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文过程及其生态效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30860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Deep soil water is the vital link in the soil-plant-groundwater continuum.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deep soil is important for answering the critical question on whethe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restoration is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chanisms of root water uptake, soil water recharge and deep drainage in deep soils. In this study, in-situ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and artificial stable and unstable isotopes and tracers will be utilized to probe these processes and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and fluxes of deep root water uptake. The pathways, fluxes, and controls for deep soil water recharge and drainage will also be identified. Further, combination of isotopes and tracer information with available hydrological models will be used to reduce the model and data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deep soil water and improve model performance on predicting deep soil water dynamics. The research will ultimately provide evidence and information on eco-restoration, effectiv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China and the world.
土壤水提供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物用水,直接关系到占地球陆地面积70% 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可恢复性。降雨进入土壤中的大部分在浅层土壤通过蒸散很快回到大气,而另一部分则进入更深的土壤。深层土壤水是土壤-植物-地下水体系水循环过程的核心和纽带,也是水循环研究的最薄弱环节。本项目拟通过土壤深剖面定位观测、同位素示踪、室内实验模拟技术,辨析植物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阈值和通量,明确深层土壤水的生态效应;确定深层土壤水补给和渗漏的路径、通量及其控制因子,厘清深层土壤水的水文效应;同时利用同位素示踪信息,克服由深层土壤水文参数信息不足、水分动态数据少、水分运移机理不明而导致的模型模拟的高度不确定性,推动深层土壤水的模拟和预测,为最终调控深层土壤水、回答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是否可恢复、是否可持续这一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结项摘要

深层土壤水是土壤-植物-地下水体系水循环过程的核心和纽带,也是水循环研究最薄弱的环节。本研究以全球面积最大、土层最深厚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剖面长期多点观测、水同位素示踪、数值模拟、重力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文过程及生态效应:(1)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深根植被的耗水规律:提出了深根系植被对深层土壤水的“一次性消耗”概念模型,并发现深根系对黄土高原林地蒸腾具有两面性。通过氚示踪技术发现林地使用数十年以前降水入渗的“老水”;(2)深层过度耗水使黄土高原林地根系以1.00±0.06 m yr-1的速率向下生长,但因为深层土壤各土层储水量有限,消耗后又不能得到补给,不存在长期的根系周转,进而导致造林后深层土壤“水-碳交易”量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显著,深层土壤碳输入主要以根系生物量形式体现;(3)厘清了黄土高原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机制:同位素和Cl-信息表明降水通过活塞流和优势流两种方式补给地下水;提供了乡村池塘集中补给黄土高原地下水的新证据;(4)探明了不同土地利用下影响地下水补给的主要因素:极端降水是浅根植被地下水补给的主导因素,而根系深度则是影响深根植物地下水补给的主要因子;(5)提出了在点尺度使用水化学信息和土壤水分以及在区域尺度使用重力卫星定量研究地下水补给的新方法;基于长期的大气氯输入和包气带孔隙水中的氯分布,在半湿润地区重建了千年尺度高分辨率的地下水补给历史;(6)在使用同位素研究林地深层耗水的过程中厘清了真空抽提土壤同位素偏差机理及矫正方法;发展了使用深剖面土壤水同位素信息计算长时间序列土壤蒸发的新方法,发现蒸发的土壤水主要来自大孔隙。上述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限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为全球地下水补给和深根系植被水分利用的研究提供借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滴灌下AHFO法监测砾石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研究
  •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21.02.02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优;任瑞琪;刘燕芳;李敏;何海龙;司炳成
  • 通讯作者:
    司炳成
不同降水条件下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和盐蒿的水分利用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定帅;董正武;高磊;陈效民;彭新华;司炳成;赵英
  • 通讯作者:
    赵英
利用非线性模型提高加长型热脉冲双探针土壤热参数测定精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姮烨;司炳成;李敏;胡优
  • 通讯作者:
    胡优
黄土塬区苹果园降雨入渗机制
  • DOI:
    10.13287/j.1001-9332.201709.03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双科;司炳成;张志强;李敏;吴奇凡
  • 通讯作者:
    吴奇凡
Determining deep root water uptake patterns with tree age in the Chinese loess area
确定中国黄土地区根深部吸水模式随树龄的变化
  • DOI:
    10.1016/j.agwat.2021.10681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Tao Ze;Neil Eric;Si Bingcheng
  • 通讯作者:
    Si Bingc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蒸散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蕴青;向伟;李敏;司炳成
  • 通讯作者:
    司炳成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措施对深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焦瑞;赵英;司炳成;兰志龙;张建国
  • 通讯作者:
    张建国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剖面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兰志龙;赵英;张建国;李会杰;司炳成;焦瑞;Khan M.;Sial T.
  • 通讯作者:
    Sial T.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对深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焦瑞;赵英;司炳成;兰志龙;张建国
  • 通讯作者:
    张建国
不同放牧条件内蒙古草原土壤冻融期水热动态
  • DOI:
    10.13869/j.cnki.rswc.2017.05.02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楠;赵英;张建国;何海龙;司炳成;焦瑞
  • 通讯作者:
    焦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司炳成的其他基金

半干旱区农田多尺度土壤水热测定与随机模拟
  • 批准号:
    41371233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