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北缘黑色岩系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以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为例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210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5.矿床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Gold deposit in black shale is one of gold deposit types with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in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gold deposits discovered in black shale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in recent years indicates a great ore-forming potential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As a newly discovered large gold deposi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Haoyaoerhudong gold deposit. Guided by the metallogenic system theory, the Haoyaoerhudong gold deposit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Comparison with research on the Zhulazhaga gold deposit and the Saiwusu gold deposit, ore-forming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ore-forming regularities will be studied to elucidate the source, evolusion and deposional physicochem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Ages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events related to gold mineralization will be tested through modern isotopic dating methods to reconstruction gold ore-formation processes. To view ore-forming process is part of the regional geodynamic evolusion, this program will reveal the contribution of mesoproterozoic rifting, orogenic process, metamophism and tectonic-magmatism to regional gold mineralization. The aim of this program is to ac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old ore-forming mechenism and to build a distinctive superimposed gold ore-forming model. It is very important both to enrich the study of superimposed metllogenic theories of China and to guide regional gold exploration in the NCC.
黑色岩系中金矿床是经济意义重大的金矿类型之一。华北地台北缘黑色岩系中近年不断发现大型金矿床,展示出良好的金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浩尧尔忽洞金矿床2005年完成详查工作,地质研究薄弱。本项申请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浩尧尔忽洞金矿床为主要解剖对象,结合对比朱拉嘎金矿床和赛乌素金矿床,深入研究黑色岩系中金矿的形成条件、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查明成矿物质来源、演化以及沉淀富集的物理化学环境;厘定与金成矿作用有关地质事件的年龄,重现金成矿作用过程;将成矿作用置于区域地球动力演化的背景下,揭示华北地台北缘中元古代裂解过程及其后续造山、变质作用、构造-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制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黑色岩系中金矿床的形成机理和赋存规律,建立具有研究区特色的叠加复合金成矿作用模式,对于丰富、发展我国叠加复合成矿作用理论和研究内容,以及指导研究区金矿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华北地台北缘黑色岩系中近年不断发现大型金矿床,浩尧尔忽洞金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目前储量已达148吨。金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白云鄂博群比鲁特组黑色岩系内,矿化以薄膜状和细脉状为特征。本项研究以浩尧尔忽洞金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黑色岩系中金矿的形成条件、成矿特征和控矿因素,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演化以及沉淀富集的物理化学环境;厘定了与金成矿作用有关地质事件的年龄,恢复了金成矿作用过程。氢氧同位素数据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混有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和碳氧同位素显示硫和碳主要来源于黑色岩系。矿区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79±2Ma,代表了辉长岩体的侵位结晶年龄。含金石英脉中黑云母氩氩等时线年龄为270.1±2.5Ma,可能代表了金成矿年龄。成岩成矿年龄较为接近,暗示金成矿作用可能与海西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黑色岩系金矿成矿模型。即富金富硫的黑色岩系为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是金成矿的矿源层;区域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近东西向构造在造山后伸展环境呈张性状态,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海西期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流体和能量,驱动金活化迁移并在合适空间富集成矿。华北地台北缘黑色岩系金矿并非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变质热液成因),其成矿与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6)
专利数量(0)
我国锑资源形势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矿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修;王建平;刘冲昊;张方方
  • 通讯作者:
    张方方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区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现代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虎;江向东;王斌;姜胜梅
  • 通讯作者:
    姜胜梅
我国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开发对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矿业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昱;王建平;吴景荣;邹君宇;宓奎峰
  • 通讯作者:
    宓奎峰
陕西双王金矿床轴(垂)向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变化规律及深部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建军;杨永荣;齐峰;王罗
  • 通讯作者:
    王罗
A possible genetic model of the Shuangwang hydrothermal breccia gold deposit, Shaanx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 and stable isotope
陕西双王热液角砾岩金矿床可能的成因模式:来自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证据
  • DOI:
    10.1016/j.jseaes.2015.07.026
  • 发表时间:
    2015-11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u Bizheng;Wang Kexing;Zeng Xiangtao;Wang Huan
  • 通讯作者:
    Wang Huan
共 15 条
  • 1
  • 2
  • 3
前往

其他文献

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灯塔结构破坏模式研究
  • DOI:
    10.13577/j.jnd.2020.040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自然灾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晶波;宋可;宝鑫;谷音;王建平;郭东
  • 通讯作者:
    郭东
伏牛白山羊TACR1基因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DOI:
    10.16431/j.cnki.1671-7236.2018.09.00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畜牧兽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施会彬;王玉琴;田志龙;张小辉;王建平;杨芳;李元晓
  • 通讯作者:
    李元晓
黑云母全铝压力计估算胶东西北部玲珑花岗质杂岩剥蚀程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矿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俊;刘家军;王建平
  • 通讯作者:
    王建平
基于CAPE-OPEN 标准的倾析器模块开发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当代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新明;孙晓岩;王建平;项曙光
  • 通讯作者:
    项曙光
br class=a style=margin-left:21.0pt;text-align:justify;text-indent:-21.0pt; nbsp;陕西双王金矿床轴(垂)向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变化规律及深部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方方;王建平;王臣;刘冲昊;曹瑞荣;程建军;杨永荣;齐峰;王罗
  • 通讯作者:
    王罗
共 196 条
  • 1
  • 2
  • 3
  • 4
  • 5
  • 6
  • 40
前往

正在为您生成内容...

王建平的其他基金

胶东玲珑花岗质杂岩的隆升剥蚀及对其中金矿形成后变化保存的制约
  • 批准号:
    40602010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