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唇腭裂形成的分子病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119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204.组织器官发育及体外构建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Craniofacial deformities represent a global health issue. The most common of these deformities are clefts of lip and/or primary palate, which occur 1 in 600-700 live births and in most cases, needs surgical repairing at late stages. Cleft lip/palate (CLP) can be found as an isolated feature associated with mild changes in midfacial shape or in association with a wide spectrum of anormalies that define various syndromes. So far, six genes, MID1,PTCH1, PVRL1, MSX1, p63 and IRF6, have been proven to be resposible for syndromatic cleft lip/palate.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mutations in these six genes were also presented in some isolated cleft lip/palate cases, indicating a common molecular etiology of CLP. Based on previous expression data and functional assay, WN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ts cross-talk with BMP4/SHH signaling has been suggested to play povital role in regulating craniofacial development. Pertubation of this signaling pathways has been ind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LP via the influences on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cell migration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early development. The detailed function of WNT, especially Wnt9b and Wnt3, in reguating craniofacial ectoderm epithelial cell fate and it contribution to CLP is going to b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usingtransgenic mice ectopically expressing dominant-negative Wnt9b/Wnt3 in facial ectoderm epithelial. Function of the above six CLP causitive genes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regulating WNT signaling will also be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唇腭裂大约在每600-700个活产婴中就有一例,目前大多通过外科手术矫正,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唇腭裂可以单独发生或合并其它器官畸形构成综合征型唇腭裂。目前已报导了六个综合征型唇腭裂的致病基因MID1,PTCH1, PVRL1, MSX1, p63和IRF6,这六个基因的突变也在单纯型唇腭裂病例中被发现,提示各种唇腭裂可能存在共同的分子病理。WN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移行和EMT(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化)来调控颜面部胚胎发育,本课题拟通过构建过表达条件显性失活突变体(conditional dominant negative)的转基因小鼠,来研究Wnt9b和Wnt3在颜面部早期发育和唇腭裂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我们还将初步研究上述6个CLP相关基因的功能,它们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在细胞增殖,移行,凋亡和EMT中的作用,揭示唇腭裂病理发生的分子机制

结项摘要

颜面部的早期胚胎发育依赖于颜面部五大始基的间充质细胞的增殖,移行,以及上皮细胞的融合凋亡和EMT的精细调控,这些过程异常则会导致常见的颜面部先天畸形-唇腭裂。唇腭裂可单独发生(单纯型)或合并其它器官畸形(综合征型)。目前有MID1,PTCH1,PVRL1,MSX1,p63和IRF6的突变在综合征型唇腭裂和单纯型唇腭裂中被报导,被认为是唇腭裂相关基因。本项目着重研究综合征型唇腭裂Opitz综合征的致病基因-MID1及其同源物MID2的分子功能及其细胞内信号通路,研究MID1/MID2基因缺陷对早期颜面部的胚胎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扩展到其它几个唇腭裂相关基因。课题研究结果显示MID1和MID2通过影响细胞内蛋白磷酸酶2A(PP2A)的磷酸化水平,抑制WNT信号通路,在细胞水平促进细胞增殖和凋亡,促进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抑制细胞移行。而且,MID1和MID2不仅结构上高度同源,功能上也互补。我们应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颜面部发育的关键时期(E9.5-E13.5),MID1和MID2在鼠胚颜面部始基的上皮层细胞中均有表达,而且尤以在相互靠近并准备融合的上皮层细胞中高表达,但其表达在颜面部融合后迅速下降。而且荧光定量PCR还揭示MID1和MID2表达分布重叠,但表达水平确存在此消彼长的交互抑制现象,进一步提示MID1和MID2可能存在功能互补(这部分结果已整理成论文发表在上)。在胚胎水平,我们的利用显微注射在早期鸡胚(HH11-13)头部神经管内注入GFP表达质粒,并结合电转将GFP质粒转入一侧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继续培养鸡胚至HH,追踪GFP标记的神经嵴细胞的移行,我们的结果显示胚胎发育早期的神经嵴细胞向胚胎腹侧移行,参与组成颌面部,第一第二咽腮弓和心脏的胚胎组织。由于电转化不适合用于晚期胚胎,我们构建了用于转化晚期鸡胚的表达GFP标记的siRNA的病毒载体RCAS-GFP-siMID1和RCAS-GFP-siMID2,拟用于显微注射转化颜面部发育关键时期(HH27)的鸡胚颌面部,研究基因沉默对颜面部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将研究扩展到了其他几个唇腭裂相关基因,初步结果显示IRF6和PVRL1也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EMT,提示唇腭裂相关基因的可能通过相似的分子信号通路而导致了唇腭裂的病理发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融合蛋白 GSH-bFGF 的构建、表达及体外活性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霖;周天鸿;邹奕
  • 通讯作者:
    邹奕
MID1/MID2 expression in craniofacialdevelopment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of X-link Opitz syndrome
MID1/MID2在颅面发育中的表达及X-link Opitz综合征文献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 medicine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Bijun Li;Tianhong Zhou;Yi Zou
  • 通讯作者:
    Yi Zo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改进型外部引导序列抑制人巨细胞病毒UL49基因的表达(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月琴;李弘剑;杨丹;崔延伟;邹奕;周琪;周天鸿;曾志锋;杨光
  • 通讯作者:
    杨光
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的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商业时代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枚莲;邹奕;吴立杰;李慧兰
  • 通讯作者:
    李慧兰
DNA-EGS1386胞内诱导核酶P抑制人巨细胞病毒UL49基因的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光;邹奕;周琪;周天鸿;曾志锋;杨丹;李弘剑;崔延伟;李月琴
  • 通讯作者:
    李月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