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周期原子掺杂硼团簇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50308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01.化学理论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Novel and abundant boron clusters arising from unique bonding of boron atom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both theory and experiment. The task of this project aims to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teroatom doping on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bonding as well as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novel boron cluster (planar, cage, tube). By means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ping atom and boron clusters, we expect that the bonding and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boron cluster could be tuned by doping strategy. Furthermore, a series of promising boron and doping boron clusters with exotic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will be designed. This projec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valuable structural search strategy and soli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designing the novel boron and doping boron cluster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mechanism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boron clusters.
硼原子的独特成键特性使硼团簇具有丰富而新奇的拓扑结构以及独特的成键模式,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吸引了广泛关注。本项目利用低周期原子掺杂来理论研究掺杂原子对新奇硼团簇(如平面、笼状、管状等)在热力学稳定性及成键模式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总结分析掺杂对硼团簇影响与掺杂原子特性之间的关联,建立有效掺杂方案,实现调控新奇硼团簇的成键模式以及热力学稳定性,进一步设计一系列具有奇特电子、几何结构的掺杂硼团簇体系。本项目预期通过低周期原子掺杂为新奇硼团簇成为有效建筑单元以及其潜在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铺垫,并为硼团簇生长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硼原子缺电子特性使硼团簇具有丰富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这也促使新奇硼团簇的理论研究成为了分子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项目利用低周期原子(主要为碱金属/碱土金属)掺杂硼团簇来研究掺杂原子对新奇硼团簇在成键模式及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总结分析掺杂原子特性与掺杂对硼团簇改性之间的关联,建立有效掺杂方案,利用掺杂手段实现调控新奇硼团簇的成键模式以及热力学稳定性。本项目主要的研究要点及其科学意义包括:①利用硼环离域π电子体系为有效的配体环境,稳定了新奇的Be-Be相互作用,在Be2B7-和Be2B8结构中发现了超短的Be-Be非键相互作用(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7841),该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理论预测新型原子团簇及原子间相互作用,拓展及丰富人们对于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力的认知。②利用碱金属强的电荷转移能力,发现了静电作用对硼团簇结构演变的重要影响,其中Li2B12和Li3B12体系是目前报道中尺寸最小的硼双环和硼笼状结构,该项研究对硼团簇的生长模式和机理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4627)。另一方面,利用本项目的支持,本课题组针对掺杂新奇硼团簇体系建立了高效的初始搜索策略,主要涉及到方法、基组、优化参数设置、优化程序等方面。掺杂原子的特殊性致使一些新奇硼团簇的发现,项目中讨论了掺杂原子对主体硼团簇电子和几何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硼团簇的生长机理和生长模式。本项目利用了低周期原子掺杂手段为新奇硼团簇成为有效建筑单元以及其潜在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铺垫,并为硼团簇的生长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Li2B12 and Li3B12: Prediction of the Smallest Tubular and Cage-like Boron Structures
Li2B12 和 Li3B12:最小管状和笼状硼结构的预测
  • DOI:
    10.1002/anie.201800976
  • 发表时间:
    2018-04-16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Dong, Xue;Jalife, Said;Merino, Gabriel
  • 通讯作者:
    Merino, Gabriel
Planar pentacoordinate carbon atoms embedded in a metallocene framework
嵌入茂金属骨架中的平面五配位碳原子
  • DOI:
    10.1039/c6cc08273d
  • 发表时间:
    2017-01-04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Cui, Zhong-hua;Vassilev-Galindo, Valentin;Merino, Gabriel
  • 通讯作者:
    Merino, Gabriel
Unusually Short Be-Be Distances with and without a Bond in Be2F2 and in the Molecular Discuses Be2B8 and Be2B7-
Be2F2 中具有或不具有键的异常短 Be-Be 距离以及分子讨论中的 Be2B8 和 Be2B7-
  • DOI:
    10.1002/anie.201601890
  • 发表时间:
    2016-06-27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Cui, Zhong-hua;Yang, Wen-sheng;Frenking, Gernot
  • 通讯作者:
    Frenking, Gernot
Lithium doped tubular structure in LiB20 and LiB20-: a viable global minimum
LiB20 和 LiB20- 中的锂掺杂管状结构:可行的全球最小值
  • DOI:
    10.1039/c8cp01376d
  • 发表时间:
    2018-06-21
  • 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Liang, Wei-yan;Das, Anita;Cui, Zhong-hua
  • 通讯作者:
    Cui, Zhong-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崔中华的其他基金

多电荷阴离子团簇结构探索和稳定化机制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2374255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π共轭原子及分子团簇
  • 批准号:
    11922405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多金属掺杂硼团簇磁性特征和结构演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187417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