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介导的群体微囊藻细胞间信号传导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041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3.生理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Frequent and large-scale outbreaks in Microcystis bloom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The formation and colony morphology of microcystis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its population advantage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algal blooms.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colonial microcystis formation will help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cyanobacterial bloom. This project is intended microcystin as a signal molecule to explore its role in microcystis - microcystis communic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involved: 1)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microcystis and adhesion bacteria with low dose microcystin treatment;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cystin production and Microcystis cell density; 3) comparison of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Microcystis on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and cell density reached a certain threshold; 4) the intrinsic regulation between microcystins and related binding proteins.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n microcystin-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between Microcystis cells as a signaling molecule from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Microcystis colony formation and water bloom formation.
微囊藻水华的频繁、大规模暴发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微囊藻群体的形成及形态的持久维持是其获得种群优势进而形成水华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微囊藻群体形成机理的认识将有助于揭示蓝藻水华暴发的机理。本项目拟从微囊藻毒素作为信号分子入手,探讨其在微囊藻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作用,通过环境剂量微囊藻毒素对群体微囊藻及微囊藻黏附细菌的生理响应、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群体微囊藻细胞密度的关系、群体微囊藻对数生长期及细胞密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微囊藻毒素与相关结合蛋白的内在调控等研究,从生理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微囊藻毒素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微囊藻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内在机制。本项目的研究为深入认识微囊藻群体形成和水华暴发机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微囊藻水华的频繁、大规模暴发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微囊藻毒素尤其受到关注。而有关微囊藻毒素的生态学功能研究相对薄弱,本项目以微囊藻毒素作为信号分子入手,探讨其在微囊藻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1. 产毒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降解细菌相互影响,微囊藻毒素降解细菌可能调节水华过程中产毒与非产毒微囊藻种群的转变;2. 滇池水体中的束丝藻是主要的潜在ATX –a产生者,主要出现在早春,而温度变化可能是影响束丝藻演替的驱动因素之一; 3. 通过对半连续培养样品进行液相质谱检测,共鉴定到11种可能与微囊藻毒素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分别涉及蛋白质合成,碳代谢,氨基酸合成,叶绿素合成和硫代谢等细胞内重要的代谢过程,表明结合态微囊藻毒素在藻生长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4. 在评价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时,不仅考虑游离的微囊藻毒素,与蛋白结合的微囊藻毒素也应纳入评价范畴。本项目的研究为深入认识微囊藻群体形成和水华暴发机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微囊藻毒素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湖泊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甘南琴;魏念;宋立荣
  • 通讯作者:
    宋立荣
Microcystin-degrading bacteria affect mcyD expression and microcystin synthesis in Microcystis spp.
微囊藻毒素降解细菌影响微囊藻属中的 mcyD 表达和微囊藻毒素合成。
  • DOI:
    10.1016/j.jes.2015.06.016
  • 发表时间:
    2016-03
  • 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Zhu Lin;Zuo Jun;Song Lirong;Gan Nanqin
  • 通讯作者:
    Gan Nanqin
Microcystin-Bound Protein Patterns in Different Culture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Field Samples.
铜绿微囊藻不同培养物和现场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结合蛋白模式
  • DOI:
    10.3390/toxins8100293
  • 发表时间:
    2016-10-12
  • 期刊:
    Toxins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Wei N;Hu L;Song L;Gan N
  • 通讯作者:
    Gan N
Ecological Dynamics of Toxic Microcystis spp. and Microcystin-Degrading Bacteria in Dianchi Lake, China
有毒微囊藻属的生态动力学。
  • DOI:
    10.1128/aem.02972-13
  • 发表时间:
    2014-01
  • 期刊: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Zhu Lin;Wu Yanlong;Song Lirong;Gan Nanqin
  • 通讯作者:
    Gan Nanqin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potential anatoxin-a-producing cyanobacteria in Lake Dianchi, China
中国滇池潜在产阿毒素a蓝藻的分布及种群动态
  • DOI:
    10.1016/j.hal.2015.07.00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Harmful Algae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Wang Suqin;Zhu Lin;Li Qi;Li Genbao;Li Lin;Song Lirong;Gan Nanqin
  • 通讯作者:
    Gan Nanq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利用微生物控制蓝藻的研究进展
  • DOI:
    10.14188/j.1671-8836.2019.04.01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莉婷;左俊;陶思依;戴国飞;宋立荣;甘南琴
  • 通讯作者:
    甘南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甘南琴的其他基金

产毒蓝藻应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基因演变和生理响应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囊藻毒素在微囊藻群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07035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生物标记物评价微囊藻毒素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20407017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