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涡对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迁移、耗散的影响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47600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9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2018
- 批准年份:2014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5-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杨波; 顾艳镇; 许丽晓; 刘子洲; 刘聪; 綦梦楠; 白鹏; 孟庆军; 杨婧灵;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is a direct product of winter time air-sea interaction. It's spatial distribtion and evolution can affect th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North Pacific, i.e., the Kuroshio Extension and the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 Because the mesoscale eddies play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 water transport and dissipation, this project will investigate the "eddy-resolving" distribution of mode waters, study the variability in mode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dissipation, and describe the physical. Th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mode waters and its effect on the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 and the Kuoroshio Extension will be studied by observations.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作为副热带海区的海气相互作用产物,其空间分布和变化可以影响黑潮流系、副热带逆流及太平洋年代际变化,进而影响我国气候的长期变化。 模态水的形成、迁移和耗散都与海洋涡旋活动密切相关。本项目将抓住中尺度涡对模态水迁移和耗散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模态水迁移、耗散的规律,阐明其迁移耗散的基本物理过程,特别是中尺度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利用观测资料,探讨模态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对副热带逆流与黑潮流系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结项摘要
本项目紧紧围绕中尺度涡对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STMW)的影响研究。特别是利用太平洋模态水通风实验(P-MoVE)在反气旋涡内投放的17个特殊设置Argo浮标,对中尺度涡对模态水的潜沉、迁移及演化的影响,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主要成果被评为 “2016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目前已经全面完成项目的任务,主要进展如下:.(1)中尺度涡对STMW潜沉影响研究:基于P-MoVE实验17个Argo浮标数据,我们发现模态水潜沉的“热点”发生在涡旋外围—反气旋涡东侧的南向流处。结合涡分辨率的海洋模式,发现此种海洋涡旋平流机制对潜沉率贡献可以占到总潜沉率的一半以上。.(2)涡旋过海脊对模态水的影响:通过对两个反气旋涡的追踪观测,我们发现涡旋过海脊时,涡管会发生压缩。受位涡守恒的约束,模态水层的位势涡度增大。此外,涡旋过伊豆海脊时,由于强垂直耗散影响模态水强度,使其减弱20%以上。.(3)反气旋涡中模态水的结构及其演变规律:反气旋涡中这种上温跃层上拱而温跃层下界向下弯曲的“凸透镜”结构有利于在其中心保存较厚的STMW。较轻模态水随着季节性温跃层加深快速耗散,而较重的STMW在涡旋过伊豆海脊前基本不变。过伊豆海脊时增强的耗散减弱了较重模态水。通过Hachijojima 和Bonin岛的涡旋带着STMW形成向西的输运通道。.(4)研究了模态水的多核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统计发现了STMW多核结构的普遍存在,发现表观耗氧量的极小值往往与位涡极小值相对应。STMW多核机构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普遍存在,随后较快消失,这与海洋内部混合密切相关。.(5)阐述了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多核结构的气候态分布及其年代际变化特征:黑潮延伸体(KE)稳定状态存在着显著的年际变化,当KE处于稳定状态时,150°E以东模态水生成区域海洋层结变弱,冬季形成较深的混合层,并由于快速的卷挾过程,更易形成较冷的模态水。该区域模态水类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通过背景流作用在1-3年后影响140°E以西模态水多核结构的变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Lanyu cold eddy
兰屿冷涡统计特征及形成机制
- DOI:10.1007/s10872-016-0361-5
- 发表时间:2016-02
- 期刊:Journal of Oceanography
- 影响因子:2.3
- 作者:Sun Ruili;Gao Guoping;Sun Ruili;Gu Yanzhen;Gu Yanzhen;Li Peiliang;Li Lei;Zhai Fangguo;Gu YZ;Gu YZ
- 通讯作者:Gu YZ
Revisiting the seasonal wave height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merged satellite altimetry observations
结合卫星测高观测重新审视南海季节性波高变化
- DOI:10.1007/s13131-017-1073-4
- 发表时间:2017-11
- 期刊: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影响因子:1.4
- 作者:Su Hui;Wei Chunlei;Jiang Shaocai;Li Peiliang;Zhai Fangguo
- 通讯作者:Zhai Fangguo
Climatology and decadal variations in multicore structure of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式水多核结构的气候学和年代际变化
- DOI:10.1002/2017jc013071
- 发表时间:2017-09
- 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 影响因子:--
- 作者:Liu Cong;Xie Shang-ping;Li Peiliang
- 通讯作者:Li Peiliang
Observing mesoscale eddy effects on mode-water subduction and transport in the North Pacific.
观测中尺度涡旋对北太平洋模式水俯冲和输运的影响
- DOI:10.1038/ncomms10505
- 发表时间:2016-02-01
-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16.6
- 作者:Xu L;Li P;Xie SP;Liu Q;Liu C;Gao W
- 通讯作者:Gao W
A shift in the upper-ocean temperature tre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late 1990s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南海上层海洋温度趋势的转变
- DOI:10.1007/s13131-016-0947-1
- 发表时间:2016-11
- 期刊: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影响因子:1.4
- 作者:Wang Zhaoyun;Zhai Fangguo;Li Peiliang
- 通讯作者:Li Peil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大沽河口底层海水溶解氧浓度分析
- DOI:10.16441/j.cnki.hdxb.20180170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兆钦;李欣;孙利元;刘子洲;顾艳镇;翟方国;李培良
- 通讯作者:李培良
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应急预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海洋预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琳;曾松福;李培良;杨波;綦梦楠;白鹏
- 通讯作者:白鹏
太平洋气候态环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季节性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子洲;李培良;王雪竹;张婷婷
- 通讯作者:张婷婷
蒙特利湾底层潮流特征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海洋湖沼通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吴俊杉;刘子洲;刘聪;李培良
- 通讯作者:李培良
Shewanella sp. XB缺氧反硝化降解苯酚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竞;李培良;吕红;柳广飞
- 通讯作者:柳广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培良的其他基金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的多核结构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 批准号:41776012
- 批准年份:2017
- 资助金额:7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