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矛属的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17017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201.植物分类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马其侠; 闫小玲; 左云娟; 葛斌杰; 汪远;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在卫矛科卫矛属(Euonymus)的修订基础上(Ma, 2001),针对目前卫矛属植物分类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野外考察和大量标本鉴定基础上,结合花和果实的形态学、解剖学及细胞学研究,解决未知的存疑种和混淆种及描述不全的物种等分类学问题,对卫矛属进行全面的分类学再修订;结合叶绿体matK、trnL-F、atpB-rbcL、rpl16、rps16、psbA-trnH和核phyB片段的序列分析,确认卫矛属亚属和组的划分依据,建立卫矛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推测该属的祖先类群与分化时间,探讨卫矛属植物的分化和迁移路线,提出卫矛属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与原因。整合各个层面及各领域的研究结果,完成世界卫矛属分类学与系统学专著。
结项摘要
卫矛属隶属于卫矛科,该属存在较多的混淆种和存疑种,基于果实形态将其分为5组,但各个组之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明确,需要结合形态学和系统学数据建立更自然的的分类系统。我们通过开展广泛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共收集90个种900余号标本,种子129份,固定的形态解剖学材料106份;收集分子材料700余份(该属80%以上的物种)。结合标本信息及形态学、分子系统学数据将沟瓣属和卫矛属的合并处理,给出了16个名称新组合,6个新名称,确定4个名称的归并;完成了卫矛属12个物种的补充描述,处理新异名13个,发现2个新种,重新确立7个种,排除了5个种在中国的分布;完成了卫矛属大部分物种的模式指定工作。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卫矛属5个组28个种的子房和胚珠,提出三个胚珠着生类型(顶部着生,基部着生,沿轴着生;云南卫矛类型为沿轴着生类型的特化)及其与各组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植物叶表皮离析法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73个物种的叶表皮特征,发现其垂周壁样式主要是平直、弓形、浅波状、深波状;气孔器类型多为无规则型、环列型、对位四细胞型、双环对位四细胞型、十字型和不规则四细胞型;叶表皮毛仅出现在少数的物种中,为单细胞毛或多细胞单列毛;叶表皮的蜡质纹饰多为痂状、壳状平滑、具凸起颗粒,全缘蜡质小片层、非全缘蜡质小片层、膜质蜡质小片层、片状、线状、卷曲棒状。采用叶绿体和ITS片断联合分析,基于贝叶斯法和似然法完成了卫矛属103个种,沟瓣属6个种,卫矛科其它38个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分子系统学结果支持沟瓣属和卫矛属形成单系分支;属内仅翅果组为单系类群,圆果组和刺果组关系比较密切,深裂和浅裂组的亲缘关系较近。属内8个主要分支均具有较高支持率,但卫矛属基部类群的关系仍存在争议。采用S-DIVA分析和基于贝叶斯松散分子钟模型推断出该属起源于始新世(41.1mya)的东亚地区,基部类群的分歧发生在渐新世晚期。卫矛属的多样性中心主要是温带东亚地区,可能由于渐新世的气候变迁加速了物种进化,经由扩散及替代事件逐渐形成东亚地区高度的物种多样性及现代的分布格局。整合分类修订、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系统分析的结果,对基于果实形态的传统的5个组的划分进行了调整,最终将卫矛属处理为162个种3个变种,隶属于7个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evision of five species of Euonymus (Celastraceae) from East and South Asia
东亚和南亚五种卫矛(卫矛科)的修订
- DOI:10.11646/phytotaxa.213.3.3
- 发表时间:2015-06
- 期刊:Phytotaxa
- 影响因子:1.1
- 作者:Zuo Yunjuan;Wu Lei;Liu Quanru;Jinshuang Ma
- 通讯作者:Jinshuang Ma
越南马兜铃属和卫矛属植物新记录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Journal of Fairylake Botanical Garden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全儒;杜诚;左云娟;王樟华;马金双
- 通讯作者:马金双
Revision of three species of Euonymus (Celastraceae) from China
中国卫矛科植物三个种的修订
- DOI:10.11646/phytotaxa.109.1.5
- 发表时间:2013-06
- 期刊:Phytotaxa
- 影响因子:1.1
- 作者:Cheng Du;Yunjuan Zuo;Jinshuang Ma
- 通讯作者:Jinshuang M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外来归化植物的编目现状及有关问题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林秦文;于盛祥;唐塞春;崔夏;高信芬;王焕冲;刘全儒;马金双
- 通讯作者:马金双
植物外来植物数据集
- DOI:--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作者:林秦文;肖翠;马金双
- 通讯作者:马金双
华东地区归化植物的组成特征引入时间及时空分布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作者:严靖;闫小玲;李惠茹;杜诚;马金双
- 通讯作者:马金双
京津冀外来入侵植物
- DOI:--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作者:崔夏;刘全儒;吴超然;何宇飞;马金双
- 通讯作者:马金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马金双的其他基金
马兜铃属对药马兜铃亚属的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
- 批准号:31370225
- 批准年份:2013
- 资助金额:8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