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铁对水稻吸收土壤砷的影响及其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153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8.生态毒理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Arsenic (As) is a poisonous element. Soil As in contaminated area can be uptake by straw and rice, and endanger human health through food chain. Therefore, how to reduce arsenic uptake by and translocation within rice plants is a big problem that require being solved immediately. 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As transportation from soil to rice plants due to the special fractionations of As in the soil. However,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showed that the material containing iron could stabilize As in soil environment. Moreover, the Fe plaque could appear around root rhizosphere, and hold-up As entering into the root system. Therefore, the exogenous Fe may be a promising chemical immobilizer to reduce As uptake by rice plants in As-contaminated soil. Rhizo-bag cultivated system will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 of exogenous Fe on rice plants growth and arsenic uptake by rice plants in greenhouse. The stabilization of As in soil, the induction of Fe plaque on root, and the influence of root Fe plaque on As accumulation by rice root will be analyzed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s of exogenous Fe reducing As uptake by rice plants. Finally, the effects of the increasing soil pH and the root secretion on As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in rice after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Fe will be studied to assess the stability and persistent of the function of exogenous Fe. The aim of project is explore the 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As contaminated field.
砷(As)是一种剧毒元素,污染稻田中的As可通过秸秆和稻米经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污染地区控制As向水稻转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As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不同于重金属,其迁移控制是非常棘手的事情。现有的研究表明,含铁(Fe)材料对环境介质中的As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此外,水稻也能利用根际环境中的Fe形成根表Fe膜,阻碍As进入根系。因此,稻田中外源Fe的加入有望减少水稻对As的吸收。本项目采用土壤-玻璃珠联合培养的方法,研究As污染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外源Fe对水稻生长与As吸收的影响效应;并通过分析外源Fe对土壤As的吸附固定,对水稻根表Fe膜形成的诱导,以及根表Fe膜形成对As进入水稻根系的影响,来探讨外源Fe作用的机理;最后研究土壤pH提高和根系分泌物出现对外源Fe影响As迁移的干扰,评价外源Fe作用的稳定性。这些研究工作旨在探索As污染稻田治理的技术和理论。

结项摘要

As是一种剧毒元素,污染稻田中的As可通过秸秆和稻米经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在污染土壤中控制As向水稻转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项目组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施用外源Fe对水稻吸收土壤As的影响及机理,并对外源Fe作用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和评价,研究工作为As污染稻田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在FeCl3、FeCl2、Fe0 和Fe2O3都能明显降低土壤中易溶态和毒性浸出As含量,Fe0对土壤性质影响较小,是较理想的As污染土壤修复材料。(2)Fe0显著地降低了根、壳、糙米中总As和无机As含量。在最大添加量8.00 g/kg时,与对照相比,根、壳、米中总As分别降低了54.85%、39.86%和30.07%,无机As分别降低了59.23%、30.82%和30.26%。(3)从形态方面解释,Fe0固定土壤As的机理主要是Fe0在土壤中转化为无定形Fe、碳酸盐结合态Fe、氧化锰结合态Fe等能强吸附As或与As共沉淀的形态Fe,与土壤中WE-As,Al-As,Fe-As反应,使其主要向稳定性强的RS-As转化。(4)添加FeCl3能有效地降低土壤As的生物有效性,但提高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5)Fe0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均降低了土壤WE-As、Al-As、Fe-As含量,增加了土壤RS-As含量,且种植前和收获后降低WE-As和增加RS-As的效果相当,其固As效果在一个水稻生育周期内具有良好的持久性。(6)DSP和HAP均显著降低了水稻根总As、糙米总As、糙米无机As含量,但HAP显著增加了水稻茎叶总As含量。DSP降低糙米中总As和无机As的效果与HAP相当。水稻各器官中As含量受到2种相反作用影响:一、水稻体内P-As拮抗作用抑制As在水稻中的迁移转运;二、含P物质增加A-As,降低R-As,促使土壤As的迁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增强。本试验条件下,拮抗作用占主导地位,并在根、糙米这两个部位中有明显体现。(7)A⁃F处理能显著降低水稻根和茎叶As含量,FA和AFA处理都能显著降低水稻茎叶、谷壳、糙米As含量和糙米无机As含量。F-A和AFA处理降低糙米As含量的机理是,灌浆期是水稻糙米吸收土壤As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湿润灌溉提高了土壤Eh,土壤溶液3价As和5价As浓度之和以及3价As/5价As显著降低,从而使土壤As的迁移能力得到抑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含磷物质对水稻吸收土壤砷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柏寒;胡立琼;周航;钟倩云
  • 通讯作者:
    钟倩云
零价铁固定稻田土壤砷的持久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敏;雷鸣;廖柏寒;周航
  • 通讯作者:
    周航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吸收土壤砷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航;廖柏寒;钟倩云;雷鸣
  • 通讯作者:
    雷鸣
碳酸钙对水稻吸收重金属(Pb、Cd、Zn)和As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敏;廖柏寒;李婧菲;孔晓燕
  • 通讯作者:
    孔晓燕
不同含磷物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 水稻系统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柏寒;胡立琼;周航;龙水波
  • 通讯作者:
    龙水波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
  •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7.04.02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翠;吕茂奎;曾敏;张康靖;任寅榜;聂阳意;谢锦升
  • 通讯作者:
    谢锦升
两种钝化剂对土壤Pb、Cd、As复合污染的菜地修复效果
  • DOI:
    10.13227/j.hjkx.20161117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桃;雷鸣;周航;杨文弢;廖柏寒;胡立琼;曾敏
  • 通讯作者:
    曾敏
扬子台地西南部奥陶系宝塔组底部含鲕绿泥石灰岩成因意义
  • DOI:
    10.3799/dqkx.2020.34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思;曾敏;田景春;任科法;靳晓雨;李晨伟
  • 通讯作者:
    李晨伟
西藏狮泉河蛇绿岩中侏罗世晚期(ca.163Ma)OIB型辉绿岩及高镁闪长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早期洋壳俯冲产物?
  • DOI:
    10.18654/1000-0569/2019.03.12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志军;李晨伟;高一鸣;曾敏
  • 通讯作者:
    曾敏
脉动参数对波纹通道内传热强化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物理, 23(5): 72-77, 200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公南;王秋旺;曾敏;罗来勤
  • 通讯作者:
    罗来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