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kashi实用方程的人工冻结三维冻胀预报模型研究与开发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6804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8.建筑与土木工程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It has been a major technical challenge to carry out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n water-rich and soft stratum in engineering domain.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s. However, frost heave is one of the objective disadvantages of the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method. This disadvantage is especially outstanding in the constructions of subway and municipal geotechnical projects which hav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n the control of frost heave. At present people lack the knowledge of the frost heave mechanism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method for frost heave. It is becoming the major bottleneck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extensive implementations of the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technology. In this proposed project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will be compared with natural freezing and the difference will be analyzed. Based on practical Takashi equation, an anisotropic parameter will be introduced, and then, a three dimensional frost-heave model for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applica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the model is to be verified by laboratory frost heave tests. Based on systematical derivati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formulas, and combining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ABAQUS to acquire the numerical solution for this macroscopic frost heave model,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model can be accurately verifi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in-situ testing data with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research will significantly advanc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frost heave modeling an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hav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in enhancing the prediction of frost heave in order to exte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technology.
在富水软弱地层中进行地下结构施工是人类工程领域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人工冻结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冻胀是人工冻结法的客观弊端。这一弊端在对冻胀量控制要求严格的地铁和市政岩土工程施工中尤其突出。对人工冻结冻胀机理认识不足,缺少针对冻胀量的准确预测方法成为制约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本项目基于对人工冻结与天然冻结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以Takashi一维冻胀方程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各向异性参数,构建面向人工冻结工程应用的三维冻胀模型。进而,通过室内冻胀试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在系统推导出该模型的有限元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ABAQUS软件的二次开发以实现对这一冻胀模型的数值求解,将人工冻结冻胀原位观测数据与基于该冻胀模型的冻胀数值计算结果加以对比,进一步验证该预测模型的预测。该项目研究对于促进冻胀模型研究和人工冻结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人工冻结工程冻胀预测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根据以往冻胀预测模型未考虑地铁隧道人工冻结法施工属于三维冻胀的实际请况,提出了以Takashi一维冻胀方程为理论基础,引入各向异性参数,通过水、热、力耦合分析进行人工冻结冻胀预测的这一研究思路和理念。首先针对冻结过程中的热分析这一组成部分,推导了基本的控制方程,并将有限单元法应用于热分析中,采用等效热容法估算由冰水相变引起的相变潜热。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验证了这一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而从基本控制方程出发,描述了冻结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同时这一力学分析包含了由Takashi方程的冻胀率参数。这一力学分析的的主要目的是:计算冻结方向的约束应力;评估由冻胀带来的对应力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一模型的模拟准确性。讨论了由冻结过程中的水流对热状况的影响和非饱和冻胀,根据这一目的,推导了考虑非饱和和饱和状况下的水流控制方程。引入了与土体比热容和压力相关的含水量经验方程,此外,假定未冻土的渗透系数和水压相关,由于冻土的渗透系数很小,计算时其值取零代替。基于这一水力分析,首先用简单实例验证了这一计算的正确性,然后通过实例说明了非饱和土试样的冻胀和由水流所带来的热影响。. 基于以上水、热、力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以Takashi方程为预测模型的核心,以此来预测冻胀率,并通过水、热、力耦合分析,初步建立了人工冻结三维冻胀预测模型。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实现了地层人工冻结冻胀预测水平的提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阴阳坡热效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毕贵权;杨凯飞;穆彦虎;陈涛
  • 通讯作者:
    陈涛
青藏工程走廊道路工程阴阳坡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
  • DOI:
    10.13409/j.cnki.jdpme.2019.01.02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凯飞;穆彦虎;毕贵权;李国玉;陈涛
  • 通讯作者:
    陈涛
兰州地铁沿线粉质黏土的冻胀融沉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毕贵权;穆丽静;王冬
  • 通讯作者:
    王冬
气候变暖下青藏高原冻土路基地温场演化规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震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凯飞;穆彦虎;马巍;毕贵权;李国玉;毛云程
  • 通讯作者:
    毛云程
冻融循环对黏质粗粒土单轴抗压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冰川冻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涛;毕贵权;陈国良;杨晗;牛富俊;穆彦虎;罗京
  • 通讯作者:
    罗京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应用HYDRUS-1D模拟砂质夹层土壤入渗特性
  • DOI:
    10.13758/j.cnki.tr.2016.01.02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土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严伟;黄宁;马孝义;毕贵权;赵文举
  • 通讯作者:
    赵文举
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严伟;赵文举;王昱;毕贵权
  • 通讯作者:
    毕贵权
天水体育中心游泳馆钢网壳结构施工模拟分析与监测
  • DOI:
    10.19701/j.jzjg.2020.17.00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建筑结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君;王秀丽;毕贵权;赵海燕
  • 通讯作者:
    赵海燕
膜孔灌灌溉入渗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及验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严伟;赵彤;赵文举;毕贵权
  • 通讯作者:
    毕贵权
不同影响因素下砂夹垆土壤水分运动的模拟分析
  • DOI:
    10.13295/j.cnki.jlut.2017.01.0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严伟;毕贵权;赵文举
  • 通讯作者:
    赵文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