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服务双引擎对制造企业创新隧道的作用机制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80413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7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403.科技管理与政策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rom "manufacturing" to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ave encountered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Research & development services exploited by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are the hope of breakthrough bottlenecks. However, in the transaction process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services, due to the fault layer between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 development services can not play their inherent functions well. Based on the indirect network effect, this research has configured the twin engines of knowledge effective transfer and knowledge depth application. Engine 1(knowledge effective transfer) is structured from the direc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transfer. Engine 2 (knowledge depth application) is structured from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 Firstly, the transaction mechanism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services is studied, and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ath is studied to form knowledge transfer map. Next, the embedding service perception quality model and the service tolerance zone model study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 Finally, we construct the modl of the "whole triangle" network relationship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elationship embeddedness, employee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novation orientation to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engine 1 and engine 2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unnel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as finally completed.
在制造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过程中,制造企业遇到发展瓶颈。委托研发机构开发研发服务成为突破瓶颈发展的希冀。但在研发服务的交易过程中,由于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之间的知识对接存在断裂层,导致研发服务不能很好发挥其固有功效。本研究基于间接网络效应为研发服务配置了知识有效转移和知识深度应用的双引擎。引擎1(知识有效转移)从知识转移的方向和知识转移的效果进行结构配置;引擎2(知识深度应用)从作用于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结构配置。首先,研究了研发服务的交易机制,进而研究了知识转移路径,形成知识转移地图;接着,嵌入服务感知质量模型和服务容忍区模型研究了知识转移的绩效;最后,从关系嵌入、员工社会网络关系以及制造企业创新导向三个维度构建“全三角”网络关系作用于制造企业创新模型。通过引擎1和引擎2运行机制的研究,最终完成制造企业创新隧道的建设。

结项摘要

如何促使制造企业与研发服务机构识别双方的身份,促进二者之间的高效合作,如何利用好研发服务机构的钥匙开启制造企业的创新“黑箱”,解决好从知识主体向用户主体的知识转移及知识应用,这是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决定了研发服务的市场绩效,也是制造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结构换挡,从“制造”到“智造”的现实选择,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跃迁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研发服务为研究主体,以研发服务打通制造企业的“创新隧道”为逻辑主线,以研发服务的“双引擎”配置为研究重点,最终完成制造企业的创新隧道的建设。项目首先基于间接网络效应研究了研发服务双引擎结构的配置机理,接着研究了研发服务知识转移的路径,并基于此研究了基于知识深度转移中知识滞留问题的知识转移模型,提出了知识转移地图。进而,在知识转移的路径上,研究了研发服务知识转移的绩效,即用户服务感知质量和研发服务知识转移的用户容忍区模型,进而研究了知识转移路径上的知识关系治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营销。最终,基于双引擎的配置以及双引擎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制造企业创新隧道的建设机制。.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获得模型中所需要的数据,采取SPSS,AMOS等软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获取了研发服务双引擎的配置机理,提出了知识转移地图,从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移情性和响应性五个方面提出了用户对知识转移的感知质量的影响关系;并分析了用户容忍区模型的上下限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知识转系治理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最终从主体结构建设和外围建设提出了企业创新隧道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通过间接网络效应理论为研发服务配置了知识有效转移和知识深度应用的双引擎结构,丰富了知识基础观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从研发服务机构和制造企业两方面去缝合其知识断裂层,促进双方高效的互动合作,推进从知识到创新的转化机制,是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实现突破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企业不道德行为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基于道德脱钩的中介和消费者权力的调节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管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敏;李纯青;陈艺妮;陶娜;吕美
  • 通讯作者:
    吕美
基于“科技-社会影响框架”的科技向善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技创新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娜
  • 通讯作者:
    陶娜
提升研发成果交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基于用户服务感知质量的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技与创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娜
  • 通讯作者:
    陶娜
基于科技杠杆模型的公共卫生危机的保障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娜
  • 通讯作者:
    陶娜
Market-oriented green innovation model: conceptualisation and scale development of disruptive green innovation
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模式:颠覆性绿色创新的概念化与规模化发展
  • DOI:
    10.1080/19761597.2021.1968304
  • 发表时间:
    2021-08
  • 期刊:
    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尚甜甜;田敏;陶娜;陈艺妮
  • 通讯作者:
    陈艺妮
共 6 条
  • 1
  • 2
前往

其他文献

膳食维生素E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
  • DOI:
    10.13820/j.cnki.gdyx.2018.13.01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广东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胜;罗明江;陶娜;张元梅;赵训;刘俊
  • 通讯作者:
    刘俊
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与燃煤型氟中毒的相关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俊;杨胜;罗明江;赵训;张元梅;陶娜
  • 通讯作者:
    陶娜
积雪和冻结土壤系统中的微生物碳排放和碳氮循环的季节性特征_陶娜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娜;张馨月;曾辉;王娓
  • 通讯作者:
    王娓
文化程度与燃煤型氟中毒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重庆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明江;陶娜;赵训;岑语燕;杨昱;王克跃;刘俊
  • 通讯作者:
    刘俊
对氧磷酶1 rs662基因多态性与氟斑牙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俊;陶娜;罗明江;赵训;杨胜;曾嵘;张元梅;王克跃
  • 通讯作者:
    王克跃
共 6 条
  • 1
  • 2
前往

正在为您生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