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红色Mn4+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与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0218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7.无机非金属半导体与信息功能材料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黄蓝二基色GaN基白光二极管(WLED)是目前固态照明市场的主导技术,但由于缺少红色成分,该WLED在低色温区的显色性无法满足高端照明要求。本项目以研究WLED用红色Mn4+掺杂发光材料及所涉及的新材料、光谱学理论与发光动力学模型等问题为目标,在已积累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稳定性高的复合氧化物基质系统出发,以Mn4+为激活离子,通过调整基质组成、合成方法(条件)、共掺杂离子、基质修饰剂,在空气条件下,制备与优化能有效被蓝光/紫光激发的新型红色发光材料,研究该材料物相、结构与发光特性;建立合适的发光动力学模型,阐明Mn4+的发光机理,找到优化Mn4+的光谱分布、提高Mn4+的发光效率的方法;探索Mn4+掺杂发光材料在WLED器件应用的基础科学问题。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丰富过渡金属离子的光谱学理论,为开发新型WLED用红色发光材料及提高WLED在低色温区的显色指数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目前商业黄蓝二基色白光二极管(WLED)由于缺少红光成分,在暖色温区的显色性偏低,这成了WLED全面市场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其显色指数,开发新型的在蓝光激发下发光效率至少能与YAG:Ce相当的红色发光材料,并将其混入YAG:Ce,以提高二基色GaN基WLED的显色指数是比较有效而实际的方法。. 本项目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n4+掺杂的红光材料CaAl12O19:Mn4+与CaAl4O7:Mn4+,通过基质修饰手段,提高了它们的发光强度,并研究Mn4+的能级、发光特性、发光动力学行为等科学问题。通过XRD和SEM分别对其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研究。CAO:Mn红粉的形貌与采用的合成方法以及燃烧法中所用的助燃剂密切相关。通过添加尿素,柠檬酸和氟化物可使其发光性能和形貌得到优化。. 利用水热法与刻蚀法合成了一系列高显色性WLED用的Mn4+掺杂的复合氟化物红光材料,如ZnSiF6•6H2O:Mn4+、BaSiF6:Mn4+、BaTiF6:Mn4+、K2SiF6:Mn4+、K2TiF6:Mn4+等,研究了这些复合氟化物晶体的生长机制、Mn4+在晶体中的掺杂规律,实现Mn4+在复合氟化物中的成功掺杂。通过调整材料基质组成、合成条件,实现晶体生长过程、材料微观形貌、发光性能可控的Mn4+掺杂的复合氟化物红光材料。揭示基质组成、前驱物种类、合成条件、溶液酸碱度与氧化还原性强度、晶体微观形貌、掺杂方式对Mn4+发光性能与机理的影响规律。与商业黄粉混合后,得到高显色(高于82)、低色温(低于4000K)的暖白光。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其中JCR一区3篇,二区2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其中4项已授权,培养研究生7名(已毕业2名)。.2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span style=font-family:; roman,serif;font-size:12pt;= new= times=Enhancement of luminescence of YPOsub4/sub:Eusup3+/sup,Ybsup3+/sup
YPO4:Eu3 ,Yb3 发光增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dv. Mater. Res.(已接收未发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angming Zhu;Junmei Hu;Jinglong Hao;Aiyin Wang;Yuexiao Pan潘跃晓
  • 通讯作者:
    Yuexiao Pan潘跃晓
Influence of Mg2+ on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and charge compensating mechanism in phosphor CaAl12O19:Mn4+
Mg2对CaAl12O19:Mn4荧光粉发光效率及电荷补偿机制的影响
  • DOI:
    10.1016/j.jlumin.2010.11.014
  • 发表时间:
    2011-03-01
  • 期刊: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Pan, Y. X.;Liu, G. K.
  • 通讯作者:
    Liu, G. K.
Reduction of Mn4+ to Mn2+ in CaAl12O19 by co-doping charge compensators to obtain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通过共掺杂电荷补偿器将CaAl12O19中的Mn4还原为Mn2以获得可调谐光致发光
  • DOI:
    10.1039/c3ra22938f
  • 发表时间:
    2013-03
  • 期刊:
    RSC Adv.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ng Lu;Yuexiao Pan潘跃晓;Jiaguo Wang;Xi'an Chen;Shaomiing Huang;Guokui Liu
  • 通讯作者:
    Guokui Liu
A red phosphor BaTiF6:Mn4+: reaction mechanism, microstructures, opt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for white LEDs
红色荧光粉 BaTiF6:Mn4:反应机理、微观结构、光学性能以及白光 LED 的应用
  • DOI:
    10.1039/c4dt00781f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DALTON TRANSACTION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Jiang, Xianyu;Chen, Zhen;Pan, Yuexiao
  • 通讯作者:
    Pan, Yuexiao
Spectroscopic and crystal field analysis of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red phosphor CaAl12O19:Mn4+ modified by MgO
MgO修饰CaAl12O19:Mn4红色荧光粉吸收和光致发光特性的光谱和晶场分析
  • DOI:
    10.1016/j.jallcom.2010.11.117
  • 发表时间:
    2011-02-03
  • 期刊: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影响因子:
    6.2
  • 作者:
    Brik, M. G.;Pan, Y. X.;Liu, G. K.
  • 通讯作者:
    Liu, G. K.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稀土发光材料在固体白光LED照明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稀土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锵;吴昊;潘跃晓;徐剑;郭崇峰;张新民;张剑辉;王静;张梅
  • 通讯作者:
    张梅
pH敏感的不对称缩酮引发剂型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化工技术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婷;李钟玉;潘跃晓
  • 通讯作者:
    潘跃晓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潘跃晓的其他基金

超高清micro-LED显示用窄带红光纳米晶的绿色合成与结构导向发光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高清micro-LED显示用窄带红光纳米晶的绿色合成与结构导向发光研究
  • 批准号:
    5217215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Mn4+/Mn2+格位调控的发光材料的可控制备、发光特性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572200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