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晚期传粉昆虫与虫媒植物的协同演化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30065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2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1.动物进化与发育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Based on abundant and diverse specimens of pollinating insects collect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 from the upper Mesozoic of northeastern China, Our proposed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systematics, phylogeny, functional morphology, habitat occupation, and associations with entomophilous plant of these specimens to reveal the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paleoecology of their pollination mutualisms prior to the appearance of angiosperms in the fossil record. We propose to compare pollination mechanisms of extinct insect lineages with major extant pollinating insects to understand the early history,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modern pollinating insects. In particular, our investigation of the mouthparts, diets, feeding styles and body structures of preangiospermous fossil pollinators will be linked to developments in the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environment.We will evaluate whether coevolution can be demonstrated in fossil record of insect pollinators and plants with reference to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The results from our study will provide not only empirical historical evidence of the origi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pollinating insects but also supply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detecting the progresses and mechanisms of early coevolution with gymnospermous host plants.
在过去十年中我国东北中生代晚期地层中所采集到的丰富的传粉昆虫化石标本积累的基础上,对传粉昆虫化石分类、系统学、功能形态分析、生境习性以及与寄主植物的关系开展研究,揭示传粉昆虫与虫媒植物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自然历史。通过对比绝灭和现生传粉昆虫代表类群的传粉机制,进一步理解现代传粉昆虫最初形成的早期历史和演化过程。尤其注重对典型传粉类群的口器类型、身体结构和取食习性进行形态功能分析,探讨昆虫传粉习性的演化与古生态、古环境变迁的内在联系及可能的模式。为当前研究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演变历史提供可靠的地史材料和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对中国北方晚石炭世及中生代晚期的直翅类、脉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长翅目等昆虫化石进行了系统的采集,采获各类昆虫化石16000余件。已发表科普专著1部,研究论文155篇,其中SCI论文149篇。分类学工作主要集中在脉翅目的丽蛉、长翅目的中生蝎蛉,膜翅目的叶峰等重要昆虫类群中。利用形态特征及分子序列片段,结合系统发育方法和几何形态学手段,对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建。报道昆虫3新科,68新属,180个新种。12个科为我国的首次发现,同时也是世界上该科的最老代表。在宁夏中卫石炭纪地层中的古直翅目昆虫化石(Miamia maimai)的后胸上发现了体长0.8mm的螨虫,在甲螨亚目混居甲螨总股(Mixonomata)下建立了一个新科(Carbolohmanniidae),将甲螨类的起源向前推进了2.5亿年。证明了该螨虫和直翅目昆虫(Miamia maimai)是携带传播的关系。发现了中侏罗世脉翅目丽玲昆虫与本内苏铁裸子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新的传粉模式。证明了在中侏罗世具有细长吸受式口器的丽蛉昆虫昆虫可以在已灭绝的裸子植物上取食传粉滴,同时起到了传粉的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粉昆虫早期生态演化的观点。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传粉昆虫在被子植物辐射之前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基本的材料和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new Late Cretaceous genus and species of polypore fungus beetles (Coleoptera, Tetratomidae) from northern Myanmar
缅甸北部晚白垩世多孔菌甲虫(鞘翅目、Tetratomidae)一新属和种
  • DOI:
    10.1016/j.cretres.2016.08.006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Cretaceou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Yu Yali;Hsiao Yun;Slipinski Adam;Jin Jianhua;Ren Dong;Pang Hong
  • 通讯作者:
    Pang Hong
Two new glaphyrids (Coleoptera, Scarabaeoidea) from the Jehol Biota, China
中国热河生物群的两种新剑鱼目(鞘翅目、金龟子科)
  • DOI:
    10.1016/j.cretres.2015.10.026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Cretaceou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Zhao Hongyun;Bai Ming;Shih Chungkun;Ren Dong
  • 通讯作者:
    Ren Dong
Hoplitolyda duolunica gen. et sp. nov. (Insecta, Hymenoptera, Praesiricidae), the Hitherto largest sawfly from the Mesozoic of China.
多伦甲螟属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2420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Gao T;Shih C;Rasnitsyn AP;Ren D
  • 通讯作者:
    Ren D
New fossil ephialtitids elucidating the origi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podeal-metasomal articulation in Apocrita (Hymenoptera).
新化石 ephialtitids 阐明了 Apocrita(膜翅目)原代-交代体关节的起源和转变
  • DOI:
    10.1186/s12862-015-0317-1
  • 发表时间:
    2015-03-13
  • 期刊: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Li L;Shih C;Rasnitsyn AP;Ren D
  • 通讯作者:
    Ren D
Two new species of Trichocerida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Jiulongshan Formation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内蒙古中侏罗统九龙山组木角虫科二新种
  • DOI:
    10.3897/zookeys.411.6858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ZooKeys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Dong F;Shih C;Ren D
  • 通讯作者:
    Ren D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化石昆虫研究成就与展望
  •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19.13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师超凡;任东
  • 通讯作者:
    任东
冀北、辽西义县组昆虫群落古生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建东;任东;刘平娟
  • 通讯作者:
    刘平娟
延迟容忍网络中接触探测过程建模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童林萍;任东;徐守志;蒋廷耀
  • 通讯作者:
    蒋廷耀
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原毛蚊科(昆虫纲,双翅目)昆虫化石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剑英;任东
  • 通讯作者:
    任东
环境因子对腐殖酸诱导双氯芬酸光降解的影响
  • DOI:
    10.14050/j.cnki.1672-9250.2019.47.03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陈慧;陈芳;任兆刚;高辉;任东
  • 通讯作者:
    任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任东的其他基金

中国宁夏石炭纪晚期昆虫早期演化的关键事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53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宁夏石炭纪有翅昆虫的形态多样性与重要特征的辐射演化
  • 批准号:
    31730087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2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长翅目昆虫的多样性与早期演化
  • 批准号:
    31672323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宁夏中卫石炭纪晚期有翅昆虫的辐射演化
  • 批准号:
    41272006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多食亚目甲虫化石分类及早期演化研究
  • 批准号:
    31071964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北中生代晚期传粉昆虫的辐射与虫媒植物的协同演化
  • 批准号:
    40872022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生代晚期昆虫化石系统分类及其在昆虫起源和早期演化上的意义
  • 批准号:
    30430100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1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中国东北中生代脉翅目化石分类及其在昆虫系统演化上的意义
  • 批准号:
    30370184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北方中生代昆虫群演替及古生态重建
  • 批准号:
    49972001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