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疾病网络的参麦方抗心肌缺血整合调节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389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303.中西医结合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Revealing the integrated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eatured as "multi-component, multi-target, multi-channel", is a critical scientific theme in the field of TCM modernizati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ffords a novel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integrated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CM. In this project,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etwork is firstly built by text mining approaches, and the genome-wid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rats after administration Shenmai is then measured by microarray. The Shenmai-induced DEG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thways are selected, which is further used to identify the compound - target relationships of Shenmai and hereby construct the compound - target network. The integrated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Shenmai hence reveal by analyzing the compound - target network using network analysis tools. This innovative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develop a framework on studying the integration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CM, and will surely be help to enrich and expand the 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discipline.
研究揭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合调节机制是中药现代化领域的重要科学命题。网络药理学为整合分析中药网络状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方法。本项目以参麦方为具体研究对象,循网络药理学研究理念,运用转录组学、网络建模及网络分析等创新研究手段,在构建心血管疾病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基因芯片等组学技术测定参麦及其主要成分干预后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的全基因组表达谱,从中筛选出关键靶点和通路,并结合文献和体外实验进行验证,获取参麦成分-靶点关系,进而研究建立参麦成分与心肌缺血疾病靶标间的网络模型,据此诠释其整合调节机制。这一创新研究有望建立一种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整合调节作用机制研究新模式,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网络中药药理学学科。

结项摘要

研究揭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合调节机制是中药现代化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命题。网络药理学为整合分析中药网络状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方法。本项目以参麦方及相应中成药为具体研究对象,在系统开展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基础上,运用转录组学、网络建模及网络分析等研究手段,开展了参麦网络药理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 运用文本挖掘等技术研究构建了冠心病网络CHD@ZJU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有1000余个疾病相关基因、1400余种药物、45条相关通路、4万余对相互作用关系和8千余篇相关文献,并具有疾病-靶点网络建模、疾病相关通路的可视化及整合分析等功能。. 2. 采用LC-ESI-IT-MS和LC-ESI-Q-TOF-MS等对参麦及麦冬药材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剖析,分别从参麦和麦冬中检测出74个和47个成分,并对浙麦冬和川麦冬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 3. 研究提出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作用网络构建方法,通过整合动物模型、转录组学实验、疾病数据库及计算预测,构建出参麦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整合调节网络模型,进而通过网络可视化及网络分析辨析出主要药效成分作用子网络及其生物学功能,并从网络调控角度比较了参麦和组方药材(红参和麦冬)抗急性心肌缺血的药效作用,较为深入地诠释了参麦“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整合调节作用。. 相关研究方法和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参麦的整合调节作用,也为开展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整合调节机制研究提供了借鉴,丰富和拓展了中药网络药理学学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f Chinese medicine QiShenYiQi to reveal its underlying multi-compound, multi-target, multi-pathway mode of action.
中药芪肾益气网络药理学研究揭示其多化合物、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模式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5004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 X;Wu L;Liu W;Jin Y;Chen Q;Wang L;Fan X;Li Z;Cheng Y
  • 通讯作者:
    Cheng Y
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LC-MS/MS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eleven constituents in rat seru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a Chinese medicine Shengmai injection
建立同时定量大鼠血清中11种成分的灵敏LC-MS/MS方法及其在中药生脉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DOI:
    10.1002/bmc.3273
  • 发表时间:
    2015-02-01
  • 期刊: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Zhan, Shuyu;Shao, Qing;Li, Zheng
  • 通讯作者:
    Li, Zheng
A three step network based approach (TSNBA) to finding disease molecular signature and key regulators: a case study of IL-1 and TNF-alpha stimulated inflammation.
基于三步网络的方法 (TSNBA) 寻找疾病分子特征和关键调节因子:IL-1 和 TNF-α 刺激炎症的案例研究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4360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Yang J;Li Z;Fan X;Cheng Y
  • 通讯作者:
    Cheng Y
In silico methods for predicting drug-drug interactions with cytochrome P-450s, transporters and beyond
用于预测药物与细胞色素 P-450、转运蛋白等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 DOI:
    10.1016/j.addr.2015.03.006
  • 发表时间:
    2015-06-23
  • 期刊: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 影响因子:
    16.1
  • 作者:
    Ai, Ni;Fan, Xiaohui;Ekins, Sean
  • 通讯作者:
    Ekins, Sean
Identifying roles of "Jun-Chen-Zuo-Shi" component herbs of QiShenYiQi formula in treating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网络药理学探讨芪肾益气方“君臣左使”方药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 DOI:
    10.1186/1749-8546-9-24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Chinese medicine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Wu L;Wang Y;Li Z;Zhang B;Cheng Y;Fan X
  • 通讯作者:
    Fan X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注射用血塞通抗视网膜静脉阻塞作用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筱萍;赵专友;范骁辉;李正
  • 通讯作者:
    李正
一标多测UPLC定量指纹图谱在丹参注射液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90410.31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寒;李振皓;范骁辉
  • 通讯作者:
    范骁辉
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_1,Rb_1在心肌缺血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结合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青;李正;王毅;范骁辉
  • 通讯作者:
    范骁辉
复方丹参方主要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翔;吴磊宏;范骁辉;张伯礼;高秀梅;王毅;程翼宇
  • 通讯作者:
    程翼宇
黄芪甲苷对大鼠肝微粒体酶活性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玉峰;朱捷强;邵青;范骁辉
  • 通讯作者:
    范骁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范骁辉的其他基金

基于动态“失和/求和”网络的参麦方组分配伍优化研究
  • 批准号:
    8177415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中药肝毒性评价新方法
  • 批准号:
    8117346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因芯片用于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数据重现性问题分析
  • 批准号:
    3080155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