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组分-成分-效应关系"的蒙药苦地丁体内外抗炎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343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18.民族药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Corydalis bungeana is a commonly used medicinal material of Mongolian medicine, which has the effect of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 as well as dissipating binds and dispersing swelling. Although it had been used in many compound preparations, its anti-inflammatory material basi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were not clear. In this work we will study the anti-inflammatory material basis of Corydalis bungeana in vivo/in vitro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systematically i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ay. This project is aiming to: (1) Prepare flavonoids and alkaloids components by middle pressure preparative system and auto-purification system; study the mechanism of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Corydalis bungeana and its components using the cells in vivo/in vitro model and the whole animal model. That is called the one-dimensional component-effect relation.(2) On the basis of the one-dimensional component-effect relation, investigat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mechanism; analyze the impact of mRNA and protein level on the expression of iNO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active ingredients on NF-kB signal channel. Therefore, we can study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mechanism of Corydalis bungeana's active ingredients at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reveal the two-dimensional ingredient-effect relations; speculate the in vitro anti-inflammatory material basis can be illuminated.(3) Analyze the metabolites of animals after administration by UPLC-PDA-QTOF-MS and investigat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vivo and the metabolic pathway; explore the main law of action of Corydalis bungeana's active ingredients and clarify the in vivo anti-inflammatory material basis combining pharmacokinetics.
苦地丁为蒙医常用药材,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虽在多种复方制剂中有应用,但其抗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还模糊不清,尚待研究。本项目拟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对苦地丁的体内外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中压制备和自动纯化系统制备黄酮类和生物碱类两类组分,借助体内外细胞模型和整体动物模型研究苦地丁及其组分的抗炎药效机制,此为一维组分-效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药效机制、分析mRNA和蛋白水平对iNOS表达及活性成分对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苦地丁活性成分的抗炎机制,揭示二维成分-效应关系,阐明苦地丁体外抗炎物质基础;采用UPLC-PDA-QTOF-MS分析动物给药后体内代谢产物,研究体内化学成分群组成和代谢途径,结合药代动力学研究,探究活性成分的主要作用规律,明确体内抗炎作用物质基础。

结项摘要

苦地丁为蒙医常用药材,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虽在多种复方制剂中有应用,但其抗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项目研究清楚了苦地丁的抗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化学成分为抗炎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首先,建立了苦地丁的 UPLC 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柱色谱技术分离制备了苦地丁中的7种化学成分单体;再次,以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为基础,采用LC-MS分析并鉴定苦地丁中化学成分,共鉴定了18个化学成分,揭示了苦地丁的体外化学成分群组成;进而以LC-MS分析鉴定了大鼠给予苦地丁药材后,血、胆汁、尿和粪便中化学成分的原型和代谢产物,揭示苦地丁体内代谢特征及体内化学成分群的组成。.对于苦地丁的抗炎药效及作用机制,首先,以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和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研究了苦地丁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机制,苦地丁的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 RAW 264.7 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介质和炎症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系,进一步采用LPS诱导的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验证了苦地丁的抗炎作用和机制。其次,以自动纯化系统制备了苦地丁中的生物碱组分和含黄酮的其它组分,进行质谱鉴定,进而以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研究组分的抗炎药效,结果表明生物碱组分是苦地丁的主要抗炎药效活性组分,进一步在炎症信号通路水平上研究了生物碱组分的抗炎作用机制。最后采用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研究苦地丁中化学成分单体的抗炎药效及作用机制,体外实验表明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具有一定的抗炎药效,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能显著抑制炎症上游通路TLR4、TLR2的蛋白表达水平(对TLR4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及下游NF-κB信号通路IκBα、p65的磷酸化水平,抑制作用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苦地丁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药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迎翔;翟小婷;朱粉霞;王 慧
  • 通讯作者:
    王 慧
紫堇灵的分离制备及抗炎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 浩;李木子;翟晓婷;朱粉霞
  • 通讯作者:
    朱粉霞
苦地丁的化学成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华西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木子;张浩;朱粉霞
  • 通讯作者:
    朱粉霞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he six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c ex Pitard,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trictosamide via suppressing the NF-κB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 in LPS-induced RAW 264.7 macrophages
从 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c ex Pitard 中分离出的六种化合物的抗炎作用,以及胡麻酰胺通过抑制 LPS 诱导的 RAW 264.7 巨噬细胞中 NF-κB 和 MAPK 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DongYu Li;JiaQuan Chen......Fenxia Zhu
  • 通讯作者:
    JiaQuan Chen......Fenxia Zh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短 小 舌 根 草 苷 的 制 备 及 其 在 大 鼠 体 内 代 谢 产 物 的UPLCQTOF/ MS 鉴 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粉霞
  • 通讯作者:
    朱粉霞
UPLC法同时测定朝鲜淫羊藿中4个成分的含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粉霞;赵永刚;贾晓斌;郑红毅;孙娥
  • 通讯作者:
    孙娥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胆木注射液多维结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粉霞
  • 通讯作者:
    朱粉霞
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泻火消瘿方治疗格雷夫斯病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初探
  •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1.027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国倩;项艳;曲晓洋;相萍萍;朱粉霞;谢亚萍
  • 通讯作者:
    谢亚萍
短小舌根草苷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UPLC-QTOF/MS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志远;翟小婷;殷蓉;朱粉霞
  • 通讯作者:
    朱粉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粉霞的其他基金

基于体内时空规律的胆木制剂物质基础研究
  • 批准号:
    8120300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