缓纤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机制
- 批准号:81673942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6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调补肺肾三法调控多维分子网络治疗COPD的作用及远后效应
- 批准号:81130062
- 批准年份:2011
- 资助金额:2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大黄苷元联合溶栓对血栓性脑缺血大鼠脑微血管损伤的保护机制
- 批准号:30873265
- 批准年份:2008
- 资助金额:3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证和血瘀证的方证相应研究
- 批准号:30772797
- 批准年份:2007
- 资助金额:3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脑脉通对脑缺血老龄大鼠脑血管基底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批准号:30371812
- 批准年份:2003
- 资助金额:19.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