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MHD流动控制中相关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37002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5.高电压与放电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technology of discharge plasma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flow control has latent application on the engine of hypersonic vehicle and corresponding studies are popular at present. Preliminary study works had already confirmed that MHD could implement effective control to the airflow with Ma=3-5, but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did not correspond to the practic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and the studies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scientific problems were few. The main technology connotation for MHD airflow control is the produc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large volume uniform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charge plasma in the conditions of high speed airflow and strong magnetic fiel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cientific issues are the interactions and coupling between discharge plasma and high speed airflow dynamic field and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magnetic fiel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charge.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e project will mainly study: (1) the interactions and coupling between high speed airflow dynamic field and dischrage plasma, (2)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magnetic fiel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charge.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1) and (2), the project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chnology of the produc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large volume uniform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charge plasma in the conditions of high speed airflow and strong magnetic field. Through the study,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s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the achievement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s to discharge plasma MHD airflow control.
放电等离子体MHD流动控制技术在高超飞行超然冲压发动机流动控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前期的研究工作已经证实MHD可以对马赫数3-5的气流进行有效的流动控制,但研究并没有针对高超飞行的实际工况展开,对其中的基础性科学问题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MHD流动控制的主要技术内涵是空气大气压高速流动与强磁场环境下的大体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与稳定,其中的科学问题是放电等离子体与高速气流动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耦合以及强电磁场对大气压放电的影响。本项目拟针对上述情况,(1) 研究高速流动力场与放电等离子体相互影响与耦合及其内在机理,(2) 研究强磁场对高速流动环境下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影响及其内在本质,在此基础上,(3) 重点研究并形成大气压高速流动与强磁场环境下的大体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与稳定技术,形成相应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放电等离子体MHD流动控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MHD流动控制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动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是当前的一项研究热点。实现MHD流动控制的关键是掌握放电等离子体与气流及磁场的相互作用规律。本项目采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形式开展了等离子体与气流场及强磁场的相互作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气流对空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2)磁场对空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3)气流与强磁场共同作用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4)大气压大体积均匀稳定放电模式探索。通过项目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a)实现了绝对意义上的空气大气压大体积均匀稳定放电模式,这一结果将在材料表面改性、废气处理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b)掌握了从0到1Ma的不同速度气流场对介质阻挡体放电等离子体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物理原理,为实现高速空气流场中大体积均匀放电提供了经验及理论支持。(b)掌握了特斯拉级别强磁场对放电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与内在机理,从而使我们得到了一种改善空气放电均匀性并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为空气放电等离子体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与途径.(d)在阻抗匹配合适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气流,我们也获得了比较均匀稳定的空气放电等离子体,这对于将来空气放电的各种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6)
Investigation of airflow effects on th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with single/double discharge channel arrangement
单/双放电通道布置的气流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研究
  • DOI:
    10.1063/1.5008779
  • 发表时间:
    2018-05
  • 期刊:
    Physics of Plasma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Zhihui Fan;Huijie Yan;Yidi Liu;Yuying Wang;Chunsheng Ren
  • 通讯作者:
    Chunsheng Ren
Effects of Airflows on Nanosecond Puls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大气压力下气流对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DOI:
    10.1109/tps.2015.2475170
  • 发表时间:
    2015-09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Qi Haicheng;Liu Yidi;Fan Zhihui;Ren Chun-Sheng
  • 通讯作者:
    Ren Chun-Sheng
Investigation of nanosecond puls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sing plate-to-plate electrode with asymmetric dielectric arrangement in airflow
使用不对称介电排列的板对板电极在气流中研究纳秒脉冲介电势垒放电
  • DOI:
    10.1063/1.4950839
  • 发表时间:
    2016-05
  • 期刊:
    Phys. Plasma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icheng Qi;Zhihui Fan;Yidi Liu;Chunsheng Ren
  • 通讯作者:
    Chunsheng Ren
Breakdow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gas flow condition
气流条件下大气介质阻挡放电击穿特性
  • DOI:
    10.1063/1.5018331
  • 发表时间:
    2018-05
  • 期刊:
    Physics of Plasma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Zhihui Fan;Huijie Yan;Yuying Wang;Yidi Liu;Hongfei Guo;Chunsheng Ren
  • 通讯作者:
    Chunsheng Re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irflow, magnetic field and combination of airflow with magnetic field on nanosecond puls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mospheric air
大气中气流、磁场及气流与磁场结合对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影响的实验研究
  • DOI:
    10.1063/1.5117885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PHYSICS OF PLASMA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Hongfei Guo;Yongfeng Xu;Yuying Wang;Chunsheng Ren
  • 通讯作者:
    Chunsheng R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放电参数对爆燃模式下同轴枪强流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崇霄;漆亮文;闫慧杰;王婷婷;任春生
  • 通讯作者:
    任春生
预电离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在表面清洗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英;钱牧扬;任春生;王德真
  • 通讯作者:
    王德真
空气中交流针-板大气压辉光放电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6,26(4):323-32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禹涛;马腾才;任春生
  • 通讯作者:
    任春生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射流的产生及其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聂秋月;马腾才;任春生;王德真;朱海龙;吕晓桂
  • 通讯作者:
    吕晓桂
多针电晕增强大气压辉光放电稳定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2006,55(1)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齐冰;任春生;王德真
  • 通讯作者:
    王德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任春生的其他基金

微孔介质阻挡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及其流动控制特性研究
  • 批准号:
    5177702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双频激励低气压柱状电感耦合放电等离子体的机理研究
  • 批准号:
    1147503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等离子体射流预电离高压脉冲DBD放电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及其在气体流场控制中的研究
  • 批准号:
    11175037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7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一种高活性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技术及其在有机物脱除中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5107700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气压纳秒脉冲均匀体积放电等离子体形成机理及不稳定性控制研究
  • 批准号:
    10775027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非平衡磁控溅射ICP增强电离会切磁场约束沉积技术
  • 批准号:
    50277003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