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滨岸相储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02090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07.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徐守余; 宋璠; 张勇; 马遵敬;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Based on the outcrops data, 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modes of coastal facies will be built up. The key is to establish the inner reservoir architecture modes of backshore,foreshore and outshore,including the inner lithofacies assemblages ,the intercalation bed distribution ,cycle,connectedness,heterogeneous mode,and so on. Directed by the architecture modes and combined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with numerical reservoir simulation,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effects of the inner lithofacies assemblages,the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intercalation bed,the cycle,connectedness,heterogeneous mode of the sedimentary deposits will be simulated from plan to sec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space.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s and their controls on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will be analyzed.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mode will be built up.the law of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different level architecture will be revealed.It can be used to direct the research on the similar reservoir achitecture and the predication of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本项目通过野外露头踏勘建立滨岸相储层构型模式,重点建立后滨、前滨及临滨等主要沉积体内部的构型模式,包括其内部的岩相组合模式、夹层分布模式、韵律模式、连通性模式及非均质模式等。以构型模式为指导,对研究区地下滨岸储层进行构型解剖,采用宏观、微观实验模拟及油藏数值模拟的手段,从平面、剖面、和三维空间模拟沉积体内部的岩相组合模式、夹层类型及分布、韵律类型及分布、连通性特征及非均质特征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分析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建立相应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揭示滨岸相储层不同构型层次中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规律,以指导同类储层地下构型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结项摘要
近年来,剩余油分布预测及提高采收率已成为世界各石油生产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中剩余油挖潜已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开展储层构型研究为认识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提供了有效手段,逐渐成为了精细油藏描述的一个热点和攻关目标。因此,储层构型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则显得越来越重要。滨岸相储层是我国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含油储层类型之一。本项研究选择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储层为例,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深入的解剖分析,通过滨岸沉积露头考察建立储层构型模式,分析了沉积界面分级及成因,构型单元类型及特征,确定了隔夹层及构型模式,以构型模式为指导,预测l了地下的滨岸相储层构型,结合油田资料建立储层的三维构型模型,并基于野外露头总结的几种构型模式设计了构型实验模型,利用填砂实验设备模拟了不同储层构型中水驱油过程,分析了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合构型单元的孔隙结构,利用光刻模型开展了微观剩余油模拟实验,分析了微观剩余油的形成机理与分布模式,探讨不同构型单元类型对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揭示了不同层次构型中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以指导同类储层地下构型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珠江口盆地番禺A油田珠江组“顶钙”发育特征、成因与分布模式
- DOI:10.3799/dqkx.2020.139
- 发表时间:2021-05
- 期刊: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青青;刘可禹;衡立群;刘太勋;路研;孙润平;王健
- 通讯作者:王健
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进展
- DOI:10.3969/j.issn.1672-9854.2021.03.005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海相油气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青青;刘可禹;刘太勋;孙润平;孟阳
- 通讯作者:孟阳
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沉积前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海相油气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戴宗;衡立群;孙润平;王亚会;罗东红;刘太勋;刘可禹;张青青
- 通讯作者:张青青
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复合体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太勋;李超;刘畅;孙强
- 通讯作者:孙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刘太勋的其他基金
基于重建三角洲储层构型的剩余油分布模拟实验研究
- 批准号:41772138
- 批准年份:2017
- 资助金额:51.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