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与接地故障自愈控制的基础问题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7718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4.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grounding mode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main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 and its self-healing technology of single phase earth fault become much more complex.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conclusions are grossly inadequate, which restrict the grid-connection of DGs. Fault current and over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phase earth fault in different fault-stages for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grounding mode will be anayzed in this project. The adaptability and the acceptable capacity of exis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DGs with different grounding mode will be anayzed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existing network's insulation and relay. The optimized grounding mode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free from the constrait of exis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will also be proposed. And then the self-healing technology system of single phase earth fault for the non-solidly grounding active network will be established, which covers the entire fault-cycle including fault prevention, fault self-recovery, reduction of the power cut loss, avoiding damage of the fault overvoltage and so on. The transient characteritics of single phase earth fault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its self-healing technology such as insulation monitoring based on instantaneous fault information, arc-suppression and overvoltage control based on flexible compensation device and adaptive isolation will be anayzed. Finally, simulations and field experiments will be us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of analysis above. Research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solve basic theories and key issues of the neutral grounding method seclection and the single pahse earth fault self-healing technology in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intelligent level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相比常规配电网,有源配电网(分别指主网与分布式电源DG)的接地方式及其单相接地故障自愈技术将更为复杂,现有研究及结论均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DG并网的一个重要因素。 项目拟针对主网与DG不同接地方式组合的有源配电网,分析单相接地后不同故障处理阶段的故障电流与过电压特征;考虑国内现有配电网绝缘与继电保护约束条件,分析其对不同接地方式DG的适应能力;给出脱离现有条件约束的有源配电网优化接地方式。建立预防故障发生、促使故障自恢复、减小故障停电影响、避免过电压危害等涵盖整个故障周期的有源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自愈技术体系,研究接地故障暂态特征以及利用瞬时性故障信息的线路绝缘监测、基于有源补偿装置的消弧与电压控制、自适应隔离等主要自愈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数字仿真和现场实验验证。 研究成果有望解决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和接地故障自愈控制的基础理论及关键问题,提高有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结项摘要

相比常规配电网,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分别指主网与分布式电源DG的接地方式)及其单相接地故障自愈技术将更为复杂,现有研究及结论均不足,已成为制约DG并网的一个重要因素。.项目给出了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可能的组合,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系统接地方式的转变问题;分析了主网和DG不同接地方式组合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从接地保护灵敏度、供电可靠性和过电压角度给出了有源配电网主网和DG接地方式最优组合的建议,即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并配以选择性快速的隔离技术。对于主网接地方式已定的配电网,若主网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DG应采用不接地方式;若主网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DG应配有中性点接地电阻,并网运行时DG采用不接地方式,脱网运行时DG通过电阻接地。.建立了涵盖接地前避免故障发生、接地时促进故障自恢复、永久接地时检测与隔离的有源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全周期自愈技术体系;给出了满足现场应用条件的实用型有源电压消弧、电流消弧方法;分析了已有接地故障保护方法在有源配电网中的适应性,对原有方法进行了完善改进;针对小电流和小电阻接地系统,提出了一系列高阻接地故障检测保护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实际拉弧过程的控制论电弧模型,分析了间歇性接地故障熄弧后电压恢复特征以及重燃后故障点电流暂态与过电压特征;给出了顾及过电压、线路绝缘状况、负荷重要程度的小电流接地故障自适应隔离方案;完成了小电流接地故障类型及成因辨识;提出了不对称电压有源控制方法。最后,完成了数字仿真、现场实验验证及技术推广应用。.项目部分成果已在现场获得应用,解决了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和接地故障自愈控制的基础理论及关键问题,有助于提高有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3篇(SCI检索2篇,EI检索21篇),录用论文1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1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3)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18)
Resonance Analysis and Faulty Feeder Identification of High-Impedance Faults in a Resonant Grounding System
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抗故障的谐振分析和故障馈线识别
  • DOI:
    10.1109/tpwrd.2016.2641045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Y Xue;X Chen;H Song;B Xu
  • 通讯作者:
    B Xu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of APFs based on relative gain array
基于相对增益阵列的APF交互作用研究
  • DOI:
    10.24425/118999
  • 发表时间:
    2023-04
  • 期刊:
    Archive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X Feng;T Sun;W Ma
  • 通讯作者:
    W Ma
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的LC谐振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永端;薛文君;李娟;徐丙垠
  • 通讯作者:
    徐丙垠
基于储能的双向DC/DC变换器电源系统控制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电力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兴田;万满满;韩立博;吴理心
  • 通讯作者:
    吴理心
关于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的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供用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永端;郭丽伟
  • 通讯作者:
    郭丽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暂态相电流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波;张承慧;孙同景;薛永端;SUN Bo1, ZHANG Cheng-hui1, SUN Tong-jing1, XUE Yon;2. College of Information;Control Engineering,
  • 通讯作者:
    Control Engineering,
小电流接地故障谐波分析及其对谐波选线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永端;高旭;苏永智;李长安
  • 通讯作者:
    李长安
基于层次分析的电力系统暂态模型评价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电网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娟;薛永端;徐丙垠;高厚磊;孙波
  • 通讯作者:
    孙波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的建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永端;李娟;徐丙垠
  • 通讯作者:
    徐丙垠
基于线电压和零模电流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定位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林利;徐丙垠;薛永端;高厚磊
  • 通讯作者:
    高厚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薛永端的其他基金

灵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分析与保护原理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